罗志仙,杜永红*
(新疆军区总院康复医学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间歇性导尿(IC)能够定时排空膀胱,有利于维持膀胱的正常容积并促进其收缩功能的恢复,进而减少因膀胱过度膨胀导致的感染等各类并发症。有研究报道仍有25.6%和17.6%的医护人员对此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间歇性导尿术比留置导尿更容易尿路感染,医护人员存在认知不足[1]。实际上间歇性导尿术具有痛苦少、感染少,自动排尿快,易接受,术后恢复快等多重优点,是一项安全可行的导尿方案,现将实施策略如下:
1.1 无菌性间歇导尿(SIC)用无菌技术实施的IC称为SIC。在院内实施,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施行。
1.2 清洁间歇导尿(CIC)清洁条件下,规律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定时排空膀胱的方法称为CIC。因此只要在插尿管前,双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净,不用无菌操作,尿管带入的少量病原体可由自身免疫力清除。清洁IC是患者及家属能够在院外完成的一种导尿方法[2]。
1.3 评估标准
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标准为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10个/高倍视野;细菌培养有致病菌≥ 105 cfu/mL;同时出现以下症状中至少2个:发热、膀胱过度充盈、下腹痛、尿失禁症状加重、膀胱痉挛症状加重、自主反射亢进、出汗、感觉不适、尿液混浊伴异味、肾区不适或扣痛,全身乏力不适等[3]。
取神阙、合谷、太冲、关元、气海、中极、大巨,归来及三阴穴进行针刺,留针30 min。每日治疗2次,8d 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3个疗程[4]。
贴敷于气血总开关之八髎穴、小肠募穴之关元以及补气要穴之气海,调节人体气血,固本培元,温阳补虚[5]。
2.3.1 建立反射性膀胱即寻找反射性排尿的“ 扳机点”,促使患者反射性排尿。
2.3.2 屏气法,病人采取坐位,身体前倾,训练病人收缩腹肌,从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促进尿液排泄。
2.3.3 手压法,即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下腹部膀胱区,用力向骨盆压迫,帮助排尿。需要注意手压法只允许使膀胱压力的短暂升高,如果排尿时间延长,压力高于40cmh2o,将会造成上尿引流不畅,从而损害肾功能。
2.3.4 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方法:使用不同温度的液体进行膀胱冲洗,以对膀胱内的神经末梢进行刺激。
学习间歇性导尿相关理论及新文献资料、指南,掌握相关操作并规范流程(熟悉膀胱功能、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及残余尿量的测定,规范间歇性导尿流程)。
3.2.1 制定质控小组并进行健康宣教,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治疗配合。指导患者及家属观看间歇性导尿术视频及尿道解剖图谱,了解和接受间歇性导尿术,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告知每2~4周复查小便一次,若尿液混浊、沉淀物较多及其他不适时随时完善泌尿系相关检查。
3.2.2 具体饮水计划:每日进水1500-2000为宜,饮水量早、中、晚餐各400mL,两餐间饮水200mL,告知病人要均匀饮水,使膀胱有规律充盈。
3.2.3 准确测量和记录残余尿量:根据病人膀胱残余尿量和液体入量,制订每天导尿时间和次数。根据残余尿量的多少而修改间歇导尿时间,残余尿<100mL或为膀胱容量20%以下时停止导尿。每日清洗会阴2次,1周内由护士操作至第2周开始由经过培训合格的家属或病人操作。
3.2.4 微信平台:护士通过微信网络平台为间歇性导尿患者远程的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随访计划、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导尿操作指导、保健指导、健康咨询、复诊提醒,并发症的应对措施等。使患者从生理上心理上获得较高的认同和支持,保证患者的治疗不因环境的转移而中断,减少导尿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隐私,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3.2.5 体位的重要性:分短腿坐位、长腿坐位、仰卧位三种体位。其中短腿坐位为患者接受间歇性导尿的最佳体位,且残余尿量最少。长腿坐位下导尿后的残余尿量也相对较少,仰卧位残余尿量最多,临床不宜选用。
间歇性导尿不仅是重建反射性膀胱,减少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反流性肾积水的发生,还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采用多元化的健康宣教形式等措施,能够提升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对指导患者的治疗恢复其功能有重要的作用。不断的学习间歇性导尿的新进展,早期规范流程和方法,及时采取间歇性导尿解除尿潴留,使膀胱保持正常的贮尿和排尿状态,对膀胱功能的顺应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以减少导尿次数,还能明显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耗材费用低,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延长生存期,维护病人自尊和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