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理性:索罗斯投资理论的基石

2009-08-17 03:34许庆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有限理性反射性索罗斯

许庆建

提要 反射性理论是索罗斯投资理论的核心。有限理性是该理论逻辑演绎的基石,但视角与从行为和心理因素出发的行为金融学不同。他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对于被考虑的对象,总是无法摆脱自己的观点的羁绊,从而不能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那么,投资者能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寻找缺陷和偏颇,从而利用市场的无效性发现投资机会。

关键词:有限理性;索罗斯;反射性;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反射性理论:索罗斯投资理论的核心

量子基金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为股东赚回了近35%的年均收益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样的成功绝非运气使然,而是依赖于索罗斯独特的金融投资理论,反射性理论是该理论的核心。

传统的思想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市场价格倾向于对市场未来的发展作出精确的贴现。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错的,他们代表着一种对未来的偏见。而且扭曲有双向影响:不仅市场参与者以偏颇的观点进行,而他们的偏颇也会影响事件的发展。由于参与者的认知本质上便是错误的,而错误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发展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这种关系也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索罗斯称这种双向关联为“反射”。

索罗斯通过构造两个函数:认知函数与参与函数,并把它们表述成一对递归函数来阐述他的反射性理论。

认知函数:Y=f(x)

参与函数:X=Φ(y)

其中,X:事态;Y:认知或思维

推出:Y=f[Φ(y)],X=Φ[f(y)]

参与者对事态的认知称为认知函数,参与者的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影响称为参与函数。在认知函数中,参与者所认知的事态是自变量,而在参与函数中,参与者的思维是自变量。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一个函数的因变量,这样研究将不再产生确定的结果。由于事态和思维两者均为因变量,所以一个初始变化会同时引起事态和参与者的思维的进一步变化,而这两个递归函数将不可能产生均衡点,存在的只是一个无限运动的过程,索罗斯称这种相互作用为“反射性”。因此,反射性理论指的是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投资者根据自己获得的资讯和对市场的认知形成对市场的预期,并付诸投资行动,这种行动改变了市场原有发展方向,就会反射出一种新的市场形态,从而形成新的资讯,让投资者产生新的投资信念,并继续改变金融市场的走向。比如,当市场上的大部分的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市场未来会上涨(投资偏见),并买入待涨(预期并行动),由于这些买入引起供求的变化,从而带动了市场的上涨(反过来影响了市场),由于市场的上涨,又进一步加强了原来的预期并加大行动的力度(强化偏见),这是牛市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有限理性:反射性投资理论的基石

(一)有限理性的内涵。有限理性是行为金融学派提出的概念,该学派学者运用心理实验方式研究发现,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理性人”假说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其主要内涵如下:

1、手段-目标链的内涵有一定矛盾,简单的手段-目标链分析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手段-目标链的次序系统很少是一个系统的、全面联系的链,组织活动和基本目的之间的联系常常是模糊不清的,这些基本目的也是个不完全系统,这些基本目的内部和达到这些目的所选择的各种手段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2、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他只要求有限理性。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和情绪对理性决策的破坏,决策者既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比如,人的计算能力有限,即使借助计算机,也没有办法处理数量巨大的变量方程组;人的想像力和设计能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备择方案全部列出;人的价值取向并非一成不变,目的时常改变;人的目的往往是多元的,而且互相抵触,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限理性。

3、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不愿发挥继续研究的积极性,仅满足于已有的备择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种种条件的约束,决策者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可以得到较满意的方案,而非最优的方案。因此,投资者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极端简化,其满意的标准不是最大值,所以不必去确定所有可能的备择方案,由于感到真实世界是无法把握的,他们经常会满足于用简单的方法,凭经验、习惯和惯例去办事。因此,导致的决策结果也各有不同。

(二)有限理性:索罗斯反射性投资理论的基石。笔者研读反射性投资理论的结论是,有限理性是其逻辑演绎的基点,但视角与从行为和心理因素出发的行为金融学者不同。他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对于被考虑的对象,总是无法摆脱自己观点的羁绊。这样,决策过程便建立在对所参与对象的不完备理解之上,从而不能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也就是说,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

由于投资者的有效理性,其不可能获得完整的资讯,且投资者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其对市场的认知,令投资者对市场预期产生不同的意见,索罗斯把这种“不同的意见”解释为“投资偏见”,并认为“投资偏见”是金融市场的根本动力。当“投资偏见”零散的时候,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是很小的,当“投资偏见”在互动中不断强化并产生群体影响时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推动市场朝单一方向发展,最终必然反转。

索罗斯演绎出这样一个逻辑:因为人类的有限理性,那么投资者能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关注人类对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认识。这个逻辑后来构成了他的金融战略核心——寻找缺陷和偏颇,也是其反射性投资理论的基石。在其哲学观的指导下,索罗斯认为,存在缺陷和偏颇的投资者依自己的认识对市场进行预期,并与影响价格的内在规律——价值规律相互作用,甚至市场的走势操纵着需求和供给的发展。于是他就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所要对付的市场并不是理性的,市场的狂涨会带来狂跌,市场的狂跌也会酝酿着狂升。

在反射性理论的指导下,索罗斯在实践中也秉持逆向操作策略,捕捉市场大起大落间的时机,每次都抢先一步带动投资者行为,为自己创造赚钱的机会。

三、结论及启示

靠着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索罗斯得出了投资者为有限理性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锤炼出的“反射性投资理论”让索罗斯拥有了巨额财富。他的成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首要应该解决问题,那就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将会使其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以更广阔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市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处惊不乱,从容应对,最终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饶育蕾,张轮.行为金融学(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索罗斯著,孙忠等译.金融炼金术(修订版)[M].海南出版社,2008.11.

猜你喜欢
有限理性反射性索罗斯
公司法中反射损失的规制研究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索罗斯梅开三度,珠宝豪宅能否换来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