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宏 杨云翠
摘 要:中职院校作为学校中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类学校,性质比较特殊,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教育,是当今中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下文中将通过对在中职院校的学生调查及分析,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中职院校开展急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问题,总结出以下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急救教育 社会意义 方法
在现代化社会变得进步的背景下,人们日常社会活动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突发事件,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掌握科学有效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针对中职学生来讲,其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意外受伤、中暑晕倒等事件,因此中职院校应有意识的展开急救知识教学,将此类型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时在发生时能够从容采取急救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小伤害。下文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对开展急救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
一、中职院校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的全国人数占比庞大,具有特殊性,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由于其处于好动阶段,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较高,但年龄较小,对于事件突发的处理经验不够丰富,容易惊慌失措,导致事件恶化。但中职学生的思想及行为能力较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段。
二、中职院校急救教育的意义
加强中职学生的急救教育是必要的,中职学生作为社会的推动力,因此中职学生接受急救教育将为社会带来巨大贡献。
(一)学习能力强
中职学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有所不同,相对学习时间比较自由,同时处于学生的智力水平最高的阶段,因此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更多的有利知识,是学习急救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行为活跃
中职学生具有活动力度较大,意外伤害率高,缺乏生活经验的特点,学生在操作学习器材及体育活动中极易发生意外,并且中职学校的学生众多,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学校医护人员以及急救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因此培养中职学生掌握急救知识刻不容缓。
(三)培养综合素质
相比与社会人员,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并且处于新思想接受度极高的年龄阶段,学生更愿意服务社会,甚至做一些志愿者相关的工作,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思想价值观比较正确,学生之间热爱沟通,在学习急救知识时,互相探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全面发展为综合性人才。
(四)影响力极大
在中职学校展开急救教育,每年将有8%的人群掌握急救知识,中职学校开展急救知识,在中职院校开展急救教育对中职学生群体产生重要影响,中学生掌握急救技能,学习自救知识,同时对中职教育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从个人来说,学习急救知识能够在家人及朋友发生意外伤害及突发病时及时救助,又可以向其传递急救知识,使更多人受益,更可以传承到下一代,从集体角度,中职学生的技术专业不同,因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将急救知识传播到更多领域,扩大传播范围。
三、开展急救的方法
(一)储备急救人才
每屆学生入学时,对其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并进行技能培训,急救知识普及人数将逐年增加,包括在校生以及应届毕业生,保证每位学生达到初级急救员水平,每个班级有5名高级急救员,在学校的急救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的急救实践,开展急救教育活动,活动中应该邀请急救人员及校医队伍,进行配合教学,为学生巩固急救教育知识,对急救人才进行选拔,如果知识掌握以及实践水平较高,可以为下一届学生进行急救培训,便于学校选拔急救教育师资,为中职学校的急救教育做贡献。
(二)服务社会
学生具备专业的急救人员素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志愿活动,例如在马拉松比赛中担任志愿者,配合医疗团队对突发疾病的患者进行急救,更可以参与到急救知识便民普及当中,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与公益组织一起到社区、养老院、儿童福利院以及各小学中,为这些人普及急救知识,促进急救知识的有效性,帮助更多的人,挽救更多的生命。
四、中职院校急救教育的建议
在社会大环境当中,传统的观念认为,急救是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的,非专业人员不能在意外现场自救,因此急救教育传播范围不够广阔;在学校中,中职学校的现阶段教育重点仍然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促进人才的发展,普遍学校没有意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师资力量匮乏,急救教育的教具以及器材方面也不够完善;学生方面,大部分人只注重眼前的生活利益,没有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突发疾病及意外不会再在自己的身边发生,没有认识到急救知识的意义。社会各界及学校学生的重视,是急救知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校方及社会需要高度关注,并全面发展急救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人们的突发类疾病较高,同时随着科技交通的发展,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的救助他人及自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及遇难者的生存率,避免并发症,同时减轻经济负担。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急救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使学生体会到互帮互助,珍爱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和教育意义,学校需要不断完善急救教育的人才培养,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从而造福社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旌臻,徐萧洪.质性探讨医学生院前急救能力现状及相关教育培养策略[J].天津护理,2019,27(04):398-401.
[2]林爱芳,黄锡通,杨芳霞,许琴英,叶会.玉环县2013年民工子弟学校与普通学校初中生急救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5):58-59.
[3]杨洪祥.对大学生开展急救教育活动的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中华预防医学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2006:1.
[4]田远芳,杨洪祥.对大学生开展急救教育活动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9):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