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小数位数规律》教学设计及意图

2019-02-07 05:34杭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指导探索情境

杭艳

摘 要:《积的小数位数规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时,在对本课的设计中,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在遵循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等理念下,通过让学生计算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面积,引发学生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积 情境 探索 指导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引出问题(播放课件)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象胖胖、小猴跳跳、老鼠欢欢可高兴了,因为要入住新房了,它们的新房户型都是长方形的,不过在入住前物业办要求他们填写这样的一份登记文书(课件出示)

业主:大象胖胖        长30米,宽20米        面积(   )平方米

业主:小猴跳跳        长3米,宽2米          面积(   )平方米

业主:老鼠欢欢        长0.3米,宽0.2米      面积(   )平方米

这可难住了小动物们,小朋友,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设计意图:创设三只小动物登记新房面积的情境,即使问题明确,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几个小动物的体形也和它们房子的大小相对应,贴近生活实际。)

2.独立解决整数乘法

大象胖胖:30×20 =600          小猴跳跳:3×2=6

算完他俩住房面积,你想说些什么?

生1:30×20 =600与3×2=6进行对比,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第二个长方形的10倍,面积就是第二个长方形的100倍。

生2:第二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第一个长方形的1 / 10,面积就缩小到第一个长方形的1/100。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1:3×4 =12与30×40=1200进行对比,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的1 / 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 / 100。

生2:2×5 =10與20×50=1000进行对比,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的1 / 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 / 100。

……

师: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以上发现?

生3:当两个乘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时,积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30×20 =600与3×2=6发现:当两个乘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时,积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为后面计算0.3×0.2做准备。)

二、计算0.3×0.2

1.猜想得数

那么小老鼠的房屋面积呢?(0.3×0.2)  猜猜积可能是多少?

学生有的认为是0.6有的认为是 0.06 。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到底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猜想结果,进而由于结果不同产生争论,唤醒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

2.探索算法,全班交流

0.3×0.2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探索,并写出你的方法,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想法。生1:因为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2=6(平方分米)而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   所以0.3×0.2=0.06(平方米)

师:你们为什么把0.3米、0.2米要变成3分米,2分米呢?生1:因为0.3、0.2是小数,我们不会计算,变成整数3和2后就可以计算了。

师:你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把新知识转化为学过的旧知识,这是数学中常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法,你真棒!

生2:刚才我们发现:当两个乘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时,积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0.3×0.2与3×2=6相比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 / 10,积就应该缩小到原来的1/100,6缩小到1/100是0.06。

师:这位同学将前面发现的30×20 =600与3×2=6之间的变化规律迁移到新问题的解决中,这就是我们数学学习中常用的“迁移法”。

生4:我是用百格图进行计算的,这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横着竖着各自被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米,横着截取0.3米、竖着截取0.2米分别表示它的长和宽,那么表示面积的方格有6个,每个方格是1平方米的1/100,也就是0.01,6个0.01是0.06,所以0.3×0.2=0.06。

(设计意图: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转化法——是指把新问题转化为能用以往旧知识解决的问题,从而轻松化解新问题。这里是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来计算。迁移法——以旧知识的规律为基础,推理出新知识。这里是将整数中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迁移到小数乘法中去。教师在此对两种方法渗透、强调并给予指导是必须的,这些思想方法的养成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用。)

师:等于0.6的同学你现在还坚持吗?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生:我想说: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 / 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而不是原来的1 / 10。

三、感知规律

1.完成下面练习,并和同桌交流算法

(1)4×3=(2) 13×2=

4×0.3=0.13×2=

0.4×0.3= 0.13×0.2=

师重点提问“0.4×0.3”与“ 0.13×0. 2”的积是怎么得到的?

生:0.4×0.3与比4×3相比较,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应该缩小到原来的1/100,所以应该是0.12。

……

2.学生填写课本38页下面的表格,小组交流发现

生:我们发现积的小数位数等于2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比如“0.13×0.2”中0.13是两位小数,0.2是一位小数,积就是2+1=3位

小数。

师:谁还有类似的发现?举例说明。

……

得出结论:积的小数位数等于2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设计意图:数学是培养思维的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因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在这部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做两组类比练习,这些练习一方面巩固应用了“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为下面发现“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提供充分的素材。接着让学生通过填写“素材”的小数位数,并和小组交流,自己发现“积的小数位数”的规律。这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让其在数学学习中有了自信和愉快的体验。)

四、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39页练一练2题)

2.提高练习

(1)根据18×12=216    想一想:(    )×(     )=2.16

学生可能出现:1.8×1.2=2.16   0.18×12=2.16   18×0.12=2.16每一种让其说清自己是怎么想的。

(2)16×25=400,思考0.16×2.5=? 着重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

(设计意图:这些练习是对新知的应用和巩固,1题是对新知的基本应用;2题(1)小题是新知的逆向思维练习,有多种填法;(2)小题根据16×25=400,推算0.16×2.5的得数是为了说明积的小数末尾虽有0可省掉,但不能依此否认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积的小数位数等于2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師: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

引导发现:我们先用转化法和迁移法计算出0.3×0.2,进而发现了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运用规律再计算其他小数乘法,进而通过观察这些算式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积的小数位数等于2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师:以后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

生: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数出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那请同学们课后想一想3.4×0.7该怎么算?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知识和探索方法,为学生以后探索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思路。同时布置课后任务,为下节课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猜你喜欢
指导探索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