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萍
摘 要:朗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一项重要学习活动,它能够锻炼学生自身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发展,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树立起积极的语文学习情感态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依托于教材内容来探寻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主要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首先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朗读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且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内容,使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还强调学生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个人品质与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使其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文本语言的丰富情感,使其与个人情感相互沟通,并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增强学生的朗读学习体验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朗读教学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来切实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自身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其重要性可以体现在:其一,朗读本身就是促进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互动的桥梁,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无疑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与文章作者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有利于讓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其二,学生在朗读时,需要将课文内容有情感地表达出来。这无疑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提升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从这些方面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落实有效的朗读教学,可以发挥多方面的教学价值。
二、当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虽然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朗读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
首先,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使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朗读时间和朗读机会都比较少,又或者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具有机械性朗读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其难以在有情感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本内容的深层内涵,并感受文本内容应有的感染力。其次,有些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朗读指导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在朗读方面的准确率并不高,会影响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影响学生的最终朗读效果。归根结底,是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知偏差问题引起的,教师自身的朗读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朗读学习的重要因素,要求教师能够遵循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的各项严格要求,不可随意地开展朗读教学,而是要在明确的要求下设计合适的朗读学习任务,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有些语文教师所开展的朗读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朗读教学方式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才可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发展需要。为此,教师需要探索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来指导学生的朗读学习,使其在多种朗读教学方式指导下更快速地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下的朗读教学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于部编版教材,探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教师的朗读示范展开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朗读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需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有情感的朗读示范,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会掌握一些朗读技巧。尤其是小学生的情感经历不够丰富,有时候在朗读课文的时候缺乏个人情感。针对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开展有情感的朗读示范。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的朗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升旗仪式的画面,并且在国歌声中朗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在国歌的辅助下,教师可采用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的朗读方式,让学生的脑海里随着教师的朗读而在脑海里浮现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等画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情感激昂地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样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个人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绘声绘色地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中的语气变化和情感轻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个人朗读的过程中深刻地感悟这篇文章蕴含的情感。
(二)通过情境图引出学生的朗读情绪
情境图是一种直观又形象的图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呈现给学生的情境图很容易让学生将其与文本内容相联系,进而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朗读欲望,让学生愿意主动投入到朗读过程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朗读能力,则可通过情境图来引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并引出学生的朗读情绪,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内容的情感。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的朗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呈放一些插图,并且向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情境图中有哪些人物?你们认得出哪个是毛主席吗?他正在带领乡亲们干什么?乡亲们都有怎样的表情?这幅情境图中的老奶奶和毛主席在说话,她会说什么?”通过这样的朗读情感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投入到正式的文章朗读之中,深刻解读文本内容和文本情感。在这一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心中建立起毛主席的光辉人物形象,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
(三)开展趣味的童话朗读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童话抱有很强的兴趣,而学生在接触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童话故事内容的语言之美,甚至是感受到独特的童心之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天真无邪、充满奇思妙想的这一特点来开展趣味的童话朗读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对童话课文进行改编,并且让学生将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朗读。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则需要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角色采用合适的音调或语气来进行朗读,从而体会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并且体会童话作者的情感表达,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的角色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改编这一童话课文,使其以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朗读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经过师生的交流之后,围绕着老虎这一角色,改编出以下的角色对话内容:“狗熊,你快去通知大家,我们动物大国马上要开大会了!”随后,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围绕着狗熊和其他动物创编角色对话。为了增强朗读的生动性,教师可鼓励学生灵活地做一些动作。例如学生在创编狗熊的角色对话内容时,可以加入“抓起喇叭”“跑到广场”等方面的肢体动作,其对话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如:“大家注意啦!我们动物王国马上就要开大会!你们都务必要参加哦!重复一遍,马上就要开动物王国大会!请大家务必参加!务必参加!”通过这样的创编、角色朗读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并且积极地投入到朗读的过程中。这一朗读过程非常考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对人物形象的解读能力等,有利于发挥出朗读教学对阅读教学应有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趣味的朗读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朗读原文的时间,让学生抓住其中的语言内涵来进一步理解文章,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通过有效朗读技巧让学生掌握好朗读艺术
朗读实际上是一门有学问的艺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掌握好有效的朗读技巧,为学生掌握好朗读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重要性,进而在课堂的朗读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好多种有效的朗读技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本内容,其朗读的声音高低、朗读速度的轻重与快慢等都有不同的变化。这就更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来自主调整语速。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静夜思》一课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五言诗的特点来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让学生可以在合理的朗读节奏下感受到其中的古诗语言美和音律美。例如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中,教师就可以将停顿放在“床前”后面、“明月”后面,而在第二句中,只需将停顿划分在“疑是”的后面;在第三句的朗读中,学生可从“举头”这里停顿,然后念了“望”这个字后再次停顿;在第四句的朗读中,可以采用第三句的朗读技巧。通过这样的朗读技巧,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文章作者传达的思乡之情。而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正确性,教师还需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朗读读音,如“床”“霜”等文字都是要采用翘舌音来进行朗读,可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为教学目标,探索各种可以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认识到当下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上,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方式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教师自身的示范朗读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情境图和童话故事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朗读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好各种有效的朗读技巧,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參考文献:
[1]冯小燕.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19(6):54.
[2]周凌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8):92.
[3]任虹.浅谈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131.
[4]郭金花.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亮丽风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J].华夏教师,2018(24):69.
[5]吴兴荣.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8):118-119.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