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2019-02-06 03:53生秀东
山西农经 2019年23期
关键词:村容村貌美丽乡村

生秀东

摘 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现状,提出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准公共物品;村容村貌;美丽乡村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23-01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1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1  加快补齐突出短板

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是制约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具有空间分布零散、规模小、收集运输成本高等特征,这个行业具有成本高、利润低的特点。当前环卫公司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受扶持政策不够、资金保障机制不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作为源头治理的有效措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就需要建立符合乡村实际、方式灵活多样、低成本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城镇郊区和人口集中社区可以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原则进行垃圾处理,降低垃圾回收利用的成本。为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用效率,需要建立财政资金补贴机制,以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1]。

1.2  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积极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实现村庄内主干道路硬化,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为农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推进村庄绿化、亮化,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实现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2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

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准公共物品特性,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无法吸引营利性社会资本的投入,因此人居环境整治绝大部分投资来自于各级政府。目前在财政资金投入上存在投入数量不足,以及各部门项目资金投向分散、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而且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一部分地区政府财政收入较少,无力承担环保投入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很大的资金投入缺口。需要进一步创新投入模式,引导激励社会资本投入,解决巨大的资金需求。农村人居环境具有的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决定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应该互为补充、互相配合,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前需要出台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治理的管理办法,改善乡村投融資市场环境。

(1)加大财政投入。应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求情况,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制度化的有效措施,一方面用于完善设施,另一方面用于建立运营机制,保证城乡发展的协调统一。

(2)建立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探索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打破各部门、各单位分散的资金使用方式,合力打造特色亮点。

(3)建立健全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用税收优惠、贷款担保、一定时期内土地使用权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鼓励社会各领域进行资金投入,加快市场化的经济运作进程,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政府投入为主,村民支持为辅,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4)创新投资工具,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支持力度。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途径,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投资基金吸引私人投资,金融机构可以有偿使用农村人居环境投资基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发展债权投资计划等融资工具,吸引保险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

(5)实施奖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方式,对农村宜居示范社区和符合“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县(市)进行奖励。通过直接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户采用卫生厕所,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置。逐步完善以农民筹资投劳为主,政府奖补为辅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强化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农民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等。

2.2  建立健全各方共同参与的长效管护工作机制

近些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很多地方配备了垃圾桶、垃圾箱,建设了中转站、运输车等基础设施,但没有建立运营与管护机制,这些设施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①构建乡村管护长效机制。明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管理机构的职责,保障运行资金来源,稳定运行管理队伍,初步构建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考核检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②建立评估、监督与激励机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评估、监督与激励机制,采用独立第三方参与模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治理效果和问题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省级财政在分配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时,适当倾斜支持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市),激励各地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2.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鼓励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村民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是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基础。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和乡村治理重构阶段,尚缺乏健全的农民参与机制。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居民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的参与程度较低。①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建设基础设施,也需要改变村民的日常行为方式。为此,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把培育文明生活方式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村民的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产生相应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塑造村民环保型生产、生活的方式。②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作为村庄的公共事务,也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建立和维护新制度、新规范。强有力的村支两委要反映村民的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发挥村集体组织者、协调者和实施者等多重角色作用。

2.4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分区域、分类型、分阶段地推进。对于旅游村和五星级、四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激励村民以更好的居住环境吸引游客,积极主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乡村旅游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样板,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发展。对于经济实力弱、发展滞后的边远村庄,以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改善村容村貌。

3  结束语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各方共同参与的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参考文献:

[1]王晓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论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2):46-47.

(编辑:李唯哲)

猜你喜欢
村容村貌美丽乡村
杂谈农村的变与不变
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新途径、改变村容村貌
我的手里拎着一只旧木桶
绘制文化墙献礼十九大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