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而能文,行之更远

2019-02-02 04:16邹岳军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炼字议论文生动

邹岳军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点在说理,以理服人。在议论的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论证注重逻辑性,写作的意图必须准确严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另外,在议论文写作中,如果用带有个人风格的语言表达会让议论文更深刻、更丰富、更有文采、更有创意,自然也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才能表达精准、风格突出,避免千篇一律的平實面貌呢?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效果会更明显:

一、精准炼字

刘勰的《文心雕龙》有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成篇。”老舍曾言:“运用文字,首先是准确。”这一点对议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因为议论文的写作涉及概念使用的准确,判断和推理的严密、语言表达的周密,逻辑性强。只有精练的字词,才能在行文时把概念诠释得分毫不差,将观点或主题尽量显豁地展现出来,太曲折或太含蓄,皆是作文的大忌。

1.炼字精当,观点更明。苏洵《六国论》第一句就断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从一个“非”字可见,作者对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定论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对宋朝当权者的讽刺意图也是很明显的。韩愈在《师说》中劈头便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古”字,隐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必”字更强化了对从师必要性的肯定,对当时“轻师不学”歪风邪气的批判意味自然显现,并且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

2.炼字精当,思维更清。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讲了一个郭沫若先生炼字的典故。在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样就够味了。“你是……”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你这……”便是坚决的判断。文字准确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炼字炼句的核心指向。斟酌文字的分量,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让自己的语言更规范、更准确地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维。

3.炼字精当,气势更足。关键字词的使用,往往会使得文章语言明确而坚定,气势磅礴,严密周到,无懈可击。《阿房宫赋》一文前四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尤其是“毕、一、兀、出”四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的兴建,营造的气氛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一字的程度,可谓字字千钧。再如,一位同学在《勿以好恶论断之》一文中写道:“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怎样”与“何等”两个词语,表现了作者对“勿以好恶论断”人、事的鲜明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感情与果敢的论断。

二、巧用修辞

要想使议论文语言的说服力与美感并存,就必须运用修辞手法。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道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排比是一种具有极大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当写作者把一组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来说理,可以收到条理分明、排山倒海、难以质疑的效果,并且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例如:一位同学在自拟题目为《懂》的一篇作文的最后一段写道:

栽了跟头的苏轼终于知道了有一种虫子叫“黄狗”,有一种鸟儿叫“明月”;有了对比的廉颇终于明白了有一种品德叫作“心怀天下”,有一种胸怀叫“大局为重”;降了白旗的日本人终于见识到了有一个民族叫“中华”,有一种精神叫“不屈”;非典了甲流了地震了海啸了泥石流了,人类才可能逐渐意识到有一种谬论叫“人定胜天”,有一种法则叫“咎由自取”,有一种天伦叫“敬畏自然”。

这段排比的运用,使得议论文显示出了严肃之外的另一面——诗情,让议论文摆脱了空洞说教的格调,具有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用比喻分析说理,可以使议论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道理总是枯燥的、玄奥的,巧妙的比喻能将枯燥与玄奥化为生动与具体,道理也就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文章的感染力也随之大大增强。毛泽东在谈调查和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时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把“调查”比成“十月怀胎”,说明了调查工作要有耐心,要细致谨慎,要满怀希望……;把“解决问题”比作“一朝分娩”,说明调查工作做好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把调查和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说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3.运用对比,深刻丰富。高尔基曾说:“为了获得更大的说服力,必须把所拥护的思想和反对的思想对立起来。”客观事物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对立,如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进步与倒退,正确与错误等。我们发议论、讲道理,就要让矛盾的对立面更加鲜明突出,对比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让读者在比较中能更快地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读贾谊的《过秦论》时,相信无论是谁,都会震撼于结尾的这段: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将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这样,通过对比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异常醒目。我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读到此处,应该都是如芒刺在背吧。

以上说的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很多修辞手法,若运用得好,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如设问、引用、夸张等,这些需要大家平时注意积累,恰当运用。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就难以将浅显的事实与深刻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阅读,常年积累,严谨地炼字,巧妙地修辞,给说理文打上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议论时,准确鲜明,能亦庄亦谐,语言自会生动形象,文中的情感与思考自然会感染读者。

猜你喜欢
炼字议论文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议论文阅读专练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真实、大众化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一字一词总关情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