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思考

2019-02-01 10:18肖称萍徐书培卢建平
职教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区域

□肖称萍 徐书培 卢建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规模上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内涵建设上,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经过30 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稳增长、调结构的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变化,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尤其是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1]”相比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高等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量级层面的大扩招,今年的百万扩招针对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领域的大扩招,面对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高职院校扩招100 万人,一方面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另一方面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提出机遇与挑战。某种意义上,百万扩招也倒逼高职院校彰显多元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高职作为类型教育的职责与效能。

一、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时代意蕴

伴随着高职扩招100 万政策的落地,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培养对象的复杂化、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必须启动人才培养革新的内驱力,以确保“生源扩招,质量不减”,而且职业教育是全民普及型教育,高职院校是职教体系中的“中流砥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自身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成为时代必须。

(一)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两大基本职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反映和体现。作为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职院校,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尽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企业需求不断变化,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质量、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审时度势、依据产业发展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稳定招生和高质量就业,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2]。只有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实力,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才能更持续、空间也更广阔。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使得行业企业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2018年底,全国1418 所高职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3.25%,招生人数达368.83 万人,占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46.63%。从规模占比来看,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相应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的职责与效能也有待于进一步凸显。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要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还要依托自身的师资、技术等资源优势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工艺改善、职工技能培训等服务,助力企业生产提速增效,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以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还要能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同时还要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这些目标的实现均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区域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精心培养学生对接岗位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并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的培养,真正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树立人才培养的“品牌”意识,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使命。尤其是百万扩招,生源结构复杂、人才培养需求多元,更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当前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性工作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高职(专科)院校规模数量众多,区域分布广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办学资源相对普通高校明显不足、办学的软硬条件薄弱;专业设置缺乏前期调研与论证,同质化严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调;课程体系实用性与前瞻性不足,教学管理松散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质量及效率偏低。尤其是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停留在校企组织层面的表面对接,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学习环境。以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基本精神,但绝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后一年到企业实习,这样分段培养导致学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学习无法互动,造成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低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3]。校企合作仍然校热企冷,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缺失,使得人才培养的内容无法紧跟产业技术发展,培养的人才无法与企业需求匹配。

(二)校企合作力度有待加强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跨越了产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故而在集聚各方面资源以合理规划高职院校的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解决毕业生就业等问题方面,都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停留在校企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定向为相关企业培养人才等浅层次合作形式,双方通过签订框架性协议达成合作育人,但由于对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界定不清晰,合作关系松散,约束力不强,合作质量不高。且在校企合作中,由于校企双方资源、诉求不同,校热企冷是共性,双方很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相互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在浅层次合作模式下,校企之间很难建立起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合作关系十分脆弱,很容易导致短期化、功利化行为,为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缺乏保障,办学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难以彰显。

三、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

在国家持续推进大学扩招的大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从2012年也开始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尤其是受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影响,在国家优质校和“双高计划”项目引领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整合专业、紧缩规模,迈向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方向。扩招一百万,对于已经启动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肯定会形成一定的挑战,但质量提升的发展方向不会变,面对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多方发力,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持久力。

(一)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职院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体现高职教育内涵、办学特色、育人质量的重要指标。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逻辑起点,专业规模、专业层次和专业布局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吻合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4]。首先,优化专业与产业的粘合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与发展优势,明确了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定位了各区域功能建设,指出要发展特色区域经济。各省市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制定了本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院校应主动调研区域产业发展变化,预测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对专业建设作出及时的规划与调整,立足区域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紧贴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不断优化专业与产业的粘合度。其次,打造特色品牌专业。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紧扣区域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专业;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延伸,结合学校现有专业资源及教育教学优势,建立专业集群,突出优势,强化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再次,加强对专业设置的监督评估。专业建设紧随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动向,深度融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促使专业的质与量均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并动态调整、统筹定位、错位发展、彰显特色。

(二)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

第一,增强行业企业作为办学主体的获得感。企业作为办学主体,具有设备、人员、场地等优势,由于在法规制度、体制机制以及经济激励方面的不足[5],致使当前行业企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积极主动性不够、参与程度处于浅表层等问题。在我国,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99%的中小微企业为社会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60%的国民生产总值[6]。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形成产学研合作共同体,支持中小微企业人才队伍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首先,高职院校要立足行业企业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产品研发中心,形成技术联盟。利用学校的专业和师资资源,为企业生产技术革新、产品工艺改善、生产效率提高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完善技术转让、成果转化的渠道,形成科技成果共享机制。通过高职院校技术与人才优势,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转型升级,满足企业作为生产要素的发展诉求。其次,加强校企育人资源平台和制度建设。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和长效机制。高职院校通过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办学、教学与决策体系中来,推进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突出企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破解高职院校教学“软硬件”滞后于企业生产应用的“瓶颈”,实现专业与产业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达成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对接,有效提高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以破解影响企业资产、人员、技术等要素耦合的制约因素,完善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与工作的认定机制,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第二,引企入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既可以在院校整体层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也可以共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产业二级学院,还可以与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改善职业院校治理效率,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聚焦学生生涯发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而提高人才培养成效[7]。更主要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股份或者办学收益筑牢校企合作,从根本上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其他方面的权益,从而在体制上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多元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办学,不仅表现为校企共建专业、课程、实训基地等,而且在治理上通过组建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与监督机构,形成发展成果共享、办学风险共担的办学育人共同体[8]。

(三)探索多元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扩招后不但非传统生源的受教育背景、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均与传统的高中、中职等毕业生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所以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多元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首先,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职业教育主要有学校本位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培训模式、“双元制”模式三种,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主要是学校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本位模式的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脱离,课程设置也更多体现为“学科化”,这不利于学生技术技能形成过程中默会知识的习得。现代学徒制的本质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培养、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指导、学生与员工双身份学习,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进而实现学生对技术技能的传承。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列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学徒制创新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该模式不仅为学生默会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了隐形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而且通过学徒制建立起来的“实践共同体”也为技术技能默会知识的习得提供了组织和文化保障[9]。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由全日制向非全日制转变。由于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不但需要兼顾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他们在学习基础、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上与传统的全日制生源存在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除了要建立起“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具体人才培养模式外,培养方式也要由统一的全日制培养转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兼而有之。在学制上则可以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等供学生灵活选择,采用固定与非固定学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灵活培养模式。传统的全日制学生培养可以实行“校内理论学习为主、校外实践实习为辅”的培养方式,对于非传统生源来说,在技术技能培训方面需要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实现书本理论与现场技能双提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探索开展相关课程置换、学分认定的分类培养、分类管理、分类评价。

(四)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打造终身教育基地

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就由教育和培训两部分组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密切相连的整体。今年1月份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这也成为未来高职院校的工作职责与目标。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中,高职院校要整合专业、基地、师资等教育资源,密切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单位的合作关系,打造技能培训平台,深化培训体制改革,面向区域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终身教育基地。

1.加强“学历+技能”的培训项目建设。一是针对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等新型学习与培训群体,开展学历继续教育,探索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百万扩招之后丰富的生源结构,意味着高职院校除了要为高中、中职毕业生进行学历教育外,同时还要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新型学习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和培训服务。这不但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变革,更要依托现有场地、机器设备与师资优势,整合资源,开展长短结合的、特色化的技能培训,建设终身教育基地,从而真正实现年龄差异大、经历和身份多样化、需求多元的学生、学员等人才出路的多元选择(都培养成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开展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教育。在当今社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快速产生的背景下,非学历的技能培训成为社会成员提高素质、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专业特色,面向企事业单位职工,甚至社会人员,开展“订单式”非学历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其他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等[10]。

2.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网络培训平台。传统的培训方式受制于地理位置、教育资源不均衡、学习时间相对固定等因素制约,无法满足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接受,高职院校要树立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理念,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习培训需求。高职院校在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创新网络信息建设运行模式、积极开发网络使用功能的同时,积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共建网络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打造多维、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同时,加强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培训课程建设机制。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区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分割区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区域发展篇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