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开展生动、有趣、直观的探究学习。本文围绕如何遵循儿童认知特征开展探究学习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探究;教学;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探究知识的过程。”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遵循儿童的认知特征,通过直观或趣味的知识呈现,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这样,在经历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一、 丰富教学形式,突出课堂探究教学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小学低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很短。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引起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实践证明,只有将学生们的欲望活跃起来,才能让学习活动进行下去。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就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并要求他们打开学具盒,找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并让他们观察和拼接,找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解决方案,两个小组进行抢答,看哪个小组抢答的多。这样的竞争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之后,教师再上台针对学生们讨论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总结,使得学生们更好地吸收所学的新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探究活动的开展,才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
二、 联系生活教学,感受数学实用价值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以来,生活化教学模式被更多的教师采用,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从而调动了小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因为元角分的换算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了1元等于10角,1元等于100分这样的换算关系。但是,我们知道元、角、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会那么简单。于是,就联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紧接着分成几个步骤教会学生对元角分的计算。通过简单的购物,这样加起来就显得很简单。比如:3角+2角=5角,但在涉及到进位时学生就不知道如何算了,或者就直接忘记了进位。最后,就教学生对于购物时我们要用的就是分层算法:先算分加分,如,2分+8分=10分,再计算角加角的,如,3角+6角=9角。最后,再计算元加元。这样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探究了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三、 探究知识过程,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了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化知识。知识通过何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是教师教学的艺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条件。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音响等功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分米、毫米》时,就利用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展示长度单位,让学生初步感受分米、毫米等。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铅笔作为长度单位与展示的对象进行长短比较。经过这样的过程后,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紧接着,让学生观察1分米到底有多长,为学生创设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找到了多种答案。这样,让学生在寻找分米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选择的轻松与快乐,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让学生在3把不同长度的尺上找最多有几分米?你是如何想的?看看几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长是1米?为什么?通过提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四、 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数学实用价值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知识,验证知识,最后形成稳定的思维倾向。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数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这样一来,就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知识,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们知道,时间是相对抽象化的概念,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于是,就利用生活实践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首先,利用“丈量时间”的方法来感受时、分、秒,以课堂上的10分钟与40分钟,几点上课到几点下课等进行比较。不仅要进行这样的比较,还要多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如让学生参与制作时间作息表等,这些需要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之前,還要注意让学生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去动手、去操作、去发现。这样,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实践证明,开展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交流与讨论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寻找获得结论的办法。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立新.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7(11).
[2]张俊华.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7(8).
[3]李凤荣.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作者简介:
毛佳佳,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纪家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