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9-01-31 08:29吴雪琴
考试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广大数学教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探讨,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视角提出有益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

以人为本是我国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数学思维的全面培养。但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讲授灌输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情感态度的综合培养,枯燥单一的教学氛围导致课堂教学始终无法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基于人为本的教学视角,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一、 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思想自由,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精神以及完善人格的培养,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开展,使学生的特点与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但当前仍有一些教师以分数成绩为教学目标,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枯燥的教学环境与被动的学习状态,导致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较低,难以体现出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二、 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及个性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视角,教师要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学习地位,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由于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较为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观学习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从思想层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后进生,教師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采取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解答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成绩较好的优等生,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创新精神,结合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

(二) 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将生活与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习惯的同时,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在学习关于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教师首先设计“寻找共同休息日”的问题,并写出4和6的倍数,通过对公有的倍数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课前设置的电子日历工具,找出日期与日期数,进而让学生在理解相关的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 创新思维锻炼

教师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核心内容,通过创设问题学习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层层思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精神。比如,在教学关于圆周长计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测量身边的圆形物体,然后教师设置测量圆形操场周长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大多数学生在交流之后都认为可以先用绳子测量长度,然后再用测量工具得出准确的数值。采取这样递进的思考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中来,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任务引导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师结合新课内容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突出任务的实践性与生活化,进而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通过实践去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概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叙述的是,基于以人为本视角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数学素养的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芳德.基于以人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92-93.

[2]张来定.以人为本有效设计——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再思考[J].学周刊,2015(1):100.

[3]秦珏.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新课程学习(中),2014(5):43.

作者简介:

吴雪琴,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诏安县南诏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小学数学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