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与其他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互助性和分享性特征。当前,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逐步推广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小组讨论、社会调研、集体互评等各种新的组织形式。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灵活加以使用,避免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而小组合作,从而出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一般操作模式,其程序一般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来科学地根据班上学生的兴趣特点、学习能力的高低等方面的不同来进行分组,然后在小组内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的知识基础以及兴趣等来进行分工,最后进行相应的小组活动如发言、讨论、解答、交流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并设置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来具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阅读完文本后可能会对一些句子或者主旨等有争议,那么由此便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情境,教师就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就这些疑问进行合作,最终通过这种模式来达到知识的掌握。
2.合作交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就某一内容进行具体的交流、分享、探讨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教师只负责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后,小组内同学的相互探讨和合作,都会使得学生对这一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提升学习的兴趣,这往往比教师的直接讲授更为有效。合作探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某一知识点,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意识。
3.展示与评价。小组内的探讨和交流结束后,由小组代表来接受全班同学以及教师的检查,这往往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言语表达能力等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展示结束后,往往由学生以及教师作为评价,最终进行总结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当然也要注意合理地使用鼓励,对于错误的观点等也要及时予以纠正。
4.课外延伸与拓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同样适用于课外训练。学生往往在课堂讨论中也会遗留部分问题,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依然采用这种模式来继续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后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得新的认知和见解。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但这并不掩盖教师的积极作用。相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使用过程中的工作量甚至比传统教学模式中还要多。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使用前的各种准备性工作,还要在这一过程中肩负起整个课堂的调控职责。“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在实际课堂中有效使用,与教师的密切参与和配合紧密相关。具体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自身角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以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充分做好课堂的调控工作,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取得既定教学效果。
2.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教师能否以合作的切入点来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来,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下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学生小组间争执不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遇到重难点的时候,等等,这需要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的“火候”,适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总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至今依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中学阶段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采用在逐渐增多,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的发挥还十分有限,未来还需要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积极对其加以研究,并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