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增液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症25例

2019-01-31 16:33傅燕儿陈丽云陈锦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肾水黄连半夏

傅燕儿 陈丽云 陈锦黎

(1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2 浙江省嵊泗县中医院中医科,浙江 舟山 20245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上海 200032)

失眠指经常性睡眠减少的疾病,表现为入睡难、易醒、晨起醒后疲劳,在《内经》《难经》等中医古籍中被称为“不得眠”“不睡”及“不寐”等。围绝经期,即所谓的更年期,多出现在女性“七七”左右,西医的生理学基础是绝经期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紊乱而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生殖系统退化的一种特殊生理时期,在该阶段多数女性会感到焦躁不安并伴有不同程度失眠症状[1-2]。同时失眠症状亦会加重该阶段女性疲劳感,引发悲观、抑郁、焦躁等多种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健康状态及家庭和谐。因此提高睡眠质量是改善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关键。西医治疗更年期失眠常使用安眠药或激素替代疗法,但此类方法极易产生依赖性及副作用。陈锦黎(1958—),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原龙华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妇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浦东新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连增液汤为陈锦黎老师常年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经验方,该方以“和”法为主要治疗思路,取“心胃同治”之意,通畅壅堵之中焦,同时泻南补北,调和机体阴阳,动中取静,重建心肾平衡,从而达到“以平为期”“阴平阳秘”。该方取方经典,以半夏泻心汤、增液汤为立方基础,用药量少而精,其效应之如桴,屡用不爽。本研究以此方加减化裁,对患者失眠症状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更年期失眠的患者25例,年龄45~60岁,平均5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平均病程(4.1±1.2) 年。

1.2 纳入标准 患者的选择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以失眠、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并参考虚实夹杂证制定阴阳两虚证型;同时参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CCMD-Ⅲ)中的失眠诊断标准[3]。(1) 45~60 岁的女性;(2) 平均入睡时间 ≥1 h;(3) 持续3周以上日均睡眠时间 <6 h;(4) 依据中医辨证理论诊断为虚实夹杂型失眠症;(5)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

1.3 排除标准 (1)由于严重的心、脑等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导致的失眠;(2)由于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热等内分泌系统异常导致的失眠;(3)既往或存在精神障碍类疾病,且不能按医嘱完成治疗的患者。

1.4 治疗剂量及方法 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及控脂稳斑等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以调整阴阳,清心安神运中为主要原则,视患者病情给予不同疗程黄连增液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连6 g,黄芩12 g,姜半夏12 g,肉桂(后下) 1.5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升麻6 g,玄参15 g,麦冬15 g,生地黄15 g,生姜3片,大枣15 g,炙甘草6 g。如患者有心悸不安的症状甚则加煅龙骨(先煎)20 g,牡蛎(先煎)20 g;如患者伴有狂躁易怒的症状则在原始方剂中加入加柴胡12 g,郁金10 g,莲子心10 g;潮热盗汗甚者加地骨皮12 g,芡实15 g,浮小麦15 g,舌红口干甚者加用玉竹12 g,石斛12 g,北沙参12 g,若有瘀滞则加三七3 g,分吞。每天1剂,将2次煎煮后药液滤渣混合,分2次服用,晨饭后30 min服用,晚入睡前30 min服用。以2周为1个疗程,视病情改善程度制定药物使用时间,待失眠症状改善后继续服用5~7剂。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相关文献制定睡眠改善四级评价标准:(1)治愈:平均入睡时间<1 h且日均睡眠时间 >6 h,持续1周以上;(2)显效:连续1周内的平均入睡时间 <1 h或日均睡眠时间 >6 h,持续1周以上;(3)有效:平均入睡时间缩短,日均睡眠时间延长;(4)无效:平均入睡时间、日均睡眠时间无变化[4]。

2 结果

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平均疗程为2周,起效时间为3~10 d,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

3 医案举隅

周某,女,46岁。2017年6月5日首诊。患者主诉“入睡困难3年,加重1月”。长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仅为1~2 h/天,靠服阿普唑仑1片才可获得3~4 h/天睡眠时间;日间精神紧张,伴头晕、耳鸣,心悸烦躁等症状;时或轰热或怕冷;两足欠温;饮食乏味,嗳气,口苦,且大便干结;舌红、苔白黄腻,脉细弦数。

诊断:不寐、绝经前后诸症;辨证:心肾不交;治法:泻南补北、交通心肾;方:以黄连增液汤加减。黄连6 g,黄芩12 g,姜半夏12 g,肉桂(后下) 1.5 g,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升麻6 g,玄参15 g,麦冬15 g,生地黄15 g,生姜3片,大枣15 g,炙甘草6 g。水煎服,温服,每日早晚分服。

6月12日二诊:患者服用7剂后睡眠有所改善,入睡时间缩短至40 min左右,睡眠时间>4 h/d。同时伴见饮食增加,口苦缓解,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因有见胃胀嗳气,舌苔仍腻而不化,于前方中加北秫米15 g,蒲公英15 g,莪术9 g,余不更方,继续进行治疗。

三诊:患者服用14剂后,每晚在30 min左右便可入睡,睡眠时间延长至6 h/d。并且头晕,耳鸣,心悸出现次数较前有好转,烦躁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次数和量增加,为成型软便。诸症改善后,守方再服1疗程巩固疗效,嘱患者逐步减服阿普唑仑至停服。随访半年,患者失眠未再复发。

3 讨论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所出现的更年期相关症状,属于心肾不交型。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整个机体的功能皆在衰退,特别是随着肾气生理性的衰退,任脉开始虚弱,太冲脉衰退,天癸开始耗竭。在此情况下,体内“水火既济、坎离相济”的平衡被打破,肾气渐衰,肾水不足,心火相对偏亢,衰退之肾水无以制约君火,“亢则害”。由于心又主神明,心火无以受制,妄动后则致心神不宁,故患者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等症状;肾水不足,无以涵木,肝藏魂属木,肝阴缺少滋养,其体不足,其用受制,故见魂不所附,无以内收,故亦可加重失眠、耳鸣、烦躁诸症;中土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助,脾胃功能衰退,中焦易致壅堵,虚实夹杂,气血生化乏源,气血、津液上下运行受阻,上致心神缺乏濡养,下致肝肾不得后天资助,使肾水更竭,可加重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本研究以黄连增液汤为基本方对更年期患者进行治疗,辅之秫米、蒲公英等散结清热和胃药物进行加减治疗。以“和”为治疗大法,“健运中土、泻南补北”贯穿治疗始终,清心火、滋肾水,健运脾胃,同时开中焦之壅滞,引阳入阴,交通心肾安神。黄连及黄芩均为苦寒之品,两者相伍为用,可加强泄心火的功效。玄参、麦冬、生地增液汤方,出自《温病条辨》,为治燥名剂,原为治疗阳明温病,肠燥津枯,素有阴虚便秘者,此方中取其生津养液之用,补充不足之水源,滋养肝肾以平肝潜阳、养肝熄风;党参、白术、茯苓四君子方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气健脾,健运中州,加强脾胃的受纳健运,使中焦气机得畅,并可补后天以养先天。另外,黄连和肉桂配伍使用,寒热并取,取交泰丸之意;生姜、半夏辛温散寒,具有辛开苦降之功效。《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提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方可宁心气散逆气,具有“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的效果。因此,黄连增液汤配合半夏、茯苓使用可取后者降浊升清的效果。且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又为半夏泻心汤之意。方中以生姜代替干姜,是顾及患者体质特点,防干姜热性太过,损耗不足之津液。用生姜则既可避免连、芩苦寒伤其胃气,缓解对患者肠胃的刺激作用,又可替代干姜,辛开苦降,消痞散结,宣畅气机,开中焦之功。《素问·逆调论篇》中有载:“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心胃同治”调理脾胃对缓解失眠也有一定疗效。二诊处方中使用的黄连、蒲公英、莪术为陈老师治疗肠胃积滞的常用药对,常用于改善患者厌食、食后腹胀,治疗舌苔黄腻等症状。加入秫米,取其性味甘凉的特性,可辛散中焦土湿,有助于患者养营益阴且通利大肠,与半夏合用即为《黄帝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方,半夏通阳明散结,两药合用,通过疏通中焦壅滞以引阳入阴,“其卧立至”。故二诊后患者服药后睡眠较初诊大为改善。综观全方用药未见补肾填精之品以逆转肾气的衰退,而是以“和”法协调衰退的脏腑机能,恢复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规律,使心肾重达平衡,以期达到“阴平阳秘”“阴阳和得”的效果,对于更年期失眠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肾水黄连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虎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陈士铎五行生克法辨治目痛经验
半夏入药多炮制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应用润肝汤治疗肝血燥的体会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华中药库”抢收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