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宏
项目学习是杜威弟子克伯屈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解决一系列真实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培养技能。20世纪80年代起,项目学习被西方中小学广泛应用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21世纪初,项目学习被介绍进国内,起初应用于职业技能培训或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项目学习逐渐被引入中小学学科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课程内容设计为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这一设计理念与项目学习的理念相一致,都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高中语文项目学习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最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项目学习强调在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要去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为了完成项目任务,需要深入社会生活去搜集整理资料、开展调查访问、设计活动方案、撰写调查报告等等,这些亲历性、体验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加强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加深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如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要求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我们可以围绕某一特定文化现象设计一个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组织专题讨论。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的项目任务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生活实际,丰富了成长体验。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依存又相辅相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新课标指出,“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语言实践活动包括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亲历和体验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生发出真正的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项目学习立足学习任务群,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精心设计项目任务,并“以终为始”,通过预设学习成果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如针对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时评读写”的学习项目,精选优秀的时事评论,围绕立论、论据、论证设计一系列读写任务,并以设计编辑一份时评报纸为“产品”,引导学生围绕项目主题探究时事评论的写作特点及方法。通过项目任务的引领,学生既要认真阅读与探究优秀时评作品,学习立论与论证的方法,并且自己要围绕新闻事件撰写新闻评论,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编辑一份报纸。整个项目的完成贯穿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教学费时低效。新课程一直倡导 “以生为本”,提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十余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 “分析讲解”模式一直没有得到改变。“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性地实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新课标设计 “语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学习,可以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项目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项目的实施者。因此,项目学习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然要自觉主动地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从而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美国巴克研究所的总结,项目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参与到某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原理的学习中;高度精练的驱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真实且重要的专题进行深入探究;在项目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科技手段和其他关键的工具与技能;有包含多样化的项目作品;采用基于表现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以某种形式互相协作。高中语文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内容,按照项目学习的原则进行设计。现以《雷雨》项目学习为例,谈谈高中语文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语文项目学习中,“项目”是一个载体,其目的是通过“做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因此语文项目学习的设计要立足“语文”,要以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旨归。项目学习需要设计一个高度精练的驱动问题,而这个驱动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能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实践,使他们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得以提升。
《雷雨》是中国现代经典话剧,人教版必修4节选了剧本的第二幕,教材中也设计了“有条件的可阅读《雷雨》全剧”的任务。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设计了“阅读《雷雨》全剧,研究不同人物的思想和个性,排演剧本第二幕”的驱动问题,作为项目学习的主任务。按照项目学习“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在设计驱动问题时,就预设“产品”的形式,以此来引导项目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排演剧本第二幕”是项目学习的主任务,也是这个学习项目的最终产品。在这个主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要阅读《雷雨》全剧,要了解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背景,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探究分析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学习舞台表演的一些技巧……这些任务高度整合了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且深度融合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和梳理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最终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围绕“排演话剧”这一主任务,设计一系列读写和探究的任务,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为此,笔者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一,阅读《雷雨》全剧。要求:画出人物关系图,概述剧情,探究作品主题。
任务二,观看话剧《雷雨》视频。要求: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演员和一个最不喜欢的演员,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精读课文,结合剧情冲突,揣摩台词,体会人物的情感,分析人物形象,并与同学讨论分享。
任务四,如果你来表演,你最想扮演谁?你认为怎样表演才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写一段表演设想或建议。
任务五,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剧组,每组设导演一人、演员若干,排演课本剧,并录像。
以上前四项任务是为第五项任务搭建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围绕剧本进行泛读与精读,探究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讨论如何表演等等,在解决如何表演的问题中自主建构语文知识与技能。这些任务始终凸显了“语文实践”,其目的在于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在用语文的实践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项目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中的很多任务需要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因此学习的过程贯穿课堂内外,连通校内学习与社会生活。在学习过程的设计上,不仅要设计课堂活动的内容,而且要设计课外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的活动。
在《雷雨》项目学习中,课堂活动围绕上述五个任务进行设计。任务一中课外学习活动自主阅读《雷雨》全剧,自行画出人物关系图,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课内活动是概述剧情、画出人物关系图,探究和讨论作品主题。任务二中课外活动是观看话剧《雷雨》视频,选择一个喜欢的演员和一个不喜欢的演员,做好发言准备;课内活动是讨论评论演员的表演,探究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任务三主要是课内活动,揣摩人物台词,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任务四主要是课外鉴赏与写作活动,用于揣摩人物,为任务五表演做服务。任务五中的课外活动是课本剧的排演,课内活动是观看小组表演的视频,进行讨论和评比。
项目学习的过程设计最重要的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要始终把握住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遇到疑难时的帮助者,是学生完成项目作品过程中的协作者。而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的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分工协作等实践活动,实际上整合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产品”是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是整个项目学习的驱动力之所在,也是项目学习成果的具体呈现。项目学习的“产品”,也就是体现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系列作品,作品形式不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比如以阅读鉴赏为主的项目学习,作品形式可以是读书心得、读书报告会;比如以调查研究为主的项目学习,作品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专题讨论会;比如以表达交流为主的项目学习,作品形式可以是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梳理探究为主的项目学习,作品形式可以是编辑报纸、编写档案、戏剧表演等。总之,项目学习要设计学习成果的形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完成“产品”,以此来设计项目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读写和探究任务,这是项目学习“任务导向”的典型特征。
在《雷雨》项目学习中,“产品”就是排演课本剧。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仅仅是阅读鉴赏教材中的文本,而是通过阅读鉴赏教材中的文本,在分析探讨故事的社会背景、作品主题及人物个性的基础上,恰当地表演话剧。这种学习是在语文实践中自主建构戏剧的相关知识和文本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迁移应用的深度学习。
项目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培养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求设计关注学生表现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表现的评价要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点评价学生的态度、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思维方法,通过及时、恰当的教学评价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调整进度,从而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自觉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成果的评价,通过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反思和总结。新课标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外在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内在的学习品质。注意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觉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学习成果的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雷雨》项目学习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一份“自我评价表”,内容包括:剧本的阅读与理解、学习的主动性、写作任务的独立性、同伴合作情况等,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并分析原因。让学生对照评价量表的内容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和改进学习的状态与方法。针对学生表演的话剧作品设计一份“作品评价表”,内容包含舞台设计、剧情演绎、表演技巧等方面,让全班学生观看两个组的录像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新课标建议,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项目学习是切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实施项目学习,是深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转变语文教学方式的有益尝试。但项目学习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更高,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难度更大,因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