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初级中学 任 荣
得益于笔者所在学校是李庾南实验学校,最近有机会观摩学习了李庾南实验学校第四届赛课活动,两天之内密集听了十多节数学老师的同课异构.应该说老师们从不同的地区走到赛课平台,应该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应该没有多大差别.从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来看,确实展现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有些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例题变式都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受教益.但是,也有少数教师整节课满堂问,却都是质量很低的问题,问题一出,近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争答与抢答贯穿全课,有的老师如同模拟上课与说课,下面几十个学生教师视而不见,自问自答,然后“听懂了吗”,学生齐声附和后,表扬学生,继续讲授,一讲到底.可见,课堂驾驭的基本功显现出各不相同、差距较大的现象.本着教学研讨和专业精进的追求,本文列举观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课堂对话的片段,并简评与商榷,供研讨和分享.
教师J整节课大量的提问都是低效的、无趣的,严重滞后学生的思考.比如:
师:生1刚才说的这句话(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观点或语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清,有没有理解,我来问一下学生.
生2:没有听清.
师:再请生1说一遍.
生1复述一遍.
然后整节课,反复打断学生表述,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会,就反复自圆其说,不是顺着学生的问题往后走,而是刻板呆滞.
在提问时,常常是先找学生站起来,再说出问题.也就是说,除了站起来的学生,其他学生不需要思考问题,因为已经明确了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
简评:教师看似在课堂上重视与学生的对话,善于追问,实质上是大量无效、无趣的问题,而且常常是学生已完整表述某些观点,教师却打断学生的表达,重复表述低质量问题,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有质量的问题吸引,学生显得没有研究的热情,只是被动参与课堂.
师:直线AB,可不可以写成直线BA?
生(齐):可以.
简评:这种问和答,是没有价值的.直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只是一种规定或约定,两个大写字母可以交换顺序.这并不是推理,只是一种规定,教师直接讲授和示范书写即可.
师:由直线能不能得到射线或线段呢?
生1:只要给直线的一端加上一个端点,就可以得到射线.
师:直线一端?你们同意吗?(学生点点头)还可提什么问题?
生2:射线可不可以变成线段?
生3:直线可不可以变成线段?
学生课堂反应很积极,个个都在举手,但是这些问题质量并不是很高.
师:经过一个点画直线.
学生齐举手,画无数条.
师:经过两个点画直线呢?
众生齐举手,教师让画一下,很显然问题设计滞后于学生的思维,应该快速推进,追问理由即可.
简评:这类问题基本无意义,可以直接讲授或必要干预,然后继续推进后续学程.有些教学对话看似在学程推进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其实没有必要按教师所谓“预设”停下来,因为要根据学情进行灵活取舍、相机追问,课堂无限景,慢、停应该在较难处、教学关键处.
教师L执教“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例,对于如何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以下课堂对话:
生1:筷子夹肉丸子.
师:这时直线和圆是什么关系?
生1:这是相交.
师:(很尴尬)为什么是相交呢?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这是相切.
师:很好,你同意吗?(生1只好说“同意”)还有不同的例子吗?
生3:筷子插到肉丸子中.
师:这是什么关系?
生3:这是直线和圆相交.
师:好!还有例子吗?
生4:筷子夹肉丸时,夹飞了.
师:什么?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懂!
生4:我的意思是直线和圆相离.
师:好!真有趣.
简评:教师用这种开放式举例的问题,貌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课堂氛围得到了调节,师生在开心分享有趣的生活情境时,却异化了要学的内容,因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的是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而学生列举的却是几何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不但没有意识到学生所举例子与本节的研究对象本质上的不同,反而“跟着学生一起乐”,教师专业指导地位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郑毓信教授多年前在《人民教育》曾发表系列文献,谈数学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即善于提问,善于举例,善于比较和优化.从老师们的课堂展示中可以发现,在这些专业基本功的修炼上,要走的路还是漫长的.
善于举例贯穿于数学教师的教学全程,比如,备课阶段需要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之后,举出一些体现新知本质属性的情境,并运用这些情境引出新知,在新知生成之后,还要善于举出一些与新知、新概念具有相同结构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别是,这个阶段所举的例子常常是标准案例,而不能涉及太多的非标准案例,要让学生在标准案例的学习训练中巩固、固化对新知、新概念的理解.当教学进程中,学生所举例子偏离教学主线、与所学概念的本质不一致时,教师要及时纠正,而不是“听之任之”或“不作为”.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举例子并不是平面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觉得“真有趣”的背后就是教师本人对这样的不恰当举例也没有能力辨别真伪,所以没有能做出精准的点评,这是一种教学遗憾.
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关于教师的引导有精辟的论述,比如,李老师提到要善于“相机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要根据学情表现对课前的一些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删减,而不是机械、呆板地执行教学预设,上文的有些教学片段中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机械教条式提问,就是对“相机提问”的理解不到位,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提问,以及无趣、低效的教学对话.当学生的思维已超出教师预设的教学进程时,教师要果断调整教学预设,针对学情进展灵活追问.比如,当前不少学生在假期都有提前“预习”现象(可能与培训机构常常有“抢跑”教学行为有关),这时教学新课时,往往有学生会提前把一些数学概念或定理抢答出来,这时并不是控制或打断学生的表达,而是要顺着学生提到的一些名词或新方法进行追问,暴露这些新知识是从何而来的.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前,常常要学习等式的性质,而有些提前学习的学生往往在学习等式时就提到“移项”,这时教师如果指出“移项”是后续内容,这节课不讨论,把学生的思路“硬拉”回等式性质的学习上,就显得应对不当.比较好的教学应对是这样,教师稚化思维,装着很惊讶,“请你说说什么是移项”“移项是如何操作的”“移项的依据是什么”,这样的一系列追问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客从何处来”,从而把思考的重点引回等式的性质,也就是因势利导.
教师在课堂中不只是组织者、合作者,也是主导者.我们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不能“对立”起来.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教师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在关键地方教师不能“缺位”、不能“无为”.像上文的有些教学片段中,教师显然属于“缺位”“不作为”.面对学生的发言需要即时评价,必要时要引导优化,而不是“好好先生”,这样对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没有益处.当然,能否做出精准的即时评价常常是教师专业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体现,所以“有识之师”常常会感慨“课堂生成,易捕捉,难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