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师范类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2019-01-30 02:22沈会王角凤黄斌
教师·中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教育理念

沈会 王角凤 黄斌

摘 要:文章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相关要点进行分析,研究了师德、师风建设对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地方院校自身特点,分析讨论了地方师范类院校在进行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认证标准;师德师风;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106-02

在2014年,教育部便以江苏、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试点,从局部开始部署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研究,很多高校在认证标准、认证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获得了很多成果。同時,对如何全面深化高校教师教育综合改革,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这成为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面展开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2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个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民族,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来振兴?一项开辟新时代篇章的事业,召唤什么样的人才来担当?”这两个重要问题。在深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期,各类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结合近些年不同高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何将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师范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中的要点理解与分析

从《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可以看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目的就是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提高,师范生的培养也逐渐摆脱了传统培养模式。如何界定培养的师范生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是目前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随着行业规范的制定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衡量师范生质量的标准也随之而变,原有的学分制考核具有的弊端十分明显,高分低能现象较为普遍。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明确了培养的对象和地位以及培养目标的社会性特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了师范类专业认证活动中的重要部分,认证活动中的教师成了引导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方法、讨论学习的体会。在整个认证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核心,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将专业知识融入师生交流和互动中。产出导向体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特征。培养的师范类人才不能以学校学习的学分为判断标准,而是需要结合社会对师范类人才的要求导向,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社会实践能力。学校成了学生未来正面走向社会的阵地,在校阶段就需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自我提升的能力。

综合考虑现阶段各地区高校的发展实际和教育资源均衡情况,《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 暂行)》中将师范类专业认证检测分为三级。

第一级认证工作主要侧重于检测分析,认证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本科专业、教育部审批的国控教育类专科专业。依托大数据分析,对各师范类专业基本教学情况的动态监测分析,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监管依据,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师范生质量信息服务。第二、三级认证工作主要侧重于合格和优秀的认定,认证对象由是各个高校自行申请。依据自身师范办学时间可分别申请第二、三级认证,个别优秀院校可直接申请第三级认证。第二级认证是基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的认证,强调师范生培养的教学责任和课程目标的完成,突出高校师范教育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第三级认证是基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的认证,以超越国际先进教育水平为目标,打造一流的规范标准,提升我国教育水平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基于《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部分院校在师范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广西师范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色,采取人才分类培养模式,采取学习模块差异化培养同一专业不同的人才需求,并且在2016年顺利通过专业第二级认证;西南大学在师范生技能培训方面形成了自身特点,成立了“元师学院”,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学习实践无缝对接,目前已经进入第三级认证专家评议和现场考察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中,教育实践创新等各个方面都是寻求专业认证合格评估的切入点。

二、师德、师风的内涵和对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师德,通常意义指的是教师内在的一种社会公德意识,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其可以分为两个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社会属性指的是师德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标准,这是由社会及行业标准决定的,对每位教师都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个人属性是指教师个人从事教师行业所积累的职业情操和品质,这部分因人而异。

师风,通常意义指的是教师外在显露的做事风格和风度。师风的体现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具体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尊重。首先,师风的形成依赖于教师的自我个人修养,良好的个人品质修养是创建优良师风的基础;其次,如何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约束、转化教师角色成为关键,教师必须由讲授者转化成引导者,与学生协同合作,共同探究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要求;同时,相关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肩负的责任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职责。因此,教师应该敢于担当重任,从自身做起,在继承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从思想深处进行挖掘,认真体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真正成为实现“铸根培魂”的中坚力量。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教师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而作为祖国的未来,学生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会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将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表现出来。因此,突出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塑造,是培养满足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的各类教育人才的基础,也是深化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地方师范类院校进行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有效途径

由于种种原因,地方师范类院校缺乏优秀师范院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师资教学条件,在参与师范专业认证的过程中难免被动。因此,如何化解被动为主动,顺利完成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成为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必须解决的难题。“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师范认证途径。同时,随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颁布,相关各个专业的认证要求十分明确。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利用好这个机遇,缩小与先进高校的差距,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努力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问题。

近些年,随着很多高校的合并转型,优秀教师人才的流动成为常态,这使得地方师范院校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地方高校通过“校校合并”,使得专业种类得以增加,学生规模得以扩大,在较短的时间里充分拓展了专业建设空间。随着地方政府关注高等师范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也不断增加,因此,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地方高校获得了很快的发展。而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任教师个人的培养,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学校培养教师队伍,短期内获得较大成效是不现实的。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对师资的要求很高,并涵盖了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这也成了地方师范院校参与师范认证工作的短板。目前,很多地方师范院校在政府支持下,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和专业带头人,从政策层面给予各种优惠措施,以提高学校吸引力。通过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完善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自身与其他高校的差距,这为地方师范院校顺利通过各级师范专业认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地方是自身的办学目标和根本出发点。因此,通过调研,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将本地区师范类人才需求、本地区的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地域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在众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形成特色风景。部分院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融入了很多儒学师德师风内容、地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获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果。同时,突出师范生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对师范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科学定位。师范生是参与认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师范认证背景下的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完成专业认证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拓展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社会行业要求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机会接触到社会,接触到行业要求和标准。要想发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仅仅在课堂内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他们放在教育实习基地中,让他们真正面对社会要求,切实感受到竞争力,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内在潜力,实现其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博智.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7-11-09.

[2]谢安邦.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推动师范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2(2):1-4.

[3]何 鑫,冉婭雪.试析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专业发展新特征[J].教师教育论坛,2018(10):39-42.

[4]路书红,黎芳媛.挑战与应对:专业认证时代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5):68-71.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教育理念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