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单的研制
——以主题课程中的学生评价为例

2019-01-30 20:57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表现性观测点指标体系

曹 飞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6)

一、背景和问题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文件提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因此,相应的评价记录单的设计就不同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并影响活动的育人价值。北京市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框架六大维度中列出20个记录要点,要求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的客观表现进行事实记录和评价。一所普通初中校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发现之旅”主题课程。学生选择主题时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主性。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学校越来越想准确了解学生到底收获哪些,并提出如下评价需求:1.教师评语的主要结构和示例;2.多样化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和分析;3.活动中学生各种表现和展示资料的评价。学校还要依托主题课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个性发展”指标。概括以上问题,由学校设计并由学生填写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单就成为这项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问题分析

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普遍性问题是如何记录和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该校这些问题具有普遍代表性,即活动丰富多彩,但如何看待活动的效果?评价如何实施?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作为教师撰写评语、完善活动设计、分析学生表现的关键内容框架。然后再根据指标体系设计活动记录单,以此作为评价工具就可以分析学生的表现。这就涉及课程目标、活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记录要点等多个概念。本研究因此采取综合的思路试图在实践层面建立起若干理念、目标、活动和评价间的整体联系。

三、解决问题的目标和主要观点

(一)目标

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价为手段,用评价的视角完善和改进课程设计,把评价融入课程实施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经过与学校多次交流,确定主题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为学生对周围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乐于分析问题;善于与人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多样化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丰富、保持较高成就动机。具体任务是研制评价指标和工具,引导学校完善活动设计,发现和培育学生个性潜能,以客观记录的事实材料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兴趣爱好的情况。

(二)依据与观点

1.政策依据

(1)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2)“个性发展”是北京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突出强调的一个维度。本文不辨析其概念,只表明它包括学生兴趣爱好上的通常表现和由此形成的突出特长两方面。单独提出“个性发展”是因为: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兴趣爱好;升学中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3)学生应成为记录和评价的主体。(4)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的评价方式,多采用质性评价。

2.主要观点

(1)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参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学术概念的相关文献,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案例和学生表现,研制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但还要从方便操作的角度把以素养(或能力)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转化为以整体育人活动过程为表现形式的评价工具。根据学校“发现之旅”课程的目标、主题、实施过程和结果,考虑可以从发现、探索、展示、创新等活动实施环节对每个学生个体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2)主题课程中的学生评价更适合使用表现性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因更适合评价实践能力、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所以被普遍认为是考察学生表现的主要评价方法类别。它包括海报制作、辩论、撰写研究论文、试验操作等很多具体的方法。很多专家学者都倡导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使用表现性评价(本研究不再讨论其与真实性评价的区别)。尹后庆指出要在以真实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开展中取得突破[1];杨九诠提出将综合素质评价归置到表现性评价范畴,以“个性”与“发展”为取向[2]。而且表现性评价是基于标准的评价,要求评分规则事先制定好并得到学生的理解,这对于北京市初中校“一校一方案”的特点更加适合。(3)记录单的内容设计要参考表现性评价的结构要素理论。具体包括:表现性评价可以侧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可以侧重活动成果(产品),或者二者兼具[3];表现性评价大体可以分为笔记与实绩等[4];真实性评价(这里不再辨析其与表现性评价的关系)的五个维度是真实任务、物理情境、社会情境、评价结果/形式、评价标准[5]。此外,表现性评价中要记录和评价的行为,既包括可见的客观行为,也包括学生内心情感态度等的发展变化。综上,本研究把活动任务基本情况、评价指标和标准、学生过程表现记录、活动成果、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等作为记录单的关键栏目。(4)从“个性发展”的“兴趣爱好”记录要点看,还需补充一些观察要素。从这些要素不仅能够观察到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表现,更要看到这些表现中可以转化成持久兴趣爱好的成分。这是因为有观点认为“需要得到满足后,感受到愉悦,恰恰表明了兴趣的消退”。比如,阿诺德(Felix Arnold)的兴趣理论可以参考,即兴趣的标志不是愉悦、放松、满足或宁静的感受,而是某种紧张、冲动、意向[6]。也有事实表明学生有了突出表现反而兴趣减弱,没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爱好和特长。所以这些补充的观察要素就包括持久的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思考、专注与探求情况等。

四、解决过程

(一)研制主题课程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参考选择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兴趣爱好的如下概念界定及相关成果。(1)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7]。创造性个性指一丝不苟、独立、自信的眼光审视周围环境的习惯,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具有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行为特征[8]。(2)实践能力的一级指标包括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工具使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提出和表征问题的能力”包括的关键表现有“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进行问题之间的比较和类比”等,之四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包括的关键表现有“能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较为恰当地作出评价”等[9]。(3)美国心理学家施兰克提出了责任感的三角模型,三个顶点分别为规范、自我身份定位和事件;三条边分别构成了其中两个要素的连接线;三条边联结得越紧密,个体感受到的责任感越强。[10](4)兴趣是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便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深厚[11]。学习兴趣表现为好奇、求知、探索等。兴趣分短暂的情境兴趣和稳定的个人兴趣,最终来说,个人兴趣比情境兴趣更加有益,因为它能在较长一段时期维持学习者的参与性、有效的认知加工和学习的改善[12]。(5)爱好指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加活动。依据赫尔巴特兴趣过程理论,指导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记录注意、期望、探究和行动等四阶段的表现[13],并引导他们把课程活动期间的情境兴趣在课后逐步转化为稳定的个体兴趣[14]。所以,评价记录单包括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原因(选题理由),活动中独立思考、持续探求,及后续认同目标价值、坚持及投入行动等情况。这些能力和品格的要素不仅被吸收到指标体系中,还在后期研制的记录单中有体现,比如,活动前让学生明确自己参加的活动及角色任务,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以上是概念的指标体系,还需转化为操作路径。本研究按活动开展过程分为发现、探索、展示三个环节,分别作为一级指标。把上述5 项能力和品格的三级指标分散到三个环节中,共形成15个观测点。指标体系后附有观测点的举例说明。比如,发现环节有一个观测点是“多角度的新发现”,举例说明是“个人的新发现、本组展示的新发现、其他小组展示的新发现”,分别考察学生个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知识和技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比如发现新的解题方法、发现好书并交流读书体会、对友谊与责任等的认识和体会等;在参与小组展示时个人的新发现,包括成员的闪光点、合作中的凝聚力等;其他小组展示的新发现包括积极发现其他小组的优点、积极参与讨论、质疑、提出意见和建议”。该观测点的表现标准是“A.有个人的、本组的、其他小组和相关研究的新发现;B.有个别的新发现;C.没有新发现”。

指标体系后附有评价建议,具体如下:(1)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对“发现之旅”主题活动中每个学生个体的评价,适用于研究不同主题和承担不同角色的学生。(2)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语可根据指标体系,对学生在每个观测点上的表现作出评价。(3)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发现之旅”主题活动时,尽量坚持主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4)对活动中学生各种表现的评价和分析,可以参考整个指标体系;对展示资料的评价和分析,还可着重就资料的内容从指标体系的某个观测点进行,比如,就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活动成果等进行评价。学校认识到,可以根据指标体系中的观测点,给一些环节简单的主题活动(如作品展示等)增加一些要求,让学生更多的能力得到锻炼。

(二)研制评价工具

项目组根据学校认可的指标体系研制了“‘发现之旅’主题活动学生记录单”(A4纸两页),它是以学生为填写主体,同时还以学生的计划书、作品等事实依据做补充。要求教师在活动前向学生解释清楚指标体系中各观测点的含义和程度标准,请学生在系列活动后,填写自己的表现和感受。记录单包括四部分内容:

1.基本信息

这部分内容含活动时间、活动名称、角色(组长或个人负责人、参与者)和主要任务。让学生列出参加的所有活动,这样能把学生在不同活动中分别作为组长或个人负责人以及一般参与者的情况完整反映出来。

2.学生自评表

填写此表时,让学生从发现、探索、展示三大环节,对自己在15个观测点上的表现分别进行等级评价。每个观测点都有具体的3个等级的描述性表现标准,每个环节有自己整体表现的自我描述。学生可以列举参加多个活动的具体表现,“发现”维度包括“发现身边的研究问题、识别问题的价值、描述和界定问题、评价活动过程和成果、多角度的新发现”等五个观测点;“探索”维度包括“组成团队、制定活动计划、信息能力、方法适合活动内容、交流合作表现”等五个观测点;“展示”维度包括“自主性、展示内容和形式、表达能力、成果影响力和新颖性、自信心和意志力”等五个观测点。

3.参加活动的感受

在这部分,让学生自评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总结和反思、巩固学科知识、开阔视野、对学科学习的兴趣等的提升情况,以及对活动的喜欢和满意的程度。以四个选项的等级形式呈现。

4.思考和建议

这部分为开放题,让学生夸夸自己的整体表现,以及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夸夸自己的同学和老师;还请学生提出对主题活动组织实施的建议。

五、总结思考

(一)主题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是培养和评价学生兴趣爱好的有效途径

案例分析发现市级指标体系中“兴趣爱好”这个记录要点的设计是切实可行的,它符合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定位。而且调研发现在全市某个年级某学期共13.5 万条兴趣爱好记录中,有不少于41.1%是记录学生在主题活动课程中的表现。在要求学生做事实记录时,不仅要注重自身当下的突出表现和成就感,还要着眼未来,引导学生进入“持续探索”而不仅是“清新恬静”的状态。如有学生写到“通过学校集体长跑比赛,长跑成了我的又一个爱好,它教会我什么是毅力什么叫坚强”“我发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许多发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鼓舞着我去发现”。本案例中主题课程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和展示。对学生表现及成果的评价遵循了“表现性评价要能评测出学生在愉悦状态下、能力充分展现时的表现;表现性评价强调解决评价任务所需的认知要求或思维方式与目标情境中的认知要求或思维方式的相似性”[15]等原则,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供了空间。

(二)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单要有明确的素养评价目标,并包括表现性评价的关键维度

本案例首先明确课程目标,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三项素养(或能力)分解出指标体系,再从表现性评价的若干维度中抽取关键维度,即活动任务基本情况、评价指标和标准、学生过程表现记录、活动成果、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等,并以课程活动的实施环节为序,融入课程目标和表现性评价的维度,分类呈现记录单的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还有利于不断完善活动的设计。按能力指标找若干活动中的关键表现是面向学生群体的质量监测的思路,而按活动中事实记录反映素养水平是面向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评价思路。整个记录单应以评价指标和标准为核心,标准中应有不同等级对应的可观测的客观表现的描述,而不应是一个指标后笼统地给出几个等次,那样就完全变成主观的评价。记录单上除了学生对每个指标要素的自我等级评价,还要有不同环节自己行为表现的文字描述,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记录要点”是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创新,学生表现记录要覆盖记录要点的关键要素

“记录要点”是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概念,它来源于《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二〔2014〕11 号)要求的评价程序的第一步“写实记录”,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活动表现,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记录要点”初见于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文件及相应的电子平台(2016 年7 月投入使用),是记录和反映学生某(些)方面素质发展水平客观表现的活动类别或要点。它随着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应运而生,是“谁用谁评”原则的产物,是核心素养落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实践逻辑中的概念,反映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有利于对学生表现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它以整体育人活动为支撑,与素质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记录结果更有利于改进活动设计和发挥活动的整体育人价值。对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若干记录要点可以进行整体的分类,分类后有利于综合采用适合该类记录要点的一组评价方法。调研发现学生在记录要点上的一些表现记录内容比较泛化,活动的关键环节体现不够细致,对关键素质、能力、情感态度等呈现不够充分,学生的自我反思略显不足。所以,每个记录要点都有一些关键要素,学生在该记录要点上的表现要覆盖到这些关键要素,这是保证记录内容结构效度的基础。比如,社会实践记录要点就要至少记录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时长、技能表现、成果及心得体会等关键要素的表现,此外还可融入更多实践意识和能力等素养(或能力)的要求。▲

猜你喜欢
表现性观测点指标体系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扎龙湿地芦苇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与评价任务的开发
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沉降观测在信阳市中乐百花酒店B座沉降观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