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雪,艾 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一般意义上的校长领导力指的是校长在领导全校师生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对全校师生施加影响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师生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为了使校长所发挥的领导力作用深远持久,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作为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特征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笔者认为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校长领导力需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文化中的养分,深化校长领导力的内涵,使其在价值观念、道德培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对传统学校教育中管理文化的深入研读和思考之后,我国传统学校教育文化中的管理内容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管理;“自明诚”的道德管理;“经世致用”的课程管理以及“知行合一”的教学管理。[2]那么,若要构建本土化的校长领导力,需要将上述有益的管理传统融入当下中小学校长领导力中,这样一来有利于在传统理念的启迪下创生出更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学校管理文化。
本研究主要就校长如何将上述传统教育管理文化理念融入其领导力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采用主题前置的方式,将研究主题具体为:校长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将“仁义并重”“内外兼修”和“知行合一”融入校长领导力当中。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山东省两所传统文化实验基地校校长:K中学的王校长和E小学的李校长。两位校长共同的特点是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治校,并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效。其不同点在于二人所面对的学校具体情况不同:E小学在21世纪初就提出要运用孔子教育思想办学,2006年其已形成以“仁爱”为核心的学校管理理念,并且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用孔子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多年来E小学的多方面成绩位于山东省前列,其中独特的儒学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具有鲜明儒家文化特色的品牌学校。毗邻圣人孔子府邸的K中学在五年前是一所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城镇初级中学,学校曾经出现过一个级部两个班,每班三四十人的窘境。2014年8月王校长在接管这所学校之后,提出用“仁爱”和“和雅竟进”的儒家文化思想作为治校之本,并与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机融合。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中考成绩跃居全市前列,其用传统文化治校的管理理念也正在发展为一套系统的学校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E小学和K中学虽然都运用传统文化理念治校,并且目前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两所学校实际情况存在差异,K中学是一所生源相对较差、师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而E小学拥有全市最好的生源,并且师资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总结两所条件相差较大学校的校长在将传统文化融入校长领导力过程中的相似之处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研究主要通过半开放的访谈形式,即受访校长根据访谈者提出的三个传统文化理念:“仁义并重”“内外兼修”和“知行合一”,谈谈他们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是如何受到这三种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在确定研究主题之后,研究者据此拟定访谈提纲,进行个别访谈,每位校长的访谈时间约在一个半小时。在征得两位校长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以便后期转录成文字进行分析。
研究者对于访谈数据的分析处理经历了三个步骤:(1)反复阅读访谈内容,根据前置的三个主题,筛选出与其相关的访谈内容;(2)根据主题分类,用访谈原始数据(即访谈者所用的关键词)进行第一次编码;(3)将第一次编码的内容再进行归类,归纳得到每个主题下的子主题。
根据三个前置主题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每个主题确定了两个子主题:在“仁义并重”下,分别从校长与学生的关系,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两方面确定子主题;在“内外兼修”下,分别从校长自身修养和学校行政决策两方面确定子主题;在“知行合一”下,分别从对待学校改革和教育工作态度两方面确定子主题。
1.“仁义并重”的价值观领导
在学校管理中,教学管理是校长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则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两者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如何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校长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传统文化对于领导者提出“仁义并重”的要求,领导者对待被管理者既要做到关心、爱护和尊重,又要引导他们敬畏规章制度,遵纪守法,不能放纵自己的行为。
(1)对待学生:爱生如子
两位校长都提到要办“良心教育”,其核心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正如K中学王校长在访谈中谈道:
“你现在如果有一个儿子,你未来要找一个儿媳妇,就照着你儿媳妇的标准,去(衡)量人家的女孩子;你有一个姑娘,你想要找一个女婿,就照着未来的女婿去培养他。我们的良心就得这么办,把孩子放到你手里,都是你要培养的对象。”
由于K中学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基础很是薄弱,王校长便在学校里针对后进生实行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制”,即让后进生拜王校长为师,王校长作为师父关心并负责这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王校长在访谈中谈道:
“我收徒弟不仅收顶尖的学生,还有一个就是最能惹祸的,上星期我收了八年级二班的一个徒弟,这个小孩特聪明又特调皮,就是不学习,我带了三个星期的英语课,他原先什么都不懂,我今天拍拍他的肩膀,明天对他微笑一下,然后给他竖个大拇指,这一个单元学过来之后,单词他会背了,也会写句子也会读了……我让他每天早晨上完早读之后先上我这来报到,交流一下昨天心情如何,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
我国古代“师徒制”中的师徒关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事师若父,爱生如子”,即徒弟对待老师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孩子一样爱护。王校长延用“师徒制”的精神,用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感染学生,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怀备至,使学生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下成长。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感受到:在其既有认知中高高在上的校长,却对自己关爱有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进而会追求学业上的进步和各方面的发展继续吸引校长的注意并获得其认可。另外,校长言行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行为。王校长的“收徒”行为会影响广大教师,“爱生如子”的良好风气在学校中逐渐形成并巩固。
(2)对待教师:刚柔并济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肯定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并且该文件中规定“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3]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校长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两位校长多次谈到在教师管理方面,既要尽可能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也要建立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师行为。这种“刚柔并济”的领导方式在儒家文化中是大为提倡的。
“两个老师闹了矛盾,其中一人借此机会说不干班主任了,然后找到我,态度激烈,我找他办公室的同事跟他聊一聊,给我反馈也是不干,态度坚决。那我再找当时分管工会的干部,同他聊一聊,他还是不干,再往后我就派一个副校长去跟他聊聊,还是不干,态度依然坚决!最后我就以正式的通知给他,他的班主任包括语文课由哪个老师来接任,他回家休息。他一听害怕了,然后找我来道歉,也没人再劝他怎么样。‘校长是我不对,这个方法做得不对,我也知道你给我面子,一次次我还没有感觉到’。这种处理方法既让他可接受也不至于没有回旋的余地。我想这不是强制的法西斯式,是你想改了之后还给你改的机会,就是管理之间柔中必须要有刚,纯粹的柔性管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李校长认为,当老师之间产生矛盾以致无法调和时,如果对其进行批评处罚,或许会加重教师的抵触情绪;如果对其一味地宽容,那或许会使得相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校长要做到“刚中带柔”或“柔中带刚”,针对教师管理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适中的方式解决。
“刚柔并济”并不是在问题处理时“刚”和“柔”各占一半,而是针对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即选择“刚主柔辅”还是“柔主刚辅”。如王校长在“改变教师观念”的做法上就采用了“柔主刚辅”。
“我通过我的方式——谈话,改变教师们的观念,我总抓住时机、不愠不火跟大家交流。我很少批评人,但我要问做事之前你是怎么规划的。慢慢地我用这种柔的方式,来缓和了他们的刚。老师们慢慢发现校长都不急,他不急我也没法急了,所以慢慢地大家都不急了。然后老师们慢慢发现,校长也不批评教师,慢慢地老师也不批评学生了。”
王校长在谈到上述内容之前,提到他之所以想要改变教师观念,是因为教师之前的教育观念太过“刚硬”,具体表现在抱怨生源质量差、批评学生、教师之间不能相互配合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校长没有指责批评教师消极怠工,而是委婉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渐渐地受到王校长影响,凡事都能够平心静气,并有条不紊地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校长对待教师“刚柔并济”的领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2.“内外兼修”的道德领导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提出了“以德为先”的基本理念,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4]。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针对我国教育教学中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5]。为了使学校教育中形成“尊德向善”的优良风气,校长必须树立“内外兼修”的自我意识和管理意识。通过分析访谈内容发现,两位校长在回答“‘内外兼修’如何融入校长领导力”这一问题上,主要从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两方面进行阐释。
(1)自我管理:正人正己
在传统文化中“德”是君子追求的高尚品质,是一种个人修养。校长在治校理校中,其人格品质将直接影响其管理效果。如果校长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用“德”规范日常行为举止,那么在学校管理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果校长并没有“德行”,为人好猜疑,媚上欺下,那么在学校管理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校长需要具备儒家文化中“忠、孝、仁、义”等德行品质,不管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和家长都会“心悦诚服”地认同校长的管理安排。王校长认为“立德”首先要摒弃“功利主义”思想:
“我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来到这所学校做校长任何的名和利对我来讲都没有意义,我跟老师们就说,名是你们的了,利也是你们的了,我现在只做我的理想,或者说我的这样一种心愿,我收这个徒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我只是尽力从多方面引领这所学校的发展。”
作为一名校长,其追求的应是如何让学校更好地发展,而不应追求名誉和利益等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外物。对于教师而言,大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们需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敦促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说,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无私奉献,首先要满足的就是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校长应该以身作则,对教师做到“无私奉献”,那么教师才能够对学生做到“无私奉献”。校长如果有教育情怀和理想,这种理想信念无形之中影响着教师,教师自然而然地能够将这种精神动力转化为教学实际,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正如王校长在访谈中对校长“德行”的总结: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君子,我倒并不是说无欲无求地做一个‘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那种君子,但至少,在言行上,一定要正派,一定要达到自我约束,那这样我才能够率先垂范。”
通过上述访谈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周遭有多少名利诱惑,王校长始终秉持“为学校谋发展”这一信念,始终以“君子德行”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正人正己”。
(2)行政决策:集体决策,成果共享
校长是学校行政决策的核心。在儒家文化中,儒家学者反对专制独裁,希望执政者能够听取民意,做出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决策。同样,在学校教育中,校长尽管是学校管理层的决策者,但事关学校发展的决策是需要与其他领导成员共同商议决定的。
2017年11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针对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作出了规定:“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6]该文件说明了学校重大项的决策必须由集体讨论,这是对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的继承和发扬。
在行政决策中,虽然王校长认可“集体决策”的必要性,但是他反对参与决策的人过多,他说道:
“曾国藩的‘谋可寡不可众’是很有道理的,原本九个人的领导团体,解散!四个校级领导,形成校长办公会,校长办公会四个人在一块商量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达成一致。”
王校长在没到K中学任职的时候,学校领导层由九人组成。每当对涉及学校发展的事项进行商讨时,很容易出现意见不一致或相互推诿的情况。因此,王校长成立了包括其本人在内、由四个校级领导组成的校长办公会,分别负责学校各项重要事务。王校长认为,在商讨关乎学校发展的事情上,需要领导层在短时间内清楚明了地作出决策,精简原来的领导层就显得十分必要。李校长理解的“集体决策”用他的话说则是“我们一起办教育”。
“在管理中,我倡导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一起办教育。就是不要把学校变成‘我’办学校,‘我’办教育。这个‘我们’既包括我和学校领导班子,也包括全体老师,也包括全体老师和家长,也包括一些专家和社会志愿者。”
李校长对于“集体决策”中的“集体”的理解与王校长不同,他认为“集体”就是“我们”,凡是能够为学校建设给予帮助的都算作是“我们”中的一员,都可以参与到学校行政决策中来。根据两位校长所言,简言之:校长领导力中“内外兼修”的道德引领就是要求校长发挥“守公德”“严私德”的标杆作用。
3.“知行合一”的课程改革领导
在古代学校教育中,“知行合一”既作为学习方法,又做为治学理念被广为提倡。王阳明有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传习录》)“知行合一”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由“本然之知到行,又由行到自觉之知的双重转化过程”[7]。我国当下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然而,关键能力的发展非一日之功,教育者应该具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恒心。另外,教育改革的长期性特征,要求我们教育者应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和实践,用“知行合一”的理念作为引领,不断开拓和创新。
在“‘知行合一’如何影响学校管理实践”这一问题上,两位校长主要也是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改革如何进行以及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两方面进行回答。
(1)对待课改:耐心和恒心
李校长在从事教育行业之初就坚持练习书法,他认为在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染下,他慢慢地能够处乱不惊,并且能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校长领导工作。
“书法带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书法强调的一种内韵,它不强调不倡导非常张狂,比较内敛,所以对我在为人处世上也形成了一些影响。我喜欢那种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管理或者说是领导的方法,包括许多人现在经常用‘大刀阔斧’来形容课程改革,但我想有些东西改变应该是渐进的,是内在的,是逐步的。”
李校长从书法文化中感受到做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种观念的形成影响了他对课程改革的态度,进而影响了他在领导课程改革时的实践做法。也因此,E小学的课程改革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展,正是在这样一种厚积薄发、稳中求进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才有可能出现“水滴石穿”的效果。
同样,王校长认为教育改革中如果要避免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即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切忌“名不副实”:
“教育本身是一个慢工,就跟我谈到的传统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个道理。如果说,(学生)加班加点,以牺牲他的健康幸福为代价,来换取教学质量的话,也可能短暂会起点作用。但是后续的发展,尤其是这个人的发展,是不行的。传统的教学思想,美就美在它能够让这些美好的习惯和美好的品性慢慢积累,成为人生厚重的基座。课程改革是一个等待的过程,长期做下去,我们一定会有起色的,我现在就已经很欣喜地看到了我们很多方面的起色,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慢工的作用。”
王校长反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出现“只求学生成绩,不顾学生发展”的教育现象。他强调虽然大多学校管理者都明白教育规律所揭示的道理,但是在“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下,却出现与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背道而驰的乱象。他认为这就是没有坚守“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所造成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学识积累,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校长要根据实践不断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同时在经验的理论化基础上进行再实践,在“知”与“行”的不断交融中提升自我,正确认识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2)对待工作:坚守情怀
夸美纽斯曾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指出教师要遵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条职业规范[8]。校长作为教师的管理者,同样需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甚至要做到更好,比如坚守教育信念,言行一致,在管理实践中践行教育理想。在访谈中,李校长一再强调校长不能像政府官员一样被“行政化”。校长本身是教师,要有教师应有的“书生气”:
“一个校长他首先是一个老师,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书生气。但有些校长,在这种行政化的体制下,逐步地个人也行政化了,有一些行政化的做派。有的领导要求校长要接地气,要会协调,我说没有这么优秀的校长,八面玲珑,那还是校长吗?做生意还可以。校长也好,老师也好,就应该有书生气,不要天天放在利益堆里。”
校长的工作应以学生为本,以教书为重。尽管学校发展越来越注重合作,包括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政校合作等,但是校长的角色不应因环境的改变而变成利益追逐者。校长既然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就应将其行政权力落实在师生发展上。另外,校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应过多地看重自己的政绩,其思考的重点应是在管理学校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中,能够为师生带来哪些对其长远发展有意义的东西。王校长谈道,他做校长不图名利,只希望自己能够为学校创办一套经久不衰的管理模式:
“我从来都没想过,我当上这个校长几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政绩。到最后,肯定都会有的,但是我不追求它。我只是在想着,我怎样能够做出我的理想和意义就足够了。我觉得这个楼是我盖的,不是我所追求的,那面墙是我垒的,也不是我所追求的。我的理想是留给这所学校的一套运转方式。”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外在的建筑和环境对人的发展只是起到间接作用,而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因此,校长的“知行合一”体现在树立长远眼光,将学校发展的重心落在如何使学校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根据上述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从“重义轻利”的价值引领、“内外兼修”的道德引领再到“知行合一”的教学引领是一个连续的影响过程,如果校长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能够“以德服人”,那么他(她)一定对学生和教师有“仁爱之心”,并且不计功名与利禄;如果校长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态度十分坚定,并且始终将学生的终身发展摆在一切工作的第一位,那么他(她)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所以,“知行合一”的实现是建立在“内外兼修”的基础上;对校长德行的判定,则要基于其“重义轻利”的品格。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我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提高建议如下:
正如“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同样爱他(她)。这要求校长从情感上能够对师生给予关怀和认同。孔子认为“仁爱之心”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以己及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教师管理过程中,不仅在工作上要与教师产生共鸣,这包括理解教师的情绪,缓解教师的压力,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在生活中帮助教师,这包括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了解教师的生活状况,以及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难题;另一方面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同样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学生,尤其是家庭情况特殊和学习吃力的学生。在学习上,关心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校长应从学校格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跟进师生发展状况,让师生感受到校长的情感支持,从而营造学校“仁爱”的和谐氛围,进而提高校长的情感领导力。
“德行”一词,是由“德”和“行”两个字构成的,“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行”指行走、走路。也就是说,个人品质要付诸于实践行动才能得以彰显。校长在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慎独”,即“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在别人看不见和听不见的地方要警惕戒备,因为不正当的欲望会在隐晦的地方显现出来,不正当的念头会在细微之处露出马脚。校长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德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慎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到无愧我心,用当下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砥砺自我。
“知”在校长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和推进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校长的“知”更多的是在领导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良知”。如王阳明所言:“若鄙人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这种“良知”在校长领导工作中体现为无私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去。有学者认为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对职业角色日渐清晰,形成日渐完备的专业素养,其中专业素养可以概括为教育理想、教育激情、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四个方面[9]。这四个方面的专业素养应该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尤其是教育良知,这是教师是否能坚守从教初心的先决条件。校长应该在对教育良知的坚守上起到表率作用。进一步说,如果校长在领导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时,能够始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被“升学率”等眼前利益所左右,将自身工作看作是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基的崇高事业,那么他们便能将教育改革视为能够实现教育理想,挥洒教育热情,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