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西海岸新区易通路小学)
小学科学科目凭借多样化的知识内容备受学生的喜爱,但介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无法时刻维持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兴趣。从“科学源自生活”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两个概念中充分体现出了让科学教学回归于生活,重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该以此为前提,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个良好的开始虽然不能保障理想的结果,但对结果的良性发展趋势却有着决定性影响。为了提高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开展的有效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开展初期便要注重引导质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与热情。教师需要先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带入课堂教学内容,并且处理好教学策略的“隐形化”,不让学生察觉到自己正在顺应教师具有目的性的教学引导。而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案例的无缝连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解“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几个不透明的塑料袋作为容器,并在容器中分别装有沙土、石子、棉花、纸屑、水、酒、鲜奶,然后先让学生仅通过触摸容器来识别容器中装载的物质是什么,并让学生从中找到哪一个容器装的是水。学生通过触碰容器后的感知做出答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共同探讨与分析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对每一个容器中装载的物质做出解答,其中沙土、石子、棉花、纸屑因质地与水有着明显的差异,学生通过触摸基本能对其做出准确的回答,但对其它三种液体却无法给予肯定。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何无法从中找到装有水的容器?”学生回答:“因为这些容器中有三个容器均为液体,仅通过触碰并不能准确判断哪一个容器中的液体是水。”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其提出设问:“除了触摸的方式之外,有没有其它的方式来判定哪一个容器中装的是水?”学生纷纷给出各自的回答,如打开容器观察液体或通过味道来判定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找到装有水的容器并对此展开讨论。
这一引导过程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操作中去了解物质之间的特点,加深对科学知识点的印象,同时积累用生活化的方式学习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有效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与积极主动性,能够随着教师的引导展开思考,并在思考与探讨的过程中逐步走入科学世界,为后续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前置条件。
上述的生活化教学开展策略仅仅作为一个开端或落实前提,并不能作为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全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还是应当以围绕新知识的传授为主。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从传统化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在生活中学习,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同样要以生活化方式去引导学生。比如,在进行“光与影”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影子的形成条件,这对学习环境有着一定的需求,传统的室内教学环境并不能很好的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去观察光与影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新知识点的传授上进行生活化引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室外教学,也可以在室内教学后展开室外教学活动。为了保障学生的室外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开展室外教学前针对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譬如要求学生在室外学习后针对影子的形成条件、影子形态的变更方法、调整影子方向的方法、如何消除影子等问题写一篇总结报告交给老师。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在生活中去探知和思考科学知识,避免室外教学在失去传统室内教学的约束下,让学生以散漫的心态度过宝贵的室外学习时光。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主导和监督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凝聚注意力,使学生室外学习的思考方向不偏离轨迹,教师可以在室外教学过程中穿插各种提问,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时刻保持注意力,并通过室外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衔接点,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学习科学,从科学的视角去看待生活。
大自然是森罗万象的,即便是当前的教材内容也均是从自然生活中所提炼的,然而教材中科学知识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自然生活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却是无尽的。教师引导学生探知和发觉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及其体现方式,不仅拓展了教材,更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去了解科学的应用领域,让科学从一个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概念中转化成实体案例,而生活中这些鲜活的案例无疑比书本教材更能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
当前,很多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及其存在领域存在一定的偏见,不认同科学源自于生活,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检索,无法在生活中发觉科学的存在感,导致学生普遍认为科学与现实生活是两个无法存在交集的点,这种心态不仅无异于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科学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养成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掘科学的所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一体化。
由于科学源于生活这个概念较为笼统且过于庞大,对于小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落实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觉生活中科学的存在方式。这需要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不将教学局限在室内课堂教学方式上。
为了使科学教学回归生活,并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教师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提炼教材中的知识点,以生活化案例去带入。其次,教师应当多开展室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迎合日常生活方式。另外,教师应当多结合教学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譬如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发明、搜集并分享生活中发现的科学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在生活中发掘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参照依据。
根据本文的论述了解到,生活化教学的初衷与落实方法就是让科学教学与学习回归于生活,实现知识与生活相贯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觉科学知识以及掌握在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去解决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及现象。对此,教师应当在小学科学中勤于开展生活化教学,组织和创设各种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认知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