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实效性。
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极大地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挫败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锻炼阅读能力的积极性。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培养。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般只是注重学生怎样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等。如果长时间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仅会对课本中的文章失去感情共鸣,更是会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一篇小说时,如果直接分析这篇小说的主体、研究这篇小说的结构,而不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应用何种方式进行表达和写作。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阅读教学枯燥无味,从而提不起学生语文的兴趣,对文章作者情感的理解会越来越困难。
(2)阅读课上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会让语文课堂变成课件的堆砌,让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虽然能够将文本用课件或者是视频展现出来,但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情色彩却无法详细丰富地展现出来,不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找寻课文中隐含的灵魂和真谛。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过于依赖于多媒体,要让它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手段,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它,不要让它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
1.指导阅读方法
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了完成这一学习目的,聪明的学生会选择一些简单的方法,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只会用一些比较复杂的方法。学习中讲究方法的人,成功的机会就会大。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一篇文章时,应让学生先按一定的顺序朗读,弄明白文章是怎样从头介绍的,先说了什么,又说了什么,最后怎样结束的,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教师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或段落,并体会这些词、句、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揣摩用怎样的语速、语气及感情基调朗读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读懂全文后,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逐步赏读文章。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读中质疑,养成边读边理解的习惯。
2.创设阅读情景
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自主学习。学生常常对所感兴趣的事能自觉地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老师需要在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大视野,活跃课堂;在课堂巧设问题,丰富学生想象;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名句欣赏、佳作欣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是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心悟解。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唤醒个体审美意识,积累审美素质。
3.善于挖掘教材
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撇开具体的教材文本,舍本逐末,而选择诸多种类的课外阅读试题进行强化训练。对于此种做法,作者不敢苟同。诚然,也许教师们选择这种做法出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与分数来考虑,但没有强大的语文素养做后盾,揠苗助长的做法也许短时间内会有所体现,但它终究是得不到时间的考验与印证的。所以,我们应当从教材入手,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有益因素,进行科学引领,积极培训,从而有效地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如,笔者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就里面精彩的对于春天景物的描写展开探究,从课外引申出两篇同样是描写春天的片段,然后组织学生对于这三篇文章展开比较阅读。从修辞角度、表达方式、描写方面、写作手法、感官角的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对于具体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了一个大概轮廓的把握,知道了描写景物有一定的顺序,有一定的角度,还有一定的描写方法的渗透。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次展开延伸,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这节课的所得,开始描写一处印象中较为美丽,而且印象深刻的景物。
4.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还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情感。文章的情感是隐含在文中的,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根据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声调的抑扬、表情的变化才能体味情感。学生只有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品味,才能与作者心灵相通,才能在阅读中成长。教师要指引学生进行出声朗读,通过语音轻重、语调高低、语气缓急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性与作者的情感同步。教师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变化,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等,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发扬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作用,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组织并指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索,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其自我发展。
5.倡导多角度培养阅读语感
语感主要是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的敏感性,这种对语言的敏感性行为,能够直觉地把握语言本身的隐含意义,它是语感者内在理性积淀的感性表现形式。在具体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语感:一是积极激活学生想象,触发语感。作品中的形象只有借助丰富的想象、联想才能在读者头脑中再现,读者头脑中呈现了作品中的形象,才算真正感知了课文的内容。二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品词赏句来培养语感。美文的语言是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我们在语感训练体验式学习时,注意抓那些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使学生具备把握语言的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中,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研究阅读教学规律,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严谨求实的训练。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