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春酒 千千遍《阳关》
——品咂《春酒》里的两处闲笔

2019-01-30 08:42
中学语文 2019年33期
关键词:春酒乡邻阳关

张 明

琦君先生的《春酒》,通俗纯净、简明亲切、娓娓道来,不是杜鹃啼血似的悲吟,所以读者无需泪眼婆娑、肝肠寸断、欷歔不已。那素淡隽永的语言、温柔蕴藉的情感,就像月光下静默的垂柳——美丽、缱绻。

勤劳善良的母亲,热情淳朴、情深义重的乡亲,还有发生在故乡的那一串串快乐的故事,都是琦君童年最幸福的陪伴。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经过时间的酝酿、沉淀,与琦君的心灵黏合在一起,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那一幅幅温馨从容的风土民情画卷是琦君记忆深处念念不忘的“心之故乡”,更是其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阅读此文时,大多数的老师是引领学生通过感知与喝春酒相关的故事、分析母亲的形象来品读琦君的思乡之情。其实,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不足以细腻深切地体味琦君对故乡的绵绵深情。文中有两处闲笔,很容易被老师忽略。细细品咂,你会发现,文化的乡愁才是《春酒》情感的最浓处。

一、春节的约束——故乡人最朴素的信仰

文章第一节,用了很大笔墨在写故乡过年的风俗,亦写到种种约束:“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此句用“不许……生怕……尤其……不许……不许……尤其……要……要”连缀成文。对种种约束的叙写,严肃苛刻、不容僭越。如此用力的语言,仿佛与文章中氤氲弥漫的“乡愁”情调有点悖离。很多老师的解读是“为了凸显作者对春酒的喜爱”,这样的理解并非无懈可击。琦君家乡过年的规矩之繁琐,约束之严苛,让人望而生畏。的确与“喝春酒”的热闹愉快形成鲜明对比。但,这近乎苛责的约束中承载着最原始、最朴素的情感——对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敬畏。这近乎“迷信”的敬畏是融化在家乡亲人们血脉中的对生活最朴素的信仰。

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信仰,在琦君的怀旧散文中随处可见。

《春节忆儿时》一文中,“从厨房里端出大碗大碗热腾腾的菜。整鸡(基业稳固),猪头鼻梁上横着尾巴(有头有尾),整鱼(年年有余),豆芽(年年如意),红糖莲子(子孙满堂),甘蔗(节节高),藕(路路通),桔子(大吉),柑(升官),阿荣伯样样说出名名堂。色色具备之后,父亲燃上香烛,带领全家跪拜,先祭天地,谢神灵,后祭祖先。父亲一脸的崇敬,我们孩子们也鸦雀无声。祭拜完毕,洒一杯酒在地上,然后烧驸马和金银纸钱……”过年的饭菜不仅丰盛还很有讲究,讲究的背后是对神灵的感恩,对祖先的缅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宰猪,要念往生咒,以超度“猪魂”;掸尘时,要不停地叨着“瓶瓶碗碗、瓶瓶碗碗”寓意“平平安安、平平安安”;捣糖糕,要捏成元宝状,由大到小,九个一叠,九九生财,然后摆在灶脊上、谷仓里;祭灶,拜年、迎神提灯……

不能不说,琦君对生命最初的信仰是来自故乡这些传统的规矩。《春酒》文章伊始,那些看似冷冰冰的话语中隐藏着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种种传统,氤氲成地道的“家乡味”,萦绕在琦君的心头,永不散去。

漂泊多年的琦君,读到陆游的“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感慨万千,遂将1988年出版的怀旧散文集命名为《青灯有味似儿时》。那些关于过年、过节、婚嫁的回忆,就像一张张隽永温馨的照片印在琦君的生命里。故乡的风土文化是琦君生命底色中最浓重也最深情的一笔。

二、“印花手帕”——乡邻间最质朴的约定

文章在第七节写道,“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这一处看似无关紧要,但极富深意。

“席”是喝会酒的“十二碟”,隆重又庄重,是从城里叫来的,是乡间最讲究的酒席。“请吃十二碟”是乡下人表达感激之情的最最真诚的方式。细读文章,不难发现,酒是会首请的,是为了酬谢那些帮助“需钱急用的人”的十二户人家(这十二户中也包括会首)。会首也叫“会头”,是旧时民间各种叫做“会”的组织的发起人。透过《春酒》的描述,可知会首不仅是发起人,更是身行力践者,是乡邻中“德高望重”之人。既然有“会”,就一定会有“会规”。乡邻间所遵循的是那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乡村伦理道德。

散席时,会长会惯例发给每个人一块“印花手帕”。手帕,在古代叫丝帕,因常用丝绢制作而得名。明代冯梦龙在《山歌》中写道,“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被打之后,命晴雯去看林姑娘,书中写道:“‘你到林姑娘那里看看他做什么呢。他要问我,只说我好了。’晴雯道:‘白眉赤眼,做什么去呢?到底说句话儿,也像一件事。’宝玉道:‘没有什么可说的。’晴雯道:‘若不然,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讪呢?’宝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两条手帕子撂与晴雯,笑道:‘也罢,就说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晴雯道:‘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第二十四回也写道“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可见,手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会酒”后的那方手帕传递着受助者的感恩,宣扬着“热心道义”。接受者不仅收下了感激者的“绵绵情意”,更是接受了一个庄重的承诺——让美好风俗得以延续。

会酒安排在春节,充满神圣意味。用今天的话说,具有仪式感。“喝会酒”是总结,也是出发。大家带着感恩和快乐总结,带着美好的约定出发。

一方小小的“印花手帕”承载着善良厚道的乡邻之间最质朴最真诚的约定。

每个人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是来自故乡。母亲的佛心如玉、会长的古道热肠、阿荣伯的善良朴实、阿标叔的厚道勤劳……如江南春雨般地滋养着幼小的琦君。

毋庸置疑,琦君那温婉宽厚、素淡从容的性格是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亲人所赐予的。

风雨阻隔,关山难越。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这位惯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女儿成了飞舞的蓬草,逐浪的浮萍。思念如同不息的河流——每逢佳节,便触景生情,洛阳秋风起,巴山夜雨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故乡。时间邈远、空间辽阔,这份感情永不褪色。《春酒》中那些温州特有的方言——“撒开地吃”“巴结”“大约摸”散发着“道地”的味道。鬓毛已衰,乡音未改。这脉脉的温情里透着幽幽的怆伤。

识曲听其真,读文读其心。琦君散文中有这样句子,“每年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棕。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无尽的怀念里追寻了”“几十年来,我从未见过家乡的那种清香的白玉兰树,也无从学做香软的玉兰酥。中秋节一年一年地度过,异乡岁月,草草劳人,心头所有的,只有无限的思亲之情”……当你细读这些句子,你就能感受到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故乡不月明”的刻骨铭心;触摸到“台湾也有柳,只是没有那么柔,那么长”的太息和怅惘;捕捉到“望尽天涯不见家”的低徊与感伤;体察到“万里归心动暮笳”的炽烈与苍凉,“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的执着与无奈。

《春酒》里飘散母亲的芬芳,荡漾童年的欢畅,倒映着乡亲们最淳朴的脸庞……“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真正的家醅在深深的记忆里,在故乡人最朴素的信仰里,在故乡人最质朴的约定里,在梦里,在永恒的故园里……

一杯春酒,千千遍《阳关》。

猜你喜欢
春酒乡邻阳关
醉在《春酒》的人情民风里
前面就是阳关
遥望阳关
外出打工开眼界 返乡创业富乡邻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惠”泽乡邻情如“海”
阳关:虚实印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美食里深藏着爱与感恩
卢氏县朱阳关镇杜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