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 张娇娇 南鹏飞 宫惠琳
在国际化和人才化建设的21 世纪,英语已经成为全球被广泛接受以及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之一。英语也成为国际医学领域标准的交流语言。搜到早期国内环境建设影响,我国病理学教学较为传统,没有涉及到国际合作领域。结合近年来发展,病理学学科发展日益广泛,各国之间技术交流也愈加频繁,理解并掌握专业的医学文献、学术报告成为当代病理教学难题。在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中,大量的医学专家、科研人言虽然能够听懂、看懂一些医学报告[1],但是自身书写和交流能力较弱,这也让我国医学科研建设受到限制,影响了医学建设发展进度。本文主要阐述、探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病理学双语教学探索与思考,详细分析如下。
双语教学在国际上称之为“Bilingual”,指的是在校内拓展学生的第二学习语言,结合教学要求和环境,在一定训练程度上让第二语言能够接近母语表达水平,以满足拓展学习和教学要求。
网络多为媒体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特点,通过专业的教学设计,采用正确的现代化媒体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观看、理解、实践操作,从而帮助其形成系统的学习认识[2],以优化现代课程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也能实现远程教学操控,在基于移动设备平台上能够借助文本、声画、视频方式进行教学。如今,该项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科研管理、课程教学的重点。其独特的资源分享和信息交流功能,为我国多项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途径。
病理学是当代我国医学教学研究的重点,其能帮助医学生理解人体构造和疾病发生原理,根据医学实验了解疾病形成中机体的各项新陈代谢变化、发展规律、病变变化等[3],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枢纽。当代病理学要求医学生掌握病因学(etiology)、发病学(pathogenesis)、病理变化或病变(pathological change 或lesion)、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四个方面。
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能够帮相互学生掌握适合理解国际病理学教学现状,在双语环境下,学生能够接受在更为广阔的教学环境去了解病理学知识,实现自身专业能力和医学思想教学任务。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标性更为明确,有利于我国国际双语医学人才的开发。为了更好地改变高校人才培养建设现状,让学生学习到世界先进的医学技术文化,打破医学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困境,需要在高效采取专业的双语教学措施,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优秀国外医学案例,让学生“打开国门”,提升自身专业医学技术和英语交流能力。下面,笔者结合病理学双语教学现状和多媒体双语教学改善措施进行探索和思考。
结合当前病理学教学而言,双语教学的推广存在着一定阻力,其主要是受实施环境和策略方式影响,现将其存在问题总结分析于下。
由于语言教学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国语”教学方式,再加上病理学本身教学难度就大,学生医学知识存在障碍[4]。同时双语学习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理解难度。双语教材的设置偏向于理论化的翻译,没有抓住图像化和图表分析的重点,课程教学难度较大。除此之外,病理学教材普遍都是将我国专业辅教知识进行“本土化”翻译,很多词汇和国际学术交流翻译不同,因此也形成了学生交流医学知识的障碍。
医学院医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这些资质深厚的专家学者,由于早年教学资源匮乏,大多都是在国内进行医学钻研,很少有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且自身英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也有缺陷。不能将自己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医学案例经验“双语”呈现,因此,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也影响了国际人才培养。
医学院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学习任务重,课程多,因此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专业的英语知识培训,且高中英语教学多是以升学教育为主,缺乏对学生听说表达能力的训练,因此很多学生在接受病理学基础知识时[5],面对医学院外教教学或视频教也会不知所措,专业理解和操作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病理学是高等教学体系中的一种,也是医学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重要分支。在医学院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首先,在入校初期阶段,需要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单词、理论概念,加强学生双语教学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医学文化和国际医学人才要求的紧迫性。在此阶段[6],学生以理解学习为主,涉及重点是专业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理解”,在初期阶段对专业技术课程涉足较少,进度较慢。
经过一年的基础教学后,学生对相关基础解剖学、胚胎学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可以在第二阶段加强对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学习国外专业知识,在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上不断深化和理解学习任务。利用外交指导教学、学术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融入专业技术交流的环境,提高自己的专业表达和自信心[7]。
基于以上建设环境和主要教学目标,在多媒体双语教学背景下,建议采取以下课程教学模式:
确定教学目标和方向是实现病理学专业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此,建议教师结合病理学教学大纲和学生职业能力教学规范,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病理学基础知识、专业病理学教学单词、学术研究报告能力作为参考[8],根据班级人数和综合学习能力、英语理解能力,按照学科特点和课程布置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规划。
分组教学能够减少教师教学压力,为学生建立一个监督、鼓励的环境。在此阶段,按照班级人数、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专业英语能力进行分组。要求差、优均分,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课程教学环境[9]。
4.3.1 多媒体视频课件制作 为了让学生理解病理学课程重要性,让其对病理知识中特殊的重点、难点引起重视;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浸入式双语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在课前收集大量的英语医学资料,根据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理解程度,制作图文、音频视频类型课件。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和国外专业医学院取得联系,利用远程教学方式,让学生同步学习国外医学课程。
4.3.2 提前预习 病理学医学课程有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建立课后咨询群、贴吧,帮助学生及时解惑答疑,激发其学习灵感和积极性[10]。同时,为了让学生增强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提前一周就将病理学课程中英文单词和讲义借助互联网资源发给学生,在其在碎片化时间、自习课程中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在之后双语课程开展中,学生也能跟上教师教学速度,理解并阐述个人对病理学课程知识的理解。
4.3.3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中,为了促进医学生对病理学的认识理解,吸收更多专业化国际化的知识重点。建议教师借助网络多媒体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理解和交流平台[11]。
首先,建议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如PBL 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又称问题式教学)、多媒体资源教学(借助互联网资源,如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教学来丰富课程,拓展知识面)、互动式教学(教师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表达自我学习认识和知识理解)、实验室教学(让学生分组实践操作,结合教师指导和专业技术要求)。
其次,教师要抓住双语教学的重点和精髓,在确保学生掌握一定基础能力的同时,循序渐进地为其提供国际相关病理学知识和发展现状。通过中文、英文切换的方式巩固学生理解,也可以借助远程教学、外教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学意识,在多媒体教学资源下,为学生提供有更好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机会。建议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中,到图书馆书籍借阅、在移动设备上学习专业医学知识等方式提升和丰富自身的医学素养。在实现自我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4.3.4 学习考核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竞争力,形成良好的双语学习风气。在网络多媒体建设环境中,医学教师也应当改善教学考核方式。对此,建议教师采取小组评分的方式,让小组之间相互监督鼓励,避免学生产生懒惰懈怠学习情绪。同时,改善期末评分标准,将实践考核作为主要评分依据,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建立学术交流总结汇报的方式,让学生都勇敢上台,用英语书写、语言表达等方式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12],为以后的学术交流培养更多的信心。
基于双语教学建设背景下,病理学教学目的是培养更多专业型医学人才,让我国培养出更多学术精英和国际医学专家。因此,面对着国际化教学背景,教师更应当抓住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当代人才建设需求,利用视频播放形式,让学生明确到人才建设要求,同时培养其专业的医学职业素养,对学生医学职业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双语病理学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当代医学人才建设需求和实现个人职业规划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由于病理学本身教学难度就大,学生医学知识存在障碍。同时双语学习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理解难度,这加重了学生学习压力,容易产生懒惰懈怠学习情绪,不利于我国专业医学化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建议医学院校借助当代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学。
为了进一步深化双语教学,将网络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技术深入到教学体系中,不光需要医学院校合理改善内部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教师医德育人理念,还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管理和考核测评机制,以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培养更多国际化专业医学人才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