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全脊柱磁共振增强检查的护理体会

2019-09-17 14:20黎杏桃王蔚林少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5期
关键词:造影剂磁共振脊柱

黎杏桃 王蔚 林少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具有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还可将全脊柱成像更好地全面观察到肿瘤破坏椎体及附件的范围和程度,对脊椎及脊髓的全程观察提供了重要依据。骨转移瘤的存在与否对肿瘤分期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检查、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1-2]。全脊柱MRI 检查噪声大,时间比一般部位耗时更长,肿瘤患者耐受力差,心理负担重,在检查中给予全程的护理干预起到很大的作用。本研究表明,若能够在全脊柱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维持良好心态面对检查,降低对检查结果的干扰,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前提。随着对护理事业的深入研究,临床发现常规护理已经无法获得满意效果,而优质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因此我院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在我院进行全脊柱磁共振检查的肿瘤患者120 例,年龄7~84 岁,平均年龄(44.31±12.62)岁。男62 例,女性58 例。其中肺癌45 例,乳腺癌29 例,淋巴瘤17 例,鼻咽癌8 例,肝癌6 例,直结肠癌5 例,脑瘤4 例,生殖细胞癌、胃癌、食管癌各2 例。纳入标准:(1)资料齐全,意识正常,能够配合研究者。(2)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3)均在我院进行全脊柱磁共振检查者。排除标准:(1)存在检查禁忌症者。(2)合并精神类疾病、文盲或者沟通障碍者,无法配合研究。(3)检查中药物过敏者。

1.1.2 检查设备 1.5 T 和3.0 T 磁共振检查系统,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德国拜耳医药公司钆特酸葡胺(马根维显)注射液,按0.2~0.4 mL/kg 静脉注射,选用22~24 G 直型留置针,流速1.5~2 mL/s。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观察组行优质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检查前护理 提前预约,全面评估患者,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查看MR 检查申请单的资料,了解患者的检查部位,现病史,有无肾功能不全,是否有MR 检查的禁忌证,MR 增强造影剂过敏史;精神身体状况,心理状态,配合程度,是否需要使用镇静或止痛药。如果病理性疼痛或躁动无法配合完成检查者,与临床医生沟通在检查前是否使用止痛或镇静药物或是暂缓检查。

1.2.2 安全检查 检查前签署《MR 安全检查须知》和《造影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询问患者过敏史、手术史,身体内是否有植入铁磁性金属物品,排除MR 检查禁忌症,如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耳蜗等不能进行MR 检查。更换衣服,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和电子物品,如手机、手表、银行卡、钥匙、别针、打火机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如要进入检查室必须经过工作人员允许,轮椅不能进入,除MR 专用转运车其他转运车不能进入检查室。

1.2.3 健康宣教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全脊柱磁共振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注意事项,增强用药的重要性,检查所需时间;告知患者全脊柱MRI 增强是3 个部位的检查,时间大约需要1 h左右,时间较长,先平扫后注射造影剂,检查过程中不要随意挪动身体,特别是机器发出声音时,正在进行检查,轻微动作会影响图像质量,并且会延长扫描时间。

1.2.4 重视心理护理,患者对MRI 检查设备不了解及环境的陌生,担心增强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肿瘤患者受病情的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多表现为幽闭、焦虑、恐惧、抑郁。这时,护士应亲切热情对待患者,告知患者磁共振是相对安全,无辐射的检查,检查过程中噪声大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并关怀患者,主动沟通交流,认真倾听患者表达要求,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缓解其检查前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信任[3]。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特殊患者允许家属在检查室内陪伴。

1.2.5 全脊柱MRI 增强磁共振护理 急救用品按规定放置,常规建立静脉通道,肿瘤患者血管弹性很差,脆性大,尽量选择粗直易于固定的血管,留置22~24 G 留置针,连接高压注射器时试推盐水10 mL,确认留置针在血管内,妥善固定,因全脊柱MRI 扫描过程中需要不断来回移动检查床,留置针连接管容易在这过程被牵拉滑出导管外,注射造影剂时一定要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才能注射药物。

1.2.6 检查中护理 机房温度较低,做好患者保暖,给患者带上耳机,注意观察患者在检查室内的情况,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时注射部位会有轻微凉、胀的感觉,请不用害怕,如果有任何不适如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随时拉报警球或抬高双脚,医护人员始终会在观察。

1.2.7 检查后护理 协助患者下检查床,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患者情况,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及造影剂外渗,如造影剂外渗用喜疗妥软膏外涂,观察15~20 min 无不适后拔针,嘱咐患者24 h内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减少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评分(SAS)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SAS 评分标准:正常:<50 分;轻度焦虑:50~60 分;中度焦虑:61~70 分;重度焦虑:>70 分[4]。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满分100 分,满意:90~100 分;一般:80~89 分;不满意:<80 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所有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

120 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图像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无药物外渗;1 例患者无法长时间平卧经中途休息后分2 次进行,最后完成检查。

2.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 评分情况

护理前,两组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 评分情况(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 评分情况(分,)

2.3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例(%)]

3 讨论

核磁共振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检查过程中无需使用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出常规CT 无法显示的病变情况;使用造影剂后,可有效观察到微小病灶的大小情况,为进一步确定病灶性质提供前提[5]。但核磁共振的检查因为设备产看环境的特殊性,需要患者处于狭小且密封的空间内,加上其射频噪声较大,检查时间较长,需要注入增强剂等,极易增加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检查结果。若能够选择有效护理干预,缓解其负性情绪,在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怀疑肿瘤转移患者采用全脊柱MRI 增强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全脊柱MRI 直观、全面,能清楚地显示全长椎体、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理状况,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有利于原发病灶的发现,而且可以对肿瘤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脊柱脊髓病变的诊断及后续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价值[6-9]。对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起到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机身庞大,空间狭小封闭,扫描孔小且深长,机器噪声大,检查时间长,患者对机器及检查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躁不安的心理[10-11],同时肿瘤转移一般为中晚期患者,病情反复,病人心理压力大,往往伴有病理性疼痛,身体耐受力差,患者思想顾虑重,多伴有焦虑等负面情绪,这时医护人员除需具备精湛的扫描技术水平,熟练的护理操作规范,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体谅和同情患者,在检查中全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自信心,得到安慰,取得其积极配合。李明英[12]曾在研究中选择481 例行CT/MRI 增强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全程规范性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心率波动、造影剂渗漏及重复扫描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2.49%,此结论与本文研究结果较为相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更符合其需求。

总体而言,肿瘤患者在全脊柱MRI 增强检查过程中给予优质全程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检查的顺利开展,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提高其对检查的依从性,缩短检查时间,保证扫描能够顺利完成,提高图像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造影剂磁共振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