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亚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开展农民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需求,是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的内在要求。习书记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应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千万不要让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掉了队,否则很难支持全面小康这一片天。”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院校属于地方性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重要的职能,理应担当地方发展实用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义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是既定国策,高职院校在设备、师资、基地建设、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政策信息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利用这些自身独特优势,专业、系统、积极主动研究和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这样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在宣传学校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
农民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和民生工程,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每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相关工作,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培养模式。各地政府关于农民培养涉及到的培训项目有很多,如阳光工程、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春雨工程等,培训的形式有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赶科技大集等方式。这些培训大多由各地的农业局、人社局、扶贫办、科技局、工会、妇联、民政局等部门组织、管理和监督,科教站、农广校、中职学校、大专院校等机构实施培训。这些培训在更新农民观念、普及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很有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各地每年农民培养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培训内容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通过与农民和培训机构交流,这种举办培训班、集中上大课等形式的培养教育,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
1.培养方法不科学
在开展农业培训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虽然是坚持按需施教,也推行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教学,但还没有脱离“注入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活动还是遵循“传递—接受”为特征单向“培养”活动,所谓培训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员。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不仅单调和枯燥乏味,容易造成培训学员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理解吸收程度有限,同时忽视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也忽略了学员的学习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不能做到精准培养
举办培训班、集中上大课等形式的培养教育主要以系统培训为主,讲述内容以理论居多,这种广泛培训没有考虑学员在接受能力、文化背景和需求方面的差异。虽然参加了培训,但可能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听得似懂非懂,没有完全掌握,同时培训的内容可能与自己的农业生产不相关,回去后不能即学即用,没有达到培训预期效果。
3.不能有效调动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农民培训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民生工程,许多农民参加培训班、集中上大课等形式的培养活动是组织单位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才报名参加的,参加培训不仅是免费的,还有的地方对参加农民培训的学员有补助。因此有些参加培训的农民,不但学习热情不高,而且请假或缺席现象突出。
在信息化时代下,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显然不能达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培训效果,况且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他们不仅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环境下善经营、懂管理所需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即达到农业产销一条龙的能力和水平。为了加快培养一支业务能力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农民培训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已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属于地方性高校,应充分利用在区位、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1.区位优势
高职院校属于地方性高校,区域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的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和教学科研特色,同时它所处的特定地理区位为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具有区域特征的空间,地方政府在寻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合作伙伴时,高职院校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2.资源优势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开放,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丰富,在设备、基地建设、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政策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资源潜力,专业而系统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3.政策优势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视,在政府主导下,由高职院校来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不仅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更有利于构建完善的资金筹措机制,保证培养经费落实到位,保证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黄冈市是农业大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多种农产品产量稳居湖北省前列。同时黄冈市也是湖北省的人口大市,其中乡村人口为598.35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为358.44万人。
黄冈的历届政府对农民的培训工作都十分重视,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上大课、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形式的培训教育,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气象,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农业放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位置,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既重当前,又管长远。十八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为黄冈市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要求。针对以往黄冈市的农民培训,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培训班上大课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差异大,没有遴选培养对象,也没有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分模块实施针对性培养,培训效果不佳;而手把手面对面领着干的培训方式就要求有更多更全面的技术人员参与进来。在以往的培养学习中,更加注重实用技术的培养,而对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市场机制、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培养内容涉及较少,不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培养要求。
根据《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省计划在5年内系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通过25万人的引领,采取“认定登记一批、吸引扶持一批、教育培训一批”的措施,实现全省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黄冈市是农业大市,乡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实现2020年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工作刻不容缓。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覆盖面广,开设了园林、园艺、畜牧兽医、动物医学、食品加工等多个涉农专业,自建校以来,一直积极发挥职业教育自身独特优势,专业而系统地对黄冈地区农民工进行培训。在国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后,学校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要求,认真总结多年来农民培训实践经验,逐步完成了由“培训”到“培育”、“办班”到“育人”、“传统培训”到“信息技术培训”的过渡,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
1.构建培养新机制
学校以有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目标,构建和完善了本校的“一主多元”培养体系,即以农民工培训中心为主体,以学校九个教学学院为补充,以涉农类国家级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和相关企业为基地,形成了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培养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学校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领导小组,组建了农民培养师资队伍,制订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章程、遴选分级制度、考评机制、资金统筹管理制度和长效跟踪指导服务机制。培养工作由农民工培训中心组织、沟通、协调和落实,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优化培养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他们不仅仅是追求维持生计,而是要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培养涉及到多领域、多类型等环节,学校为了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更具针对性,从学习环境、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模式都进行了优化和提升,保障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质量。
3.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培养教学,搭建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平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学习网站,实现了远程教学、在线答疑、在线技术指导等互动教学活动。为了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学校在湖北省信息化试点项目中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实施了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手段和培养理念。为了实现精准培养,学校在教学实施中以项目为主导,对资源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了碎片化处理,剃除冗余的知识,达到“即学即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
4.建立长效跟踪指导服务机制
学校建立了长效跟踪服务指导机制,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后续发展的问题。农民工培训中心通过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后续培训、项目推介等形式为参加培训后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的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其中关键节点。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在区位、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为地方培养一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