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胜,孙志恋,范程程
(1,3.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高校“资助育人”是指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相结合,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也需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提出,高校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完善育人体制机制,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1]。“资助育人”在“十大育人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与其它育人体系相辅相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如何科学认识高校资助育人的新任务,并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资助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教育成本分摊政策的实施,家庭贫困生受教育问题就日渐突出。不让任何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为贫困而丧失受教育的权利,让每一个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成长,督促学生走上成长成才之路,是党和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不断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元旦贺词中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总书记的讲话,既是我们对高校党委的殷切希望,又是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资助育人是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并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入点[3]。
高校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第一领导者和责任人,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委必须把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教育问题提升到政治建设的高度,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指导,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持久为功,切实把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资助育人,包括“资助”和“育人”两个相互依赖的部分构成。资助是教育的手段,育人是最终的教育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4]。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包含的内容方方面面,具体工作涉及到贫困生的认定、资助项目的设定、资助资金的发放、资助效果的鉴定等多个环节,需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学校、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多方联动,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丰富资助内容,改善资助方法,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将有限资源实现配置效益的最大化[5]。
高校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新时代,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以资助为手段,实现育人目的,也就是通过健全的资助制度、完善的资助体系、优质的资助服务,切实提升贫困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使受资助学生养成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心、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对自身发展的自强心、对人际交往的诚信心,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高校资助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赋予了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新的责任和使命。
脱贫要实现“全面脱贫”,高校资助工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全面性”。高校资助对象一般是经济困难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实施的资助在全面性上表现为:一是实现全员脱贫,不落下任何一个贫困学生,决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丧失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将民生功能和教育功能相结合。民生功能是资助工作的基础,教育功能是资助工作的目标。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在于解决学生一时的物质困难,重要的是通过资助工作的开展,将“扶智”、“扶志”融入在“扶困”之中,进而达到经济帮扶、道德培育、能力提升、精神鼓励的内在统一;三是将制度建设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制度建设可以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规范性,但是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工作中。作为高校从事资助工作的教师,一定要抛开资助工作就是单纯“扶困”工作的理念,不能将资助工作当作纯粹的事务性工作,而是要树立“大思政”工作理念,通过和善工作态度、正确选择资助人员、科学界定资助目标、完善资助流程等,将思想道德教育浸润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实现“制度育人”的目标。
习总书记提出,脱贫要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6],所谓“精准”,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7],在高校资助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其指导思想,根据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性格特征、精神需求等,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责任到人,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均匀式、格式化的进行整齐划一的资助,精准性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分配给谁、怎么分配、分配多少的问题。
高校实现精准资助的首要问题是对贫困生的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关系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和社会公平公正的大问题[8]。”由于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致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反而,有些学生利用制度执行的漏洞,享受不应该的待遇,致使高校资助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如何分配,核心问题是使相对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将“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其次,要解决好分配多少的问题。正确认识“资助”和“自助”的关系,将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自助”,在尽到自身权利与义务过程中,侧重提升资助学生的能力,特别是通过“五自教育”能力的提升,激发自我意识和励志成才意志,这才是实现资助育人的根本目的。
资助育人,是以资助为依托,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是在“资助”中“育人”,体现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是“资助”和“自助”的结合,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是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的统筹,是“过程”和“目的”的协调。系统性要求分类指导前提下,统筹兼顾,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既重视资助体系的“输入端”建设,又高度重视资助体系“输出端”反馈,通过不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的“输入——输出——反馈”功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受助学生学时的增长、视野的开拓、能力的提升、品质的养成。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重资助、轻自助,重平等、轻公平,重结果、轻过程,重救助、轻关怀等现象,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9]。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微观的方法制定,都必须做到统筹兼顾。
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为根基,结合本校实际,解放思想,开拓思维,不断创新,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政策在各高校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致使在贫困生的认定、资助金的发放、资助效果的评估等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认定标准模糊,界定划分不细致,资助措施不对称,信息反馈不及时,育人效果不明显。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但要更新理念,更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建立动态的、科学的、精准的资助育人平台,完善搜集录入贫困学生的基本经济状况、思想动态、关注重点及行为方式等,通过数据筛选和更新,从而在数据平台上实现贫困生的精准认定、科学管理、分类评价、效果反馈,建立数据化、精准化和科学化的资助平台,不但能够解决现实贫困生难题,实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而且通过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发现规律性,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资助育人体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然,在建立、使用、管理资助育人平台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下列问题:一是强化数据安全意识,做到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之间的统一,强化法治思维,做好数据应用的底线,防范数据的泄露;二是避免对数据的过度依赖,依靠资助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查缺补漏,在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养成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使受助主体主动认知和理解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和意义[10]。
建立数据化、精准化和科学化的资助平台,只是为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手段,高校资助育人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规范的制度。制度,就是一种规范,也就是制约人们行动的标准。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做到规范化、标准化、非个性化,起到一种客观、公平的效果。新时代,高校完善现有资助育人的规章制度,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制度化,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在高校依法依规治校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的文件,政策涉及各级各类奖助学金、三助一免、社会捐助等多个层次,资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但是,国家政策多涉及宏观政策的指导,如何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探索符合校情、学情的资助育人模式,仍然是新时代各高校资助育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达到配置合理、责权统一、反馈及时、效果显著的目标。
但是,我们还应意识到高校资助育人的对象是人,而且是千差万别的人。有章可循、依章办事是前提和基础,但是资助中育人效果的最终体现还是要落实到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活动之中,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正式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强调非正式规范在“育人”中重要作用。高校资助育人的管理制度、资助育人工作者的服务,都具备育人功能,因此,提升高校从事资助工作人员素质,走资助工作专业化、职业化之路,打造 “专家型”资助工作人员,做到资助精细化、人性化。
真正、彻底的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现实难题,不能仅依靠物质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获取并运用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能力。实施高校资助政策最低层次是解决受助者的经济需求,而最高目的是推进受助者自由,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高校资助育人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最终检验标准就是受助者身心的发展与能力的改变。首先,要加强贫困学生的法制和道德教育。推广普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现代公民价值,改变“等、靠、要”的懒惰情绪,加大资助育人中“自助”部分财政投入的比例,鼓励学生依靠自身的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从而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使家庭困难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自觉寻求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责任担当意识、诚信为本意识。其次,相信家庭困难学生。相信家庭困难学生的家庭困难并非主观因素所致,也并非完全不可改变。我们既要看到家庭困难学生具有的心理自卑或者自负、人际交往能力差、情感障碍、学业成绩不佳等现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某些贫困大学生所具备的其它学生不具备的优点,比如吃苦耐劳、艰苦朴素、脚踏实地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一定要禁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污名化”倾向,应当以乐观、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尊重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以平等的态度吸收他们参与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关注他们的需求。再次,积极拓展资源,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资助育人新模式,将育人功能充分融入到高校资助工作去,方能做到资助育人功能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