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妙清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肇庆 526061)
“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高低的变化现象,引申比喻有规律、有秩序、有条理的工作进程和生活方式[1]。编辑出版工作本身有着强烈的节奏性,在大的出版周期之下,交叉着审稿周期、编校周期、发行周期等,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性,而由于多周期交叉,新入行者往往感到手忙脚乱。因此,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把控好工作节奏更有其独特的意义。
耐克CEO马克·帕克崇尚能够掌握节奏的人,他曾说过:“赢得比赛的不是跑得最快的人,也不是跑得最久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准确预估自己跑完全程所用时间、清楚自己能力的人。”也就是只有精准把控好自己节奏的人,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工作中也一样,任务的进行应根据自己的精神和注意力状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节奏,节奏扣准了,才能持久而高效[2]。节奏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劳逸结合,才能保证身心健康,提高效率。不管对于自己更顺利完成工作,还是出于配合集体工作的需要,学术期刊编辑把控好工作节奏都非常有必要。
从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到出刊这个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既要处理好与作者、审稿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要完成策划和编辑加工等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工作,更有栏目设置、页码编排等需要耐心细致的出刊前准备工作。另外,除了编辑业务,学术期刊编辑往往都还承担着部门或单位的其他任务。以笔者所在编辑部为例,除了做好编辑工作,还需参加学校组织的纪律教育学习活动,完成“两学一做”考学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扶贫工作和党员带班以及参加市里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日程可谓安排得满满。每天面对这些既劳心又劳力的工作,能不能把控好工作节奏,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把最好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把控得好,张弛有度,事半功倍;把控不好,可能费心费力却事与愿违,非但无法收获预期的目标,反而只能增加痛苦的体验[3]。
首先,期刊出版有着相对固定的流程和程序,而且往往需要多人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做事;共同进行”[4]。编辑部的每个人就像一台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只有每个零部件都功能正常,各就各位,机器才能正常运转。每位编辑手上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只有每位编辑都按时按量按质地耕好自己的那块“责任田”,编辑部才能有丰收的希望,才能确保学术期刊的如期出版。例如,笔者所在的编辑部,把来稿按照学科分类,由各位责任编辑负责。这就要求大家根据出刊日期,把控好工作节奏,把如期出刊作为头等大事,订好计划,处理好进度,提前把清样交到执行编辑手中;而不是茫无头绪,平时不上心,等到出刊日期快到了,或者人家来催了,才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地赶工作,这样一是容易出错,二是耽误整体工作的进展。
其次,学术期刊编辑把控好工作节奏,是维持编辑部全局正常运转的需要。高校中的编辑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单位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学校的大小事情样样有份。党政事务等每项都要参加,有的工作是分人头到部门,有的任务是指定完成时间。不管是哪种形式,其实都关系到编辑部的全局。这时候,更应把控好工作节奏,分清主次,逐项完成,以免失去分寸,乱了脚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学术期刊编辑与各行各业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大数据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给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5],另一方面则促使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模式发生转变[6],这些都加大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难度和强度,使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荣誉地位越高的学术期刊编辑,承受的压力越大。工作负担过重、责任过重、工作单调繁杂和时间紧迫等压力使很多学术期刊编辑陷于忙乱而焦虑的泥沼中[7],在焦虑的“高压”下,“睡不着”成了一种常态[8]。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人群排名第一。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让人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人心理承受力出现“透支”并进入所谓的“心理亚健康”[9]。过大的心理压力和快节奏生活对脊柱负荷增加起催化剂作用[10],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把控好工作节奏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重要性。既不能成天神经蹦得紧紧蛮干硬干,也不能慵懒散漫碌碌无为。工作节奏把控得好,能够使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枯燥的工作乐趣化[11]。有助于我们身心愉悦,发挥最大的潜能,在维持身心康健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节奏的把控是能力的表现。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把控了良好的工作节奏,才能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把控这个节奏需要考虑时间、强度、媒介、人员等因素。节奏的合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好的节奏起到一种调和作用,其实也是效率的最大化,资源整合的最大化[1]。学术期刊编辑把控好工作节奏需注意以下方面。
学术期刊编辑部往往人手少,事务多,编辑既要处理策划、组稿、审稿、编校、撰写科研论文等劳心之事,又有存档、年审、续展、联系作者、发行等日常事务要处理。编辑在完成各项任务时,应张弛有度,有计划、按程序地进行。
首先,主次分明记心头。我们虽然身为学术期刊编辑,但很少人能单纯担任编辑工作,尤其是高校学报编辑部的编辑们,正如上文所述,除了编辑工作,还必须完成方方面面校内校外的事务。但是我们毕竟是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把最主要的精力和最多的时间用在编辑工作上。例如,查阅稿件、回复作者、查看审稿状态、编辑加工这些每天都要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被其它琐事打断,那么,完成各种杂事后我们必须又回到这个轨道中来。
其次,轻重缓急细安排。学术期刊编辑可先把自己手头需要处理的事情划分为重要又紧迫、重要而不紧迫、紧迫但不重要、不紧迫又不重要等类型。再根据出刊周期把控好工作节奏,如出刊前一周,宜集中精力认真处理好校阅、核红、编排等重要又紧迫的准备工作,出刊后的发行,也需紧锣密鼓地进行;而约稿和学术研究等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可以安排在时间较为充裕内心没什么杂事牵绊的时候去进行。
再次,结合自身生理规律安排工作节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理节律,有的人是早上精力最充沛,工作效率最高;而有的人则是下午时头脑最清醒,最适合构思和创造。学术期刊编辑首先应摸清自身的生理节律,建议将思维最活跃最亢奋的这段黄金时间用来做不紧急但重要的事。例如,策划、编辑校对、写作等需要构思与分析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于不太能全神贯注或者很容易被打扰的思维低缓时间段,建议做一些熟练的、机械性的事务性工作,例如,登记稿件、整理文稿、搞好办公室卫生等[12]。此外,短暂、定时的休憩时间对于大脑的认知功能也是很重要的。学术期刊编辑在连续进行高强度工作之后,应适度休息,放空大脑,这看似“停下来”的动作,其实是为了后面走得更快,迎接更艰巨的工作任务和挑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生活节奏和作息规律,而且都不愿随便被打破。而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则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完成,其中与作者和审稿人间的沟通联系,取得作者与审稿人的支持和配合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把控好与作者和审稿人间沟通的节奏时建议:
第一,根据作者、审稿人工作节奏安排联系时间,尽量错开对方是在上课、出差、调研等正进行重要事务的时间。因为人的心理状态就像一首乐曲,有其固有的节奏;如果外界信息的输入符合原本的心理节奏,个体就会产生类似于乐曲“合拍”的愉悦体验;反之,如果外界信息的输入方式、时机、强度不符合这个固有节奏,个体就会产生被干扰的不愉快体验[13]。所以,与作者、审稿人联系时,为了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应选择其工作节奏相对舒缓的时候,而不是在其紧张忙乱之时,尽量避免给对方产生一种被打扰、被打断的感觉。
第二,根据作者、审稿人工作生活节奏采取不同的联系方式。有些作者、审稿人每天的工作节奏非常快,事务繁杂;有些则安排得非常舒缓,讲究劳逸结合,有的还保持着下班后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术期刊编辑首先应对即将联系的作者、审稿人的工作生活节奏有所了解,在比较清楚对方情况的前提下再采取相应的联系方式。如对于生活节奏比较慢,时间比较宽裕的作者和审稿人可采取面谈、电话联系等方式;而对于比较忙,生活节奏较紧凑的作者和审稿人则可以采取短信、微信、邮件等联系方式。尤其是科技论文在格式规范、量和单位的统一标注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些是需要编辑在纸质稿上标注清楚后再联系作者取回修改的,像这些情况,更应该结合作者的工作生活节奏,以免给其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节奏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形式。节奏不仅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也存在于认识主体、审美主体中[14]。主客体节奏的统一,就可达到最佳状态。就学术期刊编辑个人与其所负责的工作事务来看,编辑个体是主体;而就整个出版流程而言,编辑个体有时又是群体中的客体。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在把控好自身工作节奏的同时,又应跟上集体节奏,与集体节奏保持协调。
学术期刊编辑与集体节奏保持合拍需注意以下方面:(1)谨记出刊日期。不管是月刊,还是双月刊,学术期刊都有固定的出刊日期。对于这个日期,学术期刊编辑一定要谨记心中,并根据这个时间规定妥当安排好手头工作的进展。(2)遵守集体规定。因为期刊出版是一种集体合力的结果,只有大家都遵守和履行集体规定,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例如,我刊是双月刊,出刊日期是逢单月28日,故此,本部门制定了“8号计划”,即要求每位责编最迟必须在单月8日这天把清样、审稿单和原稿交到执行编辑手里。执行编辑完成各项工作后再通知大家统一看蜡纸的时间,各位责编同样要遵守配合。(3)提前做好沟通。学术期刊的具体页数是固定的,各位责编每期负责的版面数也有个大概范围,但是有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文章的时效性问题,作者的特殊需要等,可能在某一期里某位责编需要占用更多的版面,由于学术期刊出版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程序性,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个别责编若有其他要求和变更应该提前与其他同事协商好,这样才不致于打乱集体工作节奏。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时,就通过喊出“哼唷哼唷”的号子来一起发力,完成扛木头等一个人所无法完成的重活。工作节奏把控得好的时候,一切都得心应手,从而达到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达到这种体验的人“感到自己处于自身所有的力量的顶峰,能最佳、最完满地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15]。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集体,学术期刊编辑都应重视在工作实践中的逐步探索和慢慢积累,把控好工作节奏,做到有轻有重,有缓有急,这样,除了收获更高的工作成效,还能收获更高的愉悦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