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彤,李栢和,杨维忠
(1.肇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2.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落户中国的同时,也有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因此,社会对既精通英语又熟悉企业商务运作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迅猛,自2007年首次列入教育部本科目录,至2013年5年间,全国有216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1]。仅2012年和2013年就有153家高校获批设置该专业,占总数的70%[2]。2018年,王立非在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指出,全国有367所高校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2014年肇庆学院申请该专业获批,2015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学生。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称《国标》)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培养目标应突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性三大特点。《国标》首次明确定义和概括出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五种素质、五类知识和五种能力[1]。在此背景下,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肇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从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探讨在严控教学质量方面所采取的立体交叉三级管理体系。
为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肇庆学院积极研制“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崇尚创新”的质量验证系统[3]。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系、院、校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商务英语系级层面由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各门课程教师组成“立体交叉”教学管理模式。以下从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阐述。
教学对象的监控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是对教学质量形成的主体方面的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首先,人才培养上确立“三个明确”:即明确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明确“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崇尚创新”为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精神”构建起“培育办学特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维度[3]。从而,在制度的客观环境营造上确立了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厘清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宏观目标。其次,建立学业绩点与课程重修相结合的退学机制。学业管理的首要举措是将课程学分绩点与学位授予挂钩,学分绩点低于1.8时,学生将无法获得学士学位。另外,学校具体规定了基于累积学分和学业成绩的留级重修和退学制度,不达标者,坚决清退[3],而取消“清考制度”的措施,更加强化了对教学对象的监控力度。第三,通识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肇庆学院出台了《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办法》,提高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水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3]。肇庆学院在“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四门通识课的基础上,还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里开设“商务方案策划”,把商务英语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叶澜指出[4],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其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因此,在微观层面对于教学过程的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第一,教学内容动态化与传统化相结合。商务英语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够依据动态的课程内容完成教学进度和其它教学工作[3]。第二,教材选择上强化科学性、严谨性、思想性。坚持教材择优选用的原则,以“选”为主,以“编”为辅,确保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进课堂。商务英语专业在选用教材时遵从权威性、经典性、时代性和通用性等原则,主干课程采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优秀教材[5];尽量选用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外文原版专业教材[3]。目前,超过50%的专业课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会计学基础等使用2016年以后国内11家著名出版社的新编教材[5]。其中9家为国家一级出版社,2家为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和综合财经类专业出版社,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思想性。第三,构建终结性评价的规则与实施依据。学校规定,考试试卷分ABC三套,试卷内容“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题型“不少于4种,主客观相结合”;ABC三套试卷的横向及纵向(近4年)的交叉不超过20%;近6年的试题重现率不超过50%[6]。阅卷后,认真做好试卷分析,保证教考分离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还规定了预期的难度、区分度、平均分等指标[3]。终结性评价的实施严格依据《肇庆学院考试管理规则》《肇庆学院校内课程考试组织与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肇庆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进行操作。第四,加大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比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由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利用杨维忠等[7]提出的同步反馈式与延时反馈式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在专业课程评价中增加两种反馈式形成性评价的比重,更加有利于专业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商务方案策划课程为例,本课程的评价分为学生撰写商务计划书和课堂宣讲两个部分。商业计划项目在进行课堂陈述时可以达到即时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在同步反馈评价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教师课后批阅商务计划书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延时反馈,更有利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撰写计划书时的具体问题,动态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第五,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立体交叉与衔接。将课堂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无缝对接;以相应的学分机制促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的紧密融合,从而构建“素质+专业+创新创业”的立体交叉课程体系[3]。
教学管理方面的中观监控体现在依据《国标》所建构的专业学科课程平台,这是保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
首先,实施“平台+模块”的完整商务英语课程群。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中,设有中国文化概论、现代汉语、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语法、实用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第二外语以及学术论文写作9门课程。这些课程体现“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使学生既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又能掌握“外国语言文化知识”,充分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基本素养”。专业学科课程平台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英语笔译、国际商务谈判、高级商务英语以及商务英语口译8门课程,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76%;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商务方案策划、英美文学选读、跨文化交际、会计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14门选修课,开课率为50%,完全满足该模块的学分要求。22门专业课程使学生既掌握了“外国语言知识、外国文学知识”,又熟悉了“国别与区域知识”,形成了“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因此,学生既具备了“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又具备了“跨文化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课程平台中的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涉及12个方面;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涵盖3个部分。至此,三个平台的各个模块共涉及46门课程,2015级实际开设34门专业相关课程,占此计划开课的74%。这说明:专业课程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学生只需要修读其中74%的课程即可完成培养方案中110个学分的要求(通识课除外)。而授予学位的160学分,符合《国标》中150-180学分范围的规定。
其次,师资上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保证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师资的质与量。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在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均达到《国标》要求。目前,先后共有18位教师为商务英语专业授课(源于商务英语专业各年度课程表),其中博士4人,博士教授1人,占比28%;7人具有高级职称,占比39%;在读博士2人,占比11%;1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境外访学4人,占比22.2%,其中1人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学习经济学和财务会计,全部取得了A+的成绩。国内访学3人,占比17%。双师型教师2人,占比11%;有行业背景的教师2人[5],占比11%。60%的教师具有5年以上教龄。为打造适应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秀团队,力争使“双师型”教师比重达到50%左右,提高专任教师在企业挂职和国内外进修的比例[3]。
第三,通过学术交流提升师资科研水平,凸显专业特色。在师资培养与提升上,聘请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入校开设专题讲座;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组织外出调研。这些措施在加强校际学术交流,开阔教师视野的同时,也将“商务方案策划”这样的专业特色课程推广至国内同行。
第四,生源录取质量较高。商务英语专业自2015年设立至今,计划招生308人,实际录取312人,历年实际报到率97%以上,且该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均大幅度高出省、校录取分数线[5]。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是通过转专业进入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转专业的标准是按照《肇庆学院学生转专业管理暂行规定(修订)》执行。自2015年9月以来,共有11人转入商务英语专业,而申请转出的仅有1人[5]。
商务英语专业的“立体交叉”三级管理监控教学质量体系的实施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通过语言和商务类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得到了同步提高。以商务方案策划课程为例,该课程运用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知识,集语言和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等商务类课程于一体,既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集中体现,突出了多学科的立体交叉融合,体现了语言与商务知识和技能的深入融合以及文化礼仪与技能的有效融合。2015级87名学生按照分组作业的形式,交出了符合该课程标准的14份英语商务计划书,这足以证明语言与商务技能共同提升的目标完全能够有效完成。
毕业论文(设计)形式采用实践类的学校甚少,通过对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调研,目前只有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采用调查报告形式[5]。肇庆学院2015级商务英语学生需要撰写实践类的毕业设计,正文不少于5000英文单词,这完全符合《国标》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毕业设计形式涵盖了计划书、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撰写计划书要求学生做到:针对性强,数据详实,计划合理,具有可实施性[8],这既符合《国标》要求,又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对高级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补考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表1统计了自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各学期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的补考率、年级平均补考率和综合补考率。各学期的学生总人数有所变动,表中学期补考率计算以最后一个学期的总人数作为基数,3个年级的人数分别为87、81和77。年级平均补考率取每个年级各学期补考率的均值,综合补考率为所有年级平均补考率的均值。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补考率为10%(见表1)。虽然补考率略高,但是,作为新办专业,不能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专业的学科特点和生源的知识结构。首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是“跨学科”,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商务类课程的比重较高。从商务英语教学计划表中可以发现,商务类课程有15门,占比近33%;其中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国际商务谈判、商务方案策划等10门课程,占比近22%。这些课程难度较高,学生要掌握英文的专业术语、表达方式以及商务知识;而且耗时多,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极大压力。其次,生源知识结构也造成了补考率偏高。报考英语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而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商务方案策划等商务课程必然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文科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然面对着很大挑战。
表1 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补考率
三个年级在第一学年都没有开设商务类课程,因此,本学年各学期补考率具有较强的可比性。2017级在2017-2018学年两个学期的补考率分别为10%和8%,第一学年年级平均补考率为9%。该年级第一学期补考率与2015级同一学期的补考率持平,低于2016级同一学期补考率两个百分点;第二学期补考率高于2015级同一学期补考率八个百分点,但是低于2016级同一学期补考率七个百分点。第一学年年级平均补考率9%,高于2015级同一学年平均补考率4个百分点,但是低于2016级同一学年年级平均补考率4.5个百分点。这说明,三个年级在生源和学风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各学期任课教师对每个年级的整体反馈相吻合。但是,2017级补考率未来趋势的变化还有待搜集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2015级的专四平均过级率近80%,其中一个班超过80%;2016级的平均过级率只有60%。表1已显示出了这样的差异。2016级在第一学期就比2015级的补考率高出了2%,第二学期差距高达15%,再次印证了两个年级的生源和学风有较大差距。此外,两个年级专业课程开设顺序的调整也是造成这一差距的重要因素。2015级在大一和大二的四个学期中,并没有开设过任何商务类的专业课程,因此,学生们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语言基础课程中;而2016级学生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就开设了市场营销,第二学期开设了经济学基础。在本学年第一学期,2016级的补考率比2015级高出了17%,第二学期高出5%,说明商务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语言基础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该学年正是备考专业四级的关键阶段,商务专业课程对语言基础课程的这种影响直接反应到了两个年级的专四过级率上。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2016级60%的专四过级率,仍然高于2018年全国平均通过率46.16%[9]。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约有1/3的学生正在做或做过商务相关的兼职工作[5]。学校大力鼓励学生考取社会证书,比如BEC证书、会计证书、普通话证书、心理证书等。2015级超过60%的学生考取了BEC中、高级证书(数据来源于学生自己申报,经统计计算而来)。
通过对表2各数据的统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平均值为93.41%[5],说明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教学效果是令学生满意的。
表2 学生对本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汇总表
本文从管理层面探讨了肇庆学院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上的三级管理体系与立体交叉课程体系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教学效果。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符合《国标》中的相关规定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专业课程群建设和特色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商务方案策划课程,因其综合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处于领先位置。不过,肇庆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才刚刚起步,仍存在诸多不足:补考率略高,专四过级率不稳定,参加各类比赛的频次较少、层次偏低,师生比仅仅达到《国标》的基本要求等,不同年级开设语言基础课程与商务专业课程的顺序不尽合理,这些问题都将是未来专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完善的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