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腾鹏,陈松洲
(1.邓迪大学 商学院,英国苏格兰 邓迪 DD14HN;2.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设备处,广东 汕头 515078)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2014年12月8日,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推介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达成签约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1 589亿元[1]。当前,应按照整体推进与先行先试相结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华侨试验区”创新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为此,必须以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使华侨试验区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构建中国华侨产业合作平台、东南沿海地区总部经济基地、广东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粤东金融商贸服务集聚区、潮汕文化产业创新引领区,建设粤东现代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它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而非直接对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必须高标准、高起点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根据《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年)》的规划,汕头华侨试验区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开发拓展康体保健等生活服务业[3]。其中,通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和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增强试验区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试验区服务支撑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华侨试验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构成及其发展策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务院要求把试验区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4]。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汕头海湾新区的核心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2015年11月13日,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要求通过实施改革开放主导、港城融合互动、自主创新驱动、高端产业支撑、中华文化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把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成为面向海外华侨华人聚集发展的创新平台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5]。《发展规划》把汕头华侨试验区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发展机制创新示范区”“粤东地区新兴增长极”等五个方面[6]。这是华侨试验区进行产业布局、构建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据。
汕头华侨试验区2014年12月8日挂牌成立以来,坚持规划政策先行,夯实产业基础,突出侨字特色,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华侨人才服务体系,扎扎实实推进创建工作。截止2017年底,华侨试验区已成功引进上海明园、汕头泰盛科技高端科创金融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落地国际潮商总部基地等8家总部企业项目,总投资54.48亿元;创设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累计挂牌企业486家,意向融资额68.46亿元;与中国华融公司合作设立华融华侨公司,境内外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27亿元;获批设立“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正积极申报设立华侨证券、华侨建设银行、华侨人寿、互联网财产保险等新型金融机构;筹备设立国家级华侨产业母基金,共有明园投资、华润创新、比亚迪投资、华信汉威等12支基金落户试验区[7]。华侨试验区的建设进展详见表1。
表1 汕头华侨试验区建设进展情况表
当前,全国已设立了多个主体经济功能区,汕头应抓住国家批准设立华侨试验区的机遇,按照国家确定的战略定位,努力建设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这既是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也是汕头创办经济特区之后最难得的发展良机[8]。
根据《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汕头华侨试验区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和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据以增强试验区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试验区服务支撑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制造业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生产,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而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如运输、仓储、咨询、会计事务、通信服务、技术鉴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9]。这样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更加紧密。2017年,汕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6 年的 5.1∶50.7∶44.2调整为 4.6∶50.2∶45.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511.36亿元,增长14.4%[10]。由此可见,汕头市2017年第三产业的占比较2016年有所提升,但尚未达到50%的水平,反映出汕头市的服务业还比较落后,这也可以从汕头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较得出,见表2。
由表2可见,2013年至2017年间,汕头市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尚未达到广东省的平均水平,而汕头市第二产业的占比都在50%以上,比广东省第二产业占比的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因此,汕头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为了谋求发展,近年来汕头市政府围绕国家赋予华侨试验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战略定位,从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汕头的资源禀赋,积极谋划华侨试验区未来产业的引进战略、引进路径、重点引进产业,推动试验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推进汕头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无疑为华侨试验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注入强劲的动力[11]。
表2 汕头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
根据汕头华侨试验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战略定位,汕头华侨试验区应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科技服务、商务会展、信息服务和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促进现代产业向华侨试验区集聚发展[11]。重点支持东海岸新城(包括新津、新溪、塔岗围三个片区)现代产业的发展。其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分布在新津片区和新溪片区,见表3。
表3 汕头华侨试验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表
汕头华侨试验区要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服务业,增强新区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试验区服务支撑能力[3]。
1.总部经济
重点引进世界名企、海内外潮商集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珠港新城设立区域总部或职能总部,吸引本地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设立企业总部。大力支持侨资外资设立金融运营机构、代表处和银行区域总部。扶持科技服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总部企业发展。支持工艺玩具、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等龙头企业在试验区设立研发设计总部、品牌营销总部。
2.金融服务业
以创新型金融要素为依托,发挥国内外潮商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信贷、证券、保险、期货、基金、信托投资、金融租赁、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大力支持侨资外资和社会资本在试验区设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以及投资管理、财务、货币经纪和保险经纪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吸引境内外资本创办资本金百亿元规模的“华侨银行”,扶持成立资本金十亿元规模的华侨华人股权投资母基金,以及百亿元级的潮商产业基金。探索设立粤东股权交易所,创立区域金融指数,构建证券市场“汕头板块”。
开展华侨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试点。扩大对外间接人民币投资方式和渠道,推进华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鼓励华侨试验区金融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结算、电子票据交易结算等业务。鼓励建设特色金融街和金融超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投资、咨询、委托代理等一站式金融增值服务。建设新津金融商务集聚园,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金融商务区。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生态,打造服务粤东、辐射粤赣闽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3.商贸物流业
秉承潮汕崇商重商传统,依托粤东商贸网络,利用海陆空综合交通有利条件,重点发展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专项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连锁超市、品牌专卖店等商业网点,加快建设时尚购物广场、都市商贸中心、特色商业街和城市综合体,构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现代商业服务网络和粤东地区核心商圈,打造魅力滨海商业大都会。大力发展物联网,通过应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打造对接港澳台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4.商务会展业
依托粤东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大力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营销、广告等商务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展览、专业展览、旅游会展、国际会议、文化节庆等具有侨乡特色的会展业。加快建设塔岗围国际会展中心,巩固和提升侨商博览会、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办好南澳论坛和潮商发展论坛,建立网上会展平台,提高新区会展服务水平,打造具备辐射功能的区域商务会展中心。
按照《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年)》,汕头华侨试验区将高标准、高起点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具体包括:其一,发展高水平的生产服务业(包括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增强新区辐射带动能力,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试验区服务支撑能力。其二,利用现代理念和技术,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推动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互相渗透,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包括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外包),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撑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其三,加快发展高质量的生活服务业,培育生活服务新业态,丰富服务内涵,促进多样化发展,满足高层次需求,提升新区居民生活品质。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汕头拥有丰富的海外华侨资源,现有港澳及海外潮人超过1000万,占华侨华人的30%左右。华侨试验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发挥华侨华人的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需求市场。一方面,华侨试验区要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增长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制造业企业内部的一些生产性服务功能交给专业化的服务业企业来完成;同时,以服务华侨华人在试验区的生产和经营为目的,引导试验区内企业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在帮助企业适应新环境、新技术和实现商务战略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逐步培育和增强他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加速试验区内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外部化。生产性服务业能提高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应引导试验区内的制造企业将研究开发、管理咨询、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为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市场的发展提供动力[9]。
根据《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年)》,华侨试验区在发展九大都市产业的同时,将以集群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构建具有试验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发展通用航空、精密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型电子信息、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和遥感应用、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工艺玩具、纺织服装、化工塑料等优势传统产业。到2017年,试验区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到2020年实现210亿元,到2030年实现730亿元[5]。因此,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做到:第一,制造业企业应转变经营理念,专注于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将工作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培育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其一,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关键领域突破为重点,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形成制造高端、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的制造业体系。其二,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紧跟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发展能源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第二,在产业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制造业企业要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剥离出来,强化社会化分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整合生产性服务企业以提高其服务供给能力,满足生产企业的服务需求。第三,鼓励试验区内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实施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试验区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9]。
根据规划,华侨试验区核心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拓展区约444平方公里[5]。从产业布局看,汕头市的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老城区——金平区和龙湖区,即海湾新区的拓展区,原来服务于相关制造业企业的一些生产性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金平区和龙湖区。根据华侨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华侨试验区主要发展总部经济等九大都市产业。因此,要引导制造业流向拓展区,发挥制造业集聚效应,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相应地,华侨试验区要根据区内交通、居住、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划分生产性服务业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新机制。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在华侨试验区集聚和发展[9]。华侨试验区的核心区可以概括为“三城一港”。因此,其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也必须按“三城一港”集聚发展(见表5)。
表5 汕头华侨试验区核心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一览表
汕头华侨试验区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华侨试验区正式挂牌后,2016年4月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将华侨试验区列入全省首批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试点地区之一。汕头市委、市政府将华侨试验区创建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强市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引进人才的政策法规,例如,2015年12月,出台《关于加快华侨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对经认定或评审的华侨试验区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创新创业载体,在“1+10”政策所涉津补贴和科研资助的基础上,享受资金总额上浮20%的资助优惠。2016年3月,华侨试验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在试验区工作、符合试验区规划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其税收优惠按个人工资薪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部分给予奖励。根据课题组对试验区的调研,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搭建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
1.建设好“粤东发展研究院”。要加强对华侨试验区与市青年博士联合会在试验区联合设立“粤东发展研究院”“汕头市青年博士联合会博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发挥市青博会派来交流的博士的作用,着力打造面向海内外的新型智库。
2.建设好金东海研究院。要加强广东金东海集团与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在华侨试验区设立“金东海研究院”的建设,重点打造集科技创新、研究开发、产业孵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重大产学研平台和教育基地,成为粤东地区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创新源头。
3.推动创新实验室和研究院落地建设。积极推进佳兆业科技产业集团和香港科技大学在华侨试验区组建绿色智慧城市创新实验室和研究院,促进香港科技大学高端科研成果在华侨试验区实现产业化,促使人才、技术、资本、信息、市场等香港创新要素向华侨试验区流动和集聚,实现创新成果就地就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