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春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美经贸摩擦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源自职教领域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近几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相关政策反复强调。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产教融合”,到2014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到2017年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针对产教融合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性方案,再到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目标。产教融合在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成为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话题。
产教融合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近几年,产教融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办学特色展开相应的探索和实践。被誉为“宁波商帮文化的摇篮”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搭建一系列基于产教融合的合作发展平台,对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进行了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核驱动、三轴并联、四链融合”的核心架构,并提炼了未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三大着力点。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侧之一,其专业、课程和师资等要素配置扭曲导致了职业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失衡[1]。深化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途径。产教融合从职教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国家战略和技术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递减,劳动力优势减弱,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动力从依靠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转换到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驱动。因而,通过教育把科技、人才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这需要通过产教融合的机制去解决。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带来了人才需求结构和类型的变化,同时对教育活动本身,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2017年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相关产业人才指数》显示,宁波技能型人才总量不到全市产业工人的40%,高技能人才仅占7%左右,这意味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应趋向实用,注重技能,技术革命的加速和新技术的集群性突破也需要通过产教融合的机制去应对。
回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都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与根本要求,重在从宏观层面连结产业与教育,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对称的现实问题。产教融合不仅强调校企合作的关系,更强调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的融合。在校企合作思维之下,办学模式改革更多地被看作教育问题,其思维主线是 “人才工作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关注经济模式与办学模式的匹配程度,其思维主线是“经济模式—产教融合—办学模式”[3]。
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脱节的“三不”现象比较普遍:“不对接”,即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不愿接”,即学校与企业双方关注点不对称,双主体协同育人存在两张皮;“不敢接”,即企业的教育投入产出比不确定,成本补偿无法得到合理保障。要破解这些瓶颈问题,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必然需要通过产教融合的机制去实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坚持“厚德、进业、明智、笃行”的校训精神,逐步形成了“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借鉴总部经济思想,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构建了包括学校本部、宁海产学研基地、慈溪产学研基地等在内的“一体两翼”的“总部—基地”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紧贴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及“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等重大部署,不断优化“工商并重、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产教“真融”,推动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打造了“一核驱动、三轴并联、四链融合”的核心架构,进行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
学校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来驱动产教融合能力的提升。坚持把专业群建设上升到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专业群作为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产业创新及转化应用的核心引擎、 内部治理重构的重要机遇,通过专业群建设,凝聚学校办学特色,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品牌。每年围绕产业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开展专业调研,建立和完善专业综合评价标准。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专业规模控制在30 个左右,通过专业改造、合并、调整和新设等方式,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探索分层分类培养、订单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各类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智能制造、 数字经济、建筑、财经、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专业群,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影视动画、市场营销等一批专业,已达到全省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为点(一轴)、校协协作为线(一轴)、校地共建为面(一轴)的方式,构建“点、线、面”协同推进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2.2.1 校企点对点合作。学校以订单培养、进厂建室、引厂入校等方式,与龙头和骨干企业开展“点对点”合作。如与美国GE 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了省内第一个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师培训中心和技能认证中心;与宁波均胜电子、华宝模具、华商集团等数百家企业紧密合作,构筑开放合作平台,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畅通就业创业渠道。以学校与宁波均胜电子合作为例。2016年,与宁波均普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以订单班方式开展校企合作,合作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对口专业选拔大三学生,校企双方派出高水平实训指导教师、企业投入专项资金,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进行定点培养,企业在学徒培养中制定了职责清单及学徒学习跟踪单,对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符合招聘要求的学生直接安排就业。
2.2.2 校协点对线合作。学校以引协会(学会)入校、校协深度合作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学会)开展“点对线”合作。目前已有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等6 家协会(学会)和宁波市电子商务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等3 个行业指导委员会落户,宁波市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慈溪分会等行业组织也相继落户慈溪学院,为开展校企合作、提升服务能力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跨境电商产教联盟还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宁波市影视产业协会为例。2008年,学校联合40 多家影视企业发起成立了宁波市影视制作行业协会。2015年,与宁波电视台合作将《地产风向标》栏目整体引进校园,把课堂搬进演播厅,进行“真题真做”的高标准实战教学。同时,还相继开办了“萤火虫影视特效班”、“思华年影视制作班”等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目前,协会已升级为宁波市影视产业协会,协会会员单位增至200 多家,6 个影视产业园、8 所在甬高校也先后入会,成为宁波影视产业的核心组织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借助协会的合作平台,学校的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团队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2.2.3 校地点对面合作。学校以县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等方式,与宁海、慈溪、海曙、江北等开展“点对面”合作。2004年开始进行“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探索,2007年宁海产学研基地落成,2012年成立慈溪产学研基地,2015年建设宁波市电子商务学院,2016年成立慈溪学院,2019年与海曙区开展全面对接,形成了“一体多翼”的办学格局。以学校与宁海县政府、中国(宁海)模具城合作为例。基地2007年投入使用,十多年来,宁海学院已建成华宝模具、阳超模具等2 个校内教学工厂和多个技术研发及学生实训平台,共建了宁海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宁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搭建了模具产业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创造性地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扩展到了人才培养、技术升级、服务社会、文化引领,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发展道路,实现了校、企、政、区多方共赢,被《中国青年报》和《光明日报》分别评价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和“成为专家学者解读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的范本”。
汇聚多方合力,推动多元共融,使产业、教育、人才、 科技等要素实现更加充分和广泛的融合,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必须赋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确保校企双方在社会价值观和使命愿景上协调一致,构建校企共同体,才能为产教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学校以赋能产业和企业发展为目标,重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与企业形成文化、知识、技术和技能共同体。
2.3.1 产业链映射专业群。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共同商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式,将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如电子商务专业围绕区域电商产业链发展和现代学徒制培养需求,开创“入园办学、引企驻校”的“园院融合”电商紧缺性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20 多个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3.2 创新链映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共同组建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通过场地、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建立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利用共建的培训中心和基地,一方面用于学校师资、学生的专业培训,一方面用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如与宁波新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宁波利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共建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等,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
2.3.3 人才链映射师资队伍。引入企业力量及师资,加强双元制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共享师资平台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服务,通过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方式,破解“双师”技能保鲜、升级的难题。目前,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85.42%。2019年新增1 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 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位老师入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团队成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团队。6 个教师团队参加2019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竞赛,获得四个一等奖,并获得最佳组织奖,有1 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
2.3.4 教育链映射就业体系。通过建立校企间的生产性实习合作、企业订单式培养等模式,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和岗位需求,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弥补学校在实训设备方面的不足,切实加强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实现教育内容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近三年累计培养毕业生10066 名,其中在甬工作5293 名,占比52.6%;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综合评价称职率达93%,专业对口率达90%。办学以来,毕业生在甬累计创办企业近1000 家,为社会创造了近12 万个就业岗位。
人们对美好教育的追求、 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新兴业态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推动着我们重新定义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形态变革的前夜,内外部多种力量的互相作用,推动着高职院校的转型升级。在当前高职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政府与市场关系失衡、治理模式滞后、校企资源共享薄弱以及缺乏完善的系统支持等现实壁垒[4]。就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需要准确理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理念的内涵和外延,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开放办学路径,汇聚多方合力,推进多元共融。通过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真实实践,培养出一大批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把握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机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探索,本文认为未来高职院校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首先,以企业、学校的双向投入为基础,构建“校企共担”的产教融合机制,形成校企合作的“磁场”。以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汇聚校企合作资源、行业高新技术资源、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产教融合政策资源等,深化合作,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大平台,打造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优秀范本。
其次,以国家和区域的重大社会需求为牵引,健全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元融合的“市场”。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核心,引入优秀企业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使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新路径。
最后,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企业为目标,打造“长效运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创新实践的“现场”。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依托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对学生进行职业导向、职业定位、职业能力的训练;依托技术开发、项目研究、科技创新等优势,推动学校师生产出更多技能竞赛、发明专利、学术论文等标志性成果,形成更多实践教学的真实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