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仡佬族傩神世界的世俗意识

2019-01-29 06:25:58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仡佬族山民世俗

罗 方

(遵义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笔者因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仡佬族傩仪式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在对仡佬族傩仪式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看到了仡佬族山民的一个傩神世界,承载着仡佬族社会的世俗意识,曾撰写《仡佬族傩神世界的世俗意识》[1]一文公开发表。在文章中,笔者对“仡佬族傩神世界与世俗社会”有一个界定:“仡佬族傩神”就是指仡佬族的傩仪式活动中涉及的所有神祇,就是仡佬族巫风傩俗中那些驱逐鬼怪疫疠、保人吉祥平安的神灵;“山民社会”就是与傩神世界相对的世俗社会,仡佬族山民社会的意识就是仡佬族社会的世俗意识;傩神的世界跟信仰傩神的世俗社会紧密相通,仡佬族傩神世界的社会世俗意识,既可理解为仡佬族傩神世界蕴涵着仡佬族山民社会的世俗意识,也可以理解为仡佬族山民社会的世俗意识被搬到了傩神世界。然后,文章阐述了仡佬族傩神世界的“秩序意识”“娱乐意识”“宽容意识”“诚信意识”及包括“急功近利”“凶恶暴力”“屈从权威”“息事宁人”等其他意识。

因为篇幅所限,仡佬族傩神世界的其他世俗意识未能一一阐述,现再作一些补充。

一、仡佬族傩神世界的祈福意识

仡佬族傩坛自称“下坛”,是“做生不做死”,关心的不是亡灵超升极乐仙界及轮回转世,而是生者的当世平安幸福,做的是“阳道场”,表现着人们强烈的求生意识。众多的傩文献中,随处可见傩仪式的宗旨就是打鬼送神,驱疫逐疠,纳吉迎祥,延寿续嗣;手段则是作法祭祀,请神显灵,娱神娱人。

仡佬族傩仪式祭祀具有多神崇拜的文化特征,是仡佬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仡佬族山民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蕴涵着山民社会强烈的生命祈求。自古至今,这些地方的老百姓经常要请“先生”(法师)跳“大牙巴”(跳神)驱疫逐邪以治病救人,要请先生送“茅人”替代消灾,要唱“梓潼戏”求子,要冲“寿傩”以求延年益寿,要给12岁以下的孩童“打关”以求健康成长。

仡佬族人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边缘性,经济生活、医疗、抵抗自然和社会压力的能力等方面都是相当脆弱的。可是,生存的强烈欲望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傩事活动即是人们生命祈求的方式,希望在这类活动中得到神灵的护佑,以满足纳吉呈祥的美好愿望。

仡佬族傩仪式有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那就是傩面具的使用,绝大多数傩仪式都离不开傩面具,傩面具反映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就是祈福意识的根系所在。在当代旅游生活中,人们多注重傩面具造型的美学价值,而在仡佬族先民的内心意识中,各种面具都反映着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祈福意识,都隐含着生命的观照和精神的寄托。

二、仡佬族傩神世界的宗教意识

宗教意识包括人们的宗教认识及由此引出的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和宗教心理等等。仡佬族傩神世界的图景实际上是仡佬族世俗社会人文图景的宗教表现,从比较狭义的角度来看,这个傩神世界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仡佬族山民社会的宗教意识。

前面提到过傩仪式跟“礼”“乐”的联系,这种联系,实际上也是傩的宗教功能的一种表现。“礼乐活动的原始宗教功能是使自然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同超自然的存在(鬼神)取得某种和谐。”[2]礼乐与傩仪式的融合,突出了仡佬族傩文化的宗教功能,综合性地反映了仡佬族山民社会的宗教意识。

仡佬族傩神世界是巫、道、佛、儒多教合一,多神崇拜,这是仡佬族世俗社会宗教信仰的一大特征。仡佬族傩仪式上挂出的那些“神案”(神图),有的是道家神祇,有的是佛家神祇,有的是民间神祇,有的是几种神的混搭。当然,这些傩神还谱系混杂,互不统辖。仡佬族傩坛文献有祭祀梓潼、柄灵、川主、山王、灵官、黑神之类的《表》,在《梓潼表》里,有言道:“法宝化身如来佛,大成文宣孔圣人,道经师宝大天尊,金阙玉皇高上帝,南极勾陈大帝君,北极紫微大帝君,辅元开化梓潼君,不骄更生永命君,荡魔行化救苦君,辅化降魔护道君……”在其他各《表》中,更有各种佛与川主、土主、二郎神君等。这就是仡佬族傩坛明显的三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征。

仡佬族傩坛的宗教意识还有着浓厚的巫文化色彩,这是仡佬傩文化的一大特征。仡佬族傩仪式中,一般都会打卦、舞动师刀令牌,还会有趿铧、打粉火之类的傩技,弄得神秘莫测。

傩文献中大量的原始思维痕迹,主要是类比中的异类相推,相当于“顺势巫术”思维,比如:

宅外竹木忽白粉衣者,主丧服。

宅外竹木自死者,主子孙分居。

桃离宅外,前后树木如龙鳞盘旋朝入宅,枝叶盛茂,主富贵发达。

竹木花果忽日凋凌黄死向宅者,主凶败,伐之则吉。

宅外竹木开花自死者,主凶。

凡人养蚕茧财发达清明,主发福。

蚕成茧似血光染者,防娠妇有灾。

(《急救全书·(十)竹木花果蚕怪》

这段话似乎可以作如下解读:宅外竹木忽然显现白粉衣这样的情形,跟人世间遇丧事要穿白进行类比,当然是异类相推;宅外竹木自死,与未死者当然是老少(可能是子孙)分居;树木如龙鳞……枝叶茂盛,类比家宅富贵发达;竹木开花自死,会联想到人类的生离死别,当然是凶事;……养蚕成茧,可以联想到孕妇,似血光染者,自然会类推到孕妇的灾厄。

多神崇拜跟仡佬族山民生活环境的人文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仡佬族世居西南边远山区,巫风傩俗是其本土宗教精神生活的主流,而世界几大宗教中,只有佛教在这些地方有影响,其他诸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影响微乎其微。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仡佬族傩文化受川文化和湖湘文化影响,所以,四川及两湖地区的道教在仡佬族傩文化中有较多痕迹。巫风傩俗与佛教、道教的混杂是多神信仰的主因。黔北仡佬族人的宗教信仰除了具有多神崇拜的特征之外,还有本土神祇的权威更加重要的特点,常有“天高皇帝远”和“县官不如现管”这样的世俗意识。与自己生活很近的权威就是当地的权威,这也许正是本地“山王”成了傩坛很重要神衹的主要原因。

在仡佬族傩坛,傩神活动是通过法师的活动展示出来的,法师的活动表现繁复,还伴随着礼乐舞蹈,还要念咒、画符、挽手诀、打竹卦,等等。这是仡佬族傩神世界反映出来的宗教特征之一。

在仡佬族傩神世界,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傩戏,它是仡佬族傩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一般学者习惯于把南方傩坛的整个傩事活动都称之为傩戏,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仪式本身就有一种表演式的“秀”的特征,不过,那应该是广义的傩戏。其实,傩和傩戏是有区别的。傩,首先是作为一种仪式活动,一种驱鬼逐疫、招祥纳福的祭祀性活动,其中穿插着一些戏剧演出活动。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傩戏这一概念,显然,这是狭义的傩戏。不管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甚或从戏剧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到,傩戏是宗教仪式向世俗社会生活世界的一种靠近,其宗教性与世俗性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很强的宗教意识。傩戏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宗教意识有很大差别,正戏显然有更多更浓厚的宗教意识。

另外,拜物教意识也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意识。这种古老的拜物教意识在傩仪式活动中是最常见的,并且与接触巫术和顺势巫术相结合。参与傩事活动的人,一般会认为敬神的祭品有法力,并且有接触顺势传递性;“佛法通宝”或“僧道通宝”(巫师用的神印)有护佑的威力,也具有传递性;祝福咒语有神力,也有传递性,如此等等。比如仪式进行到一定的时候,祭祀傩神用过的肉食和酒,参与行傩的人可以分食,进而得到神的护佑。有的仪式之后,傩坛法师的“僧道通宝”之类的大印,如果盖到孩子的衣物上,也可保佑穿戴这些衣物的人吉祥安康。比如在傩坛仪式“破罗网”之后,主家及其亲属甚至围观的邻里朋友就会收一些衣物放到法师的坛桌旁,等法师作法然后在衣物上面盖印。

三、仡佬族傩神世界的报恩意识

仡佬族傩坛文献中有很强的“报恩”意识。其实,“冲傩还愿”这种宗教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报恩意识的外在物化显现。在傩坛文献资料中,“发心叩许良愿,今不负恩,特伸表酬……”这是随处可见的表述文字,反复强调有恩必报的教化,这样的报恩意识很是突出。

有些牒文,比如说《禳关牒》中,可以看到“上答神恩,下祈祥贶”这样的内容。当然,这也是一种报恩求祥的意识反映。

《和瘟牒》中有这样的表述:

雷霆都督府为酧恩了愿事,今据

大中国贵州——住居

奉圣设供焚香炳炬酧恩了愿迎祥

信人——右洎

合家善眷人等是日投诚上干圣造但臣投诚取今吉旦一心修建如上——道场一供……

再如《请神牒》:

雷霆都督府 今据

大中国贵州——住居

焚香炳炬信人——右洎合家善眷人等立即投诚上干圣造俯允凡情但臣信人言念三寸果品一芥注生兹因神灵庇佑之德年无片善有有多愁兹者

仪——于**年**月旬中星辰不遂发心扣许——道场一供,自许之后,果保清洁,求缴今有不负洪恩,将愿表明,由是卜今良辰信善,于居修建如上神戏道场一供,于内奉燃九品香炬各堂……①该处牒文系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张邦宪法师处雕版文字。

这些都是黔北仡佬族傩仪式活动中一般牒疏文书中常见的说法,表明傩事多有报恩之意。

四、仡佬族傩神世界的公德意识

仡佬族傩文献是仡佬族傩文化的一种重要承载,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影响方面的价值,尤其是道德修养方面的功能价值,也就是教化方面的价值。这种教化相当于是“大教育”,文献中有“不凭大德,奚固童庚?”这样的内容[3],与先秦文献中的思想有一脉相承之意。仡佬族傩坛文献中有许多道德教化的内容,除了前面述及的诚信意识之外,社会公德教化有许多经常提及的具体规范,这在傩坛《百解牒》中反映得比较全面:

为解结替度延生事 今据国贵州遵义府 里 甲地名 住居奉

圣设…焚香炳炬……由是卜吉仗臣于家修建解结道场一供,虔焚香炬,诵演经章,以此微念,上达恩光,下消愆咎,法事於*日告散,本坛领词谨録三十六条於后:

一解怨天恨地之罪一解违君悖亲之罪一解呵风骂雨之罪

一解裸露三光之罪一解贱弃五谷之罪一解秽污水府之罪

一解烧毁山林之罪一解犯禁忌之罪一解兄弟参商这罪

一解夫妻反目之罪一解不敬三宝之罪一解破斋犯戒之罪

一解毒杀鱼虾之罪一解毁坏树木之罪一解拦截要路之罪

一解恚怒师长之罪一解欺神灭像之罪一解控讼刁唆之罪

一解破人婚姻之罪一解杀害生灵之罪一解悔老欺幼之罪

一解凌孤逼寡之罪一解损人利己之罪一解隐善扬恶之罪

一解谋人贼财产之罪一解杀食牛犬之罪一解秽污字纸之罪

一解见善不为之罪一解知过不改之罪一解讪谤圣贤之罪

一解侵凌道德之罪一解慕愚人之罪一解越井越灶之罪

一解嗜酒悖乱之罪一解跳食跳人之罪一解悭贪嫉妬之罪

以上三十六条俱载分明 伏乞……

天运 年 月 日吉时①该处牒文系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张邦宪法师处雕版文字。

这些不道德的行为都是社会公德方面的内容,都被看成是罪过,都是需要忏悔,需要接受惩罚的。

五、仡佬族傩神世界的其他一些世俗意识

仡佬族傩神世界还有其他的一些世俗意识,并且还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对于现代文明来说,都是一些与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需要理性地看待,有的甚至需要加以鞭笞。这方面,除了《仡佬族傩神世界的世俗意识》已经陈述过的几种之外,还有如下一些。

(一)避官如避瘟的意识

汉族历史文献中,有“苛政猛于虎”之说,仡佬族傩坛文献中,也经常见到避官如避瘟的意识,这反映了古代山民社会受官府欺压盘剥而引起民间忌恨的一种历史印记。比如,《急救全书》中随处可见运气不好就会遇“官非口舌”,遇“官事”。“蝼蚁龟鳖夜扒人身体面目者,主官事牢狱,主死。”“马屎忽然污衣,主失财、官事。”(《急救全书·(七)蛇虫蜂蛛鱼鳖蟹龟》)

(二)贪财、贿赂、阿谀奉承之类的意识

比如,从二郎神口中反映出来的世俗意识中,就有玩世不恭和贪人钱财的意识,实际上是一种贿赂意识。这从傩坛常见的《领牲》神戏中可以看到:

要问吾的真名姓,李二郎是我的名。

一生只图贪玩耍,二郎担山赶太阳。

三三五岳朝圣主,四海九洲拜君王。

五湖四海任傲行,六国人马闹沙场。

七十二变逞英豪,民间流传二郎神。

半夜拘咬是吾过,黄莺鸡叫是吾神。

黑风暴雨是吾过,山崩石裂是吾神。

上等之人来祭吾,三十六牲祭吾神。

中等之人来祭吾,二十四牲祭吾神。

下等之人来祭吾,一十二牲祭吾神。

有等之人来祭吾,坛鸡净酒祭吾神。

仡佬族傩仪文献中,山民社会较强的世俗财产权势意识随处可见。如《降妖打铁》中,秦文义自述身世时,着意强调:

我父有名秦佰万,母是堆金积玉人。

一母所生三弟兄,弟兄三人都有名。

大哥有名秦文榜,二哥有名秦文灵。

吾名叫着秦文义,愿在朝中把四门。

与权势意识相连的还有就是敲诈勒索式的索贿受贿,比如在抄本《赎魂一宗》里面,说到造桥有这样的句子:

高上运起三鸢土,桥梁土地坐当中。

桥梁土地口不开,口口声声要钱财。

拿会钱财烧与你,释放老幼三魂七魄上桥行。

更有甚者,在道真看到的民间手抄本《钩愿一宗》里还有这样的内容:

五方判官齐下马,开言要问把坛人。

有了利市把笔钩,无有利市把笔丢。……

(三)和稀泥之类的意识

仡佬族傩坛祭祀仪式中有“进灶”(疑为“敬灶”),在傩坛文献资料中有《进灶一宗》,道真县仡佬族法师程某处保存的版本中,开篇没几句就有这样的内容:

东厨司命灶九王

每日三遍上天堂

传奏人间善恶事

善者吉来恶者祥

在这里,不管是善是恶,只要把神敬了,都可以得到吉祥,这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糟粕——不讲原则,和稀泥,没有正义感!

猜你喜欢
仡佬族山民世俗
山村秋日
致山民
黄河之声(2018年20期)2018-12-14 05:14:40
不愿向世俗投降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8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
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19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
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综述
考试周刊(2012年29期)2012-04-29 02:40:27
悬崖上的“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