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童稚智慧的神奇咒语

2019-01-28 11:24马新民
学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师语言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教师用艺术的、灵动的和智慧的语言,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引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以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追求。

关键词:教师语言;审美感染;诱导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9-00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76

教师的语言,似热情在燃烧,如激情在澎湃,更是真情在流淌。如果说所有职业的语言都蕴含着自己的情感因素,那么没有哪一种职业的语言能像教师的语言那样更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进、教人求真。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好语言的化身,是古今中外一切职业语言美的集大成者。究其原因,则是教师的语言能传达出一切最美好的情感。

教师语言的情感美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语言是否包含一种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情感,学生是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同时它又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师的“以知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说“以情感人”应始终贯穿于前二者之中。具体说来,语言的情感美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效果。

一、审美感染功能

积极、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情感在审美过程中起着诱发和强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就主要表现在语言上。当学生面对困难时,教师鼓舞的话语如号角吹响,能使学生倍增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一席诚挚的忠告如警钟敲响,能使学生明白戒骄戒躁的道理;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一番理解的劝慰如春风拂面,能使学生度过不利境遇的难关。在教师这种语言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烁,哲理的顿悟时时产生,智慧的花朵常常绽开,情感的火苗熊熊燃起。

记得上一届的一位学生,六年级时从外校转入我校,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等原因,一度产生消极、悲观的厌学情绪,甚至有两天旷课去外面游逛。事后,该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我没有一味去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开导鼓励:谁都会有“迷失”的时候,只要能够醒悟,并很快从“迷失”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的“迷失”很可能变为前进的动力。经过坦诚的交谈,他诉说了心中的失落,我帮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后来他以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初中。

二、教育诱导功能

情,不但能感人,更能育人。教师语言所表现出的高尚、圣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股强烈而不可抵御的教育力量。反之,消极、低沉、甚至颓废的情感也可能使人堕落。这种通过教师语言所表现出的教育诱导功能,体现在教师向学生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腐朽的思想时的义正辞严;体现在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解答学习疑难时的循循善诱;更能体现在向学生宣讲正确的世界观和树立远大理想時的激情澎湃。

记得有一次曾给一名学生面批作业,该生的字很潦草,我也多次在其作业本上写过“书写欠认真”等字样,但收效甚微。那天我见他的字写得较工整,就给他评了个“优”,并说“鼓励一下”。他高兴地拿着作业本走了,一会儿就重新上来,把作业中的错误改正过来。更令我吃惊的是,这次改正的作业格外工整。我不由赞叹道:“这几个字写得真漂亮!”他神采飞扬地说:“您鼓励了我啊!”从此这个学生的作业写得很认真。一个简简单单的“优”字,一句普普通通的话,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这次的经验告诉我,以后我就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有时还利用日记与学生进行交流,我发现“笔谈”的作用很了不起,往往胜过你当面的“苦口婆心”。教师语言的情感美表现出的诱人功能对学生起到强烈的不可抵御的作用。它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有助于规范孩子的行为,能够密切师生关系。

三、爱好的形成功能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明显喜欢某教师上课,又明显讨厌某教师上课。久而久之,喜欢这一教师的学生,该学科的成绩普遍提高,反之则不然。学生形成偏科,其中少数学生在偏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较强的个人爱好。究其原因,学生爱好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该科教师讲课时的感情饱满,知识丰富,再加上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语言的情感美表现在语言的说服力、穿透力。听这样的课,学生常比之为“艺术的享受”。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虽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讲课语言没有激情,没有起伏,更谈不上生动、形象、幽默,平淡如水,用词干瘪,语调呆板,这怎能使学生偏爱你的教学内容呢?

综上所述,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语言,用全部的爱心真正使我们教师的语言如热情在燃烧,如激情在澎湃,使我们的真情流淌出情感美。

参考文献:

[1]张永昊,周均平.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马新民(1978.10— ),男,汉族,中学一级,甘肃庄浪人,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师语言
慕课背景下教师语言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教师语言应充满正能量
借助语言促进交流,通过话语引导互动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幼儿园教师的语言建构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