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辅导员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各方面事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重任,可以说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力量之一,在学校和学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高校辅导员奋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其自身能力与素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有弱化趋势。本文试着对造成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弱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和高校的重视,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9-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也正经历着跨越式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正在向着普及化阶段前进。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在飞快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进入到高校的生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整体素质较好的“学霸”,也有素质普通的学生。在开放性的大学校园背景下,生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不再是象牙塔,不再是独立的精神家园。社会一定会影响高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其自身能力与素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度。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加强高校辅导员建设,而在现实中,有些高校在政策落实上并不到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均出现了弱化趋势。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高等教育梦,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分析其原因。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下面我们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能力弱化的原因。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内因
(一)忽视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
高校辅导员在正式上岗前,都要岗前培训,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辅导员在正式履职后,间或会参加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培训,培训往往会涉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而高校辅导员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能为自身作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现实情况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辅导员要么是预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未能执行,要么就是在“白加黑,五加二”的繁忙工作中将其无情抛弃。梦想总是要有的,高校辅导员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高校辅导员这份职业,面对现实或许有着百般无奈。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之前,也许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有过期待,真正走上高校辅导员岗位后,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氛围、突发性的学生意外事件、繁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等,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超常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在安全稳定工作压倒一切的思维模式下,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忙于日常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分析、梳理、规划工作,能简单完成日常工作就已经耗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又怎么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怎么能发挥“灵魂工程师”的作用呢?
(二)工作积极性不够
高校辅导员刚入职时,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他们还是会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心尽职去做好每一件工作的。隨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了解了辅导员工作内容和程序,新手变成了老手,刚入职时的新鲜感慢慢消失了。他们的工作状态开始出现偏差,热情已被耗尽,开始应付工作、消极怠工,并将本该自己亲自完成的工作“二传”给学生干部,甚至有些工作根本就不去落实,阳奉阴违。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性有待提高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国家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辅导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辅导员的作用不仅仅是将国家、学校的目标和任务,简单“二传”给学生,而是要将上诉目标和任务经过辅导员的学习、消化后,艺术性地进行加工再造,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上述目标和任务的内涵和精髓,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辅导员要站在国家和学校的高度,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做好引导疏导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要,丧失立场。
对于一些重要线索和迹象,要及时上报。部分高校辅导员只是充当了“二传手”的角色,甚至有些“二传手”还把工作“传”歪了。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工作落实不到位。作为大学生的一线管理者,高校辅导员要明白“亲其师信其道”“攻坚不如攻心”“说教不如践行”,要走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切忌高高在上,脱离学生实际,牢记不恰当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和反感。
(四)总体素质提升缓慢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的局势越来越复杂,高校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充分交换信息。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系统内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概念,努力学习出现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工作量较大,必须处理大量的繁杂日常事务,“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客观上没有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造成工作能力提升较慢,甚至没有提升。主观上,高校上上下下都认为,高校辅导员目前的能力和水平足以应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缺少学习提高的内在动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的全能型辅导员。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其总体素质直接影响其教育工作的执行力、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外因
(一)高校对辅导员工作重视不够
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校学生工作人员,常年奋战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却得不到一线工作者应有的尊重和关注。高校工作中的科研、学科和专业建设、高端人才的引进很受重视,但常常忽视辅导员的引进和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工作状态也不够了解。辅导员被认为是最普通的行政工作者,其工作性质也被认为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人人都可以从事,甚至有些高校把辅导员与宿管工作人员相提并论。
(二)高校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工作内容既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两项教育工作包含大量的日常工作事务,想要做好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外,高校辅导员同时还要从事以下工作: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大政方针的学习宣传、寝室内务检查及违章用电等安全排查、学生课堂考勤、各類考试的考风考纪教育及巡考监考、组织学生参加或自身被要求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类会议和文体活动、迎新就业、各职能部门分派的各类工作任务等。面对繁重的日常工作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辅导员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就成为了一句美丽的口号。
(三)高校辅导员待遇偏低
学校给予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待遇较低,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晋升机制,没有与经济的发展同步,难以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部分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于认真履职的辅导员缺乏实际而有效的激励措施。
(四)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专项培训也越来越多。在终生学习的理念下,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仍然偏少。有的高校忽略了对本校辅导员的校内外培训,这就从意识上影响了高校辅导员,使其自身也轻视学习培训,使辅导员疏于学习充电,从而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不到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弱化的因素还有很多,我在此仅做了粗浅分析。高校教师是令人神往的职业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理应分享教师职业的神圣。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对社会、对个人而言,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还需辅导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志玲,李民,冯利哲.影响高校辅导员教育和管理效果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
[2]姜少英.沈阳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6(8).
[3]孙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及发展研究[J].才智,2012(22).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刘光胜(1975.8— ),男,汉族,江西南康人,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