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儒
【摘要】学校是提供学生生命发展的优质教育服务的场所;教室是班级学生与教师进行生命与生命交往和沟通的特定场所。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生命沟通与交往效益。会说话的墙,充满激励的语言,让我深深地领悟到班级文化建设对孩子的成长的巨大作用。“参与式”课堂的班级文化建设,抓住了学校发展的要害,把平凡的事情做成不平凡。促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参与式;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是提供学生生命发展的优质教育服务的场所,教室是班级学生与教师进行生命与生命交往和沟通的特定场所。对“学校”和“教室”的定义,这应该是最贴切的定义。因为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算算农村小学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一年有两学期,每期有21个周,每周算5天,这样算下来,农村小学生在校时间是210天,而每个学生在校的时间是占大部分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个不容忽视而且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前几年,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形式化和单一化,建设的层次较低。大多数教室是贴着一张作息时间表,一张应付检查的课程表,一张《小学生守则》,一张《行为规范》,仅此而已;好一点的班级也就在此基础上多了个“学习园地”,將学生画的、写的字帖和作文进行展览,这在我们学校算是最好的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班级文化建设毫无重视,教室成为学生们的“避风港”和师生组织课堂教学的场所。
近年来,临沧市凤庆教育局强势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来,学校从教室布置入手,确实发挥了教室的育人功能。处处洋溢着温馨,处处体现了人文的关怀。走进教室,独特的小组名称,合理的小组目标,振奋人心的小组口号,催人奋进的小组格言,还有为孩子们搭建的“新闻角”、“小展台”、“创作角”等等,无不体现出学生是这个班级的主人,并能从中领悟到他们是一个健康的集体。
笔者认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道理。 “参与式”课堂 之下产生的“教室”,才是师生生命交往和沟通的场所的真正内涵。通过教室布置的前后对比,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改变我们农村对教师狭义的理解。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要指静态的文化建设),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变和思考。
一、变“简单番号”为“人性称谓”
一般情况下,农村学校小组名称,往往是单调的,用“第几组”来取名,作用仅仅是用来区别小组的番号而已,缺乏情趣不说,毫无灵气可言。“参与式”教学方法则从小组的称谓开始,将小组建设作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灵魂,制定出小组名称、小组目标、小组格言,从而激励组员努力学习,实现目标。如:我校有很多班级的称谓就起得比较好,“梦想组”、“快乐组”、“追梦组”、“蜜蜂组”等等,学习的格言更是丰富多彩。所以,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应该从小组建设开始。
二、变“避风雨港”为“快乐基地”
农村学校的教室,在课外时间,基本上是孩子们的避风躲雨的地方。因为教室里除了桌凳就没有其他东西,墙上粘贴的也是枯操的内容,课外时间除了在教室做作业外,教室基本上成为孩子们无聊的嬉戏场所。“参与式”的教室,可以说是多功能教室,孩子们可以在“好书交换角”里看各种各样的书,在“新闻角”、“体会站”、“创作角”、“小报”等获取知识和分享快乐,还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展示台”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孩子们可以在这温馨的教室里快乐生活。“参与式”的教室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学乐园和快乐成长的“基地”。
三、变“学习园地”为“展示舞台”
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室这一场所,从老师那获得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而在“参与式”的教室里,你会看到孩子们认真的自学,积极的讨论,大方的上台讲解演示,而老师则走下讲台,弯下腰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师生同时学习,共同探讨。“参与式”教室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扮,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
以上的对比和思考,其实仅仅只是对“参与式”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去比较和分析而已。稍加思索,我们会发现,“参与式”的班级文化建设很普通,也很平凡。这种班级文化建设不需要耗费巨资,但抓住了学校发展的要害,把平凡的事情做成不平凡。一个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班级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有意识的从素质教育着手,规划好班级的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显然,“参与式”班级文化建设只是校园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终的内涵是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抓班级文化应该说是抓住了要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农村小学应该抓住这一要害,让班级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