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 万芹
摘要:教育国际化以及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都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英文教学是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学科不同类课程全英文教学不可一概而论,本文以工科专业课程为例,从教师及学生、教学课程及教材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研究,并就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专业课程;工科;大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01-04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发展,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化的人才逐渐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概念。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了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人才国际化更成为了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为培养兼具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外语能力的专业人才,在本科期间开展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是一项重要尝试。许多高校对全英文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一些学者从理论出发,指出了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另有一些学者通过实践探索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模式。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全英文教学应立足本学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不应一概而论[1]。同一学科专业存在共性,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可以把课本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目前,对于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研究大部分是就某一门课程进行探讨。因此,本文从专业课全英文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综述工科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研究,对如何提高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质量提出参考意见。
二、全英文教学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总结影响专业课全英文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及学生、教学课程及教材、教学模式。
(一)教师及学生
全英文教学是指授课过程、学生参与课程以及成绩考核全英文的教学方式。全英文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英语表达和运用能力、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能否用英文正确地表达专业知识、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都影响着教学质量[2]。教师的英语能力和授课能力均影响全英文教学质量。马吉平[3]认为教师应当明确全英文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全英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而英语只是作为授课语言。因此,要保证全英文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应兼具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全英文授课能力。陈坚[4]在实践中,聘请本专业领域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外籍退休教师作为主讲教师,配备5位具有国外留学或访问经历的青年教师跟踪授课。尹晖[5]认为,长期聘请国外大学教授来校进行全英语教学存在数量不足与成本昂贵的实际问题,有国外留学背景且英语教学能力强的国内专业教师可能是实施全英语教学的主力队伍。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仍是基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李文娟[6]认为可以建立学院语言中心,专注教师的培训、评估、激励和引进。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奖教金制度,对授课效果好的教师给予奖励。杨芳[7]认为可以对全英教师开设英语培训班,聘请外教进行集中强化培训。此外,可以实施持证上岗制度进行全英文教学教师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语言和专业综合考查与评定的教师才能进行全英文授课。
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基础会影响全英文教学质量。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徐巍华[8]认为应该将全英文教学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并对修读学生进行适当的筛选。寇钰[1]认为,在学习初期应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尝试和参与,强调应当由鼓励与筛选机制并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陈坚[4]在实践中,开展小班教学,对修读学生以面试的形式进行筛选,主要面对高年级学生,但是同时也鼓励低年级学生自愿报名参与课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两个方面。郑时有[9]认为全英文教学一定要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后进行,这样能保证学生对英文原文内容不生涩,便于进行对外语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全英文教学的学生群体应优先选择高年级学生。对于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何宏[2]认为,必须在上全英文课程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在专业英语课程中讲述科技英语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基本方法。张虎[10]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建立专业英语词汇库。课程开始前将讲义课件发给学生,方便学生查找和学习相关专业英文词汇和释义。蔡冬青[12]通过实践证明,对英语水平接近大学英语四级的本科生实行全英文教学是可行的。另外,杨洪[11]认为,学生英语水平较高有利于全英文课程学习,同时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精力和努力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课程及教材
有些工科专业课程的知识讲解中往往包括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学生理解较难。而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因此,教学课程和教材的选择影响着全英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应用性的课程通常理论较少,选择应用性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2]。此外,全英文教学课程的安排中,还需考虑全英文专业课与母语传授的相关专业课程之间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衔接、配合和连贯性[3]。
对于教材的选择,杨洪[11]在实践中选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国内教材做参考书,认为中英结合可以实现国内外互补,也便于学生对照中文教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而蔡冬青[12]认为全英文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真正学会用全英思维去学习、思考和解答问题,因此全英這一环节要真正贯彻。要求学生只能使用全英文的学习参考书进行预习。王彩凤[13]认为采用国外原版全英文教材,既可以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可以保证英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又能反映本学科专业前沿的最新信息和发展进程。例如,糜长稳[14]在对弹性力学这门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就是国外原版经典教材。陈觉[15]认为釆用国际“通用”的经典教材进行教学有助于中外交流,并且可逐步获得使用这些教材的课程学分的国际承认。但全英文授课时间需比使用中文教材增加约50%的课时量,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杨芳[7]认为全英文教学不可一味盲目地引进学习国外教材。教师要根据我国的教学体系与学生的特点,对有关英文教材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教材建设。何宏[2]也认为由于中西方在体制、文化上的差别,有些英文原版教材与中文版教材的体系不对应,内容、难度和学时不匹配,建议首选难度适宜、语言清晰的原版教材,在没有合适的原版教材情况下,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采用自编英文教材。寇钰[1]认为对工科很多专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结合生产实际。教师可以参考国际一流高校相关课程,借鉴和引入其教材和课件,结合国内相关企业的生产实际来编写全英文讲义。但全英文讲义的建设周期较长。对此,李文娟[6]认为可以借鉴境外高校经验,逐步尝试和国外E—Book出版公司合作,使用电子教材系统。对于应用型较强的工科专业课,实验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6]。张云莲[17]认为可以根据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验室的配置情况,编写适合全英文授课的实验指导书。杨芳[7]在无机化学的实验课教学中,选取原版实验教材,通过查询最新相关资料,结合已开设的实验项目,编写了一套适合学生的实验讲义。
(三)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教师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技能[2]。全英文教学中,由于还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采用“灌输式”教学会影响全英文教学质量。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些学者就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践改革。陈坚[4]在实践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授课内容以及英文生词和专业词汇,在课前30分钟以英文进行话题交流来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并且他认为,保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全英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使用多媒体设备能提起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及图解来细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实例讲解培养学生英文思维的能力。在课后即时答疑交流避免问题累积。何宏[2]认为工科课程数学化语言较多,教学模式应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同时也建议授课语言简单化,课件英文简洁化。杨庆鑫[18]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授课用简单英文并辅以肢体语言。并且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用英语交流话题。在课程中后期要求学生做课程论文和口头报告;开设公共电子邮箱作为交流沟通平台。张卓旻[19]在实践中,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授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图表及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而公式推导、习题等教学内容则采用板书方式授课。马吉平[3]提出,教师可以只在课堂上讲最重要的“框架性”知识,具体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实现。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寇钰[1]实践后提出,在授课之初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目的、应用领域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并且聘请外国专家讲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与研究型教学相结合,不断把实际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发现充实到教学中。注重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外讨论,促进学生英文思维方式的培养。陳觉[15]认为运用综合考核法避免了学生采取应试型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全面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理解的知识回答,对热点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制作PPT的方式来活跃气氛。蔡冬青[1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循序渐进,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章节采用学生自学讨论的模式,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张虎[10]在实践中,尝试在每节课之前给学生有关下节课内容一个大的题目,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做5分钟左右的报告,既锻炼了学生英文报告和口语能力,又提高了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另有一些学者对全英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李静[20]以复合材料学为例,将全英文教学分成三个层次,包括知识传递、培养兴趣、引发科学思考和培养创新思维。张卓旻[19]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尝试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学”与“问”两种学习方式,反复访取重点和难点部分,更快融会贯通课堂所学知识。郑时有[9]在实践中采用的设问式互动教学方法类似于PBL教学法,针对疑难点加以恰当的少许中文解释或讲授,课前针对教学内容设置小课题,布置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科研实践。张云莲[17]对土木工程专业课实施“一看、二听、三实践”的直观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图像和影像等直观化信息为载体,通过看、听、说和模型制作等手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英语交流能力。杨洪[11]对有机化学采用“两课四法”的教学模式。“两课”指教师课上讲解采用全英文课件,同时给学生提供配有教师讲解的课后语音版中文课件。“四法”指采用简单知识全英文教学,重难点双语教学的阶梯式教学,在课堂中插入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将有机化学反应具体实验装置以及实施方法引入课堂,多环节训练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张桃红[21]将KM(Knowledge Logic Structure Mind Mapping)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基础全英文教学中,KM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构造基于知识内在逻辑的和以思维注记为引导的KM图。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老师为学生搭建“薄—厚—薄”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学会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去思考和理解问题,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结语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工科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质量。
第一,选择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建立教师培训班,聘请外籍教师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设立奖励制度鼓励授课好的教师。
第二,对学生鼓励与筛选机制并用,优先选择有一定专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
第三,尽量选择应用性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且要注意全英文教学课程与中文教学课程知识的连贯性。
第四,教材首选国外原版教材,时机成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适合课程的自编教材。与工程实际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的全英文讲义。
第五,全英文教学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参与的教学模式。也可借鉴PBL教学法,KM教学法。对于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参考“一看、二听、三实践”的直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寇珏,孙体昌,孙春宝,徐承焱.工程类本科生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6,(02):63-65.
[2]何宏.关于大学工科非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162-163.
[3]马吉平.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03):120-122.
[4]陈坚,张亚梅.本科材料学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材料热力学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S1):155-157.
[5]尹晖,张晓鸣,孙梦婷.测绘工程全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策略[J].测绘工程,2015,24(06):77-80.
[6]李文娟.专业课全英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8):349+359.
[7]杨芳,刘杰,郑文杰.全英无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04):119-121.
[8]徐巍华.工学研究生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02):1-2+32.
[9]郑时有,袁涛.《纳米材料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157-158.
[10]张虎,常永勤,强文江,叶荣昌,龙毅.材料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04):18-20.
[11]杨洪,郭玲香,刘松琴,林保平.有机化学全英文教(S1):172-174.
[12]蔡冬青,黄耀熊.本科医学生物学课程实行全英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04):614-618+620.
[13]王彩凤,张循利,齐爱学.《电子设计自动化》全英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08):159-160.
[14]糜长稳,郭力.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弹性力学课程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S2):163-165.
[15]陈觉,章慧,郑四渭.外文原版教材的采用与全英文教学实践的探索[J].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09:187-191.
[16]孙敏,杜冰,郑晓英.论工科专业课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8,(01):26-28.
[17]张云莲,文献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04):59-62.
[18]杨庆鑫.大学物理全英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册)[C].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5.
[19]张卓旻,李攻科.化学分析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13,28(02):18-21.
[20]李静,邱汉迅,唐志红,杨俊和.探索材料科学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三个层次——以复合材料學为例[J].求知导刊,2016,(02):35.
[21]张桃红,杨炳儒,姚琳,段世红.基于KM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全英文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21):8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