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9-01-28 17:53潘庆师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高中历史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发散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新方法,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精神修养和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求异精神培养、激发学生想象力等方面论述了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发散式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发散式教学是新课改环境下衍生出来的创新式教学手段,它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由于历史与现代存在空间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而将发散式教学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思考层面和方向进行培养,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保障。

一、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知识点

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时,有效应用发散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以往学习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点时,学生会立即想到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并将他们串联起来,从而快速记忆正在学习的内容。如学习百家争鸣时,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立即想到秦始皇的壮举——焚书坑儒以及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等各类历史事件。学生在联想到这些内容之后,会自然的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这些知识进行有效衔接。这样不仅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保障。

(二)为历史教学活动注入活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材上的很多知识点都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提不起兴趣,甚至是昏昏欲睡,导致课堂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时,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课堂充满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仅不会感到乏味,还会极大地激发其想象力,还原当时的历史,将自己带入历史事件中,亲身感受历史。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这种模式还会对课程内容进行革新,为历史教学活动增添新的活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乐趣。

二、发散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创设问题情境中的应用

創设情境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发散式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机会,从而在问题的指引下,不断使自己的思维发散。高中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他们可以将特别抽象化的事件具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对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究和思考。这样在情境的有效刺激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历史的真实氛围,从而将自身带入各种历史事件中,促使其思维发散。

(二)在学生求异精神培养中的应用

求异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喜欢寻找比较新奇的知识进行探索,即以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求新立异。教师在应用发散式模式进行教学时,要使学生将这种精神继续保持下去。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历史问题,全面接受新知识。同时教师将发散式教学模式贯穿于求异精神培养中,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

例如: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在这一章节中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脱颖而出;其二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儒”治国。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出诸多问题,如百家争鸣好,还是独尊儒术好。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这时有的学生会认为百家争鸣可以将文学、政治、法律以及商业推向巅峰,而独尊儒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但是效果要差上一些。而有的学生却认为独尊儒术可以使统治者更好统治黎民百姓,向百姓施以“仁政”,取信于民、爱惜民力、以德治民。这对于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来说是无法实现的。在这两种不同意见提出后,教师要让学生继续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家便将教育行业垄断,出现了太学、郡学等教育机构。

(三)在激发学生想象力中的应用

在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发散式模式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联想,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

例如: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鸦片战争》时,利用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想象力。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在鸦片战争发生以前,中国是独立自主,并且经济地位超然的国家,且中国与英国进行正当贸易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当时满清统治下中国的情况。学生会联想到之前所学的“闭关锁国”知识,再结合教师讲的独立自主国家,他们脑海中便会形成一个外表强大,实际已是千疮百孔的国家形象。其次,教师在讲解到英国陆军与海军陆续登陆中国海岸,并驻扎在广东珠江口,封锁海岸,代表着鸦片战争正式开始时,学生这时可以想象到日不落帝国——英国海军与陆军的强横残忍画面。最后在讲解到英国逼迫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并割地赔款这一段时,教师让学生想象这些场景。这时学生会联想到满清政府各级官员谄媚的嘴脸以及人民群众愚昧无知的场景。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发散式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经过上文分析可得,基于发散式教学模式要求,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其次,在求异精神培养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状态;最后,在激发学生想象力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描述各种场景,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联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俊.发散式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08):231-232.

[2]马昕杰.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132.

作者简介:潘庆师(1979.8-),性别:男,民族:壮族,籍贯:广西邕宁,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猜你喜欢
创设问题情境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