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而精”中见匠心
——以《洛阳日报》“短新闻大赛”作品为例

2019-01-28 11:47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6期
关键词:驻村稿件细节

以更短小的篇幅,把稿件写得酣畅淋漓,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驰而不息地践行“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刹长风,兴短文”,历来是新闻采写倡导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8年,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共青团洛阳市委于当年3月启动了“记录新时代 记者走基层——短新闻大赛”活动,记者踊跃参加,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全面历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丰富的细节、生动的现场,真实记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河洛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记录只争朝夕、奋斗追梦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串串有力的脚印。2019年“五四”前夕,我们将其中质量较高的100篇稿件集纳成册,正式出版了《泥土与露珠》一书,每篇文章附上了作者手记,道出记者的所思所悟,收到了良好效果。

大格局讲小故事、小人物显大情怀。倡导“短而精”的新闻作品,是洛报集团对记者采写稿件的具体要求,也是广大记者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

一、到现场去,不懈追求“短而精”

短小精悍,并非好新闻的决定因素,但却是一篇好新闻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不少记者或多或少存在一种错误认知,认为写千儿八百字的“短文”显示不出水平,稿件写得越大、发得越长,就越有成就感。

实践中,一些常规栏目稿件、工作通讯稿件等,动辄两三千字,甚至更长。细细品读其中一些稿件,有不少是空话套话反复说,人为地往文章里“注水”,读起来索然无味。尤其是,一些中心工作进入常态化宣传阶段后,版面天天有、稿件天天发,久而久之,采访写作也形成了“套路”,内容平淡无奇,写法落入俗套,这在脱贫攻坚、污染防治、基层党建等中心工作栏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短新闻离开了现场,就没有生命力。缺乏现场感,稿件表现力就显得苍白。新闻现场感,不是打电话打来的,不是会议材料中翻来的,更不是坐在办公室等来的,而是记者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项目建设等一线捕捉到的新鲜“活鱼”。

老选题要写出新角度,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崭新的视角和思维去打量新闻事实,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式化的报道方式,通过独特的角度和新颖的形式,凸显新闻价值,提升宣传效果。比如,记者采写的《锅炉工老袁穿上白衬衣》一文,通篇只有600字,描述了一名年过半百的锅炉工,因为环保提标治理,告别挖煤烧煤历史,终于能穿白衬衣上班的故事。这篇稿件以小见大,读来有滋有味、意味深长,起到了“一叶知秋”的效果。如果记者没有仔细观察,仅是把目光聚焦到企业如何重视环保、如何落实措施等层面,稿件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

再比如,《片警述职》一文,以说明书的形式将基层民警改进服务理念,向群众述职、接受群众监督的为民举措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小短文、一气呵成,现场情形跃然纸上。再如《采访归来话“新景”》,这篇稿件是四名记者开展驻村蹲点后,打破既有一村一稿模式,另辟蹊径采写的合稿。简短的文章从4个人在采访车内的聊天现场切入,再逐一说到各自蹲点的4个采访现场,最后汇成一句话——“采访车疾驰着。车内,你一言,我一语,农村新景道不完……”通篇一气呵成,有细节有感触,引人入胜。

有现场,新闻才有可读性和吸引力。我们要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时代,要经常性地步入新闻现场、身临其境,真正做到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这样才能写出更多真实、亲切、感人的“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新闻佳作。

二、突出重点,善于打造“短而精”

“短而精”,是对新闻稿件的总体评价标准,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不同的题材,采写的重点和技巧也不尽相同。政务活动报道、政策发布解读等有着严格规范,很难突破。相比之下,人物典型、新闻特写等常见题材,都可践行“短而精”的理念,使之成为报纸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洛报集团组织的“短新闻大赛”,发稿最多、质量最高的要数人物典型。讲好身边人的故事,发挥好典型示范的效应,是“短新闻”报道重要题材。如今,在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民生改善等领域涌现出大量人物典型,让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新闻报道走进公众视野,彰显榜样力量,就能很好起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实现新时代党报的担当和作为。

好文章,七分采、三分写,人物典型稿件更是如此。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的个别人物典型稿件,由于缺乏扎实深入的采访和细致巧妙的构思,单纯罗列、简单堆砌人物所取得的成绩,并未表现出典型人物独特的精神世界,没有特色、读之乏味,让人觉得“典型人物看起来不典型”。结合工作实践,经过一番梳理,写好人物要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讲好故事。小说为什么喜欢读的人多?因为小说讲故事,讲精彩引人的故事,读起来很轻松。同理,一篇人物稿件,如果没有一个或者几个生动的故事,就很难吸引读者目光。《崔光辉的六个身份》,就是记者通过细致采访,挖掘整理了驻村第一书记崔光辉许许多多的工作瞬间和帮扶故事,浓缩到一篇短文之中,巧妙地从“第一书记”中衍生出兼职司机、摄影师、手机修理工、百姓的倾听者、群众的代办员、一呼百应的微信群主等“六个身份”,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立体生动的驻村干部形象,从而展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和作为,也为其他驻村书记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抓好细节。一篇令人叫好的人物稿件,除了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还要通过“抓细节”来刻画人物的品格。真实细腻的细节,往往能对人物刻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采访中,一句不经意的内心独白、一个不起眼的肢体动作,都有可能成为“点睛之笔”。比如,在《脱贫户张嵩现的“甜蜜生活”》中,稿件以千字左右的篇幅,概览式地呈现了省、市领导给予充分肯定的张嵩现身残志坚、奋斗一生、圆梦得福的故事。文章除了叙述张嵩现的励志事迹之外,大量运用了环境描写、细节刻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虽说残疾,但张嵩现行站坐卧宛若常人,进屋的工夫,他端来两个碗,顺手打开桌上蜂蜜,挑起一筷子,把蜜溶于水,‘尝尝,杠甜!’”一串连贯的动作、一句味道十足的方言,将这个贫困残疾人的乐观形象和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用真感情。如果说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可以让人物充实,那么行文中恰当的感情描写和表述,则能让人物更加丰满、有人情味。比如,《一个贫困户的遗嘱》就是脱贫攻坚人物报道的一篇佳作。这篇稿件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透过贫困群众老人临终遗言,折射驻村扶贫干部的全情投入。文章最后写道:“言未出,尚金宝(驻村第一书记)泪已流。这泪,一半是难过的泪,他的‘裴叔’(贫困户)还没能看到即将拼出来的幸福生活;一半是感激的泪,扶贫很累,但也很幸福,你的每一点扶持,都会在群众那里得到回报,你对群众好一分、群众把你当亲人。”一段情感流露,直戳读者泪点,升华文章主旨,真实呈现了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水乳交融、共赴小康的深厚感情和坚定决心。

三、自我革命,积极践行“短而精”

追求“短而精”,需要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写好每一篇短新闻稿件都要经过精心编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读三遍、精简三遍”。每一遍都有提升的空间、删减的余地。我们的体会是,践行“短而精”,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疑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包括上述列举的作品,也并非都“一次通关”,不少稿件反复斟酌打磨、有的甚至推翻重写。具体到操作层面而言,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

行文干净利落。要提倡简洁明快的新闻文风,多用短句式,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要转弯抹角、拖泥带水。无论是何种题材,都要紧扣主题,少绕弯子。

少说空话套话。要用事实说话,少说空话、套话、大话。不少稿件往往是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解释和议论,把长度拉上去了。所以,写作上要坚持“意尽”即“言止”。

锤炼新闻语言。“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三伏寒。”遣词造句力求准确洗练,既要多用规范表述、短句式表达,也要合理利用口语、方言表达,力争语言准确、新鲜、精练、生动、通俗。

舍得忍痛割爱。要有自我删稿的勇气,尽量挤掉稿件中的“水分”。完稿以后细看几遍,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字、句、段,以及重复和不怎么说明主题的细节、事例、过程,都要坚决删去,力求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标准。

“精于此道,以此为生”。在融媒时代,我们更应该大力倡导“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以改革的精神、百姓的视角、大众的情怀做更有温度、有深度、有价值的“短而精”的新闻报道,不断提升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猜你喜欢
驻村稿件细节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