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岚
为加快推进浙江数字化转型信用“531X”工程,发挥信用应用协同作用,首批省编办、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6部门已完成事项梳理和系统改造工作,并通过信用接口和批量查询等方式实现公共信用与政府履职深度融合,使信用成为行政管理、社会治理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为信用应用协同全省铺开提供了有益经验,为实施联合奖惩和精准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事项确认。首批6个部门中,共计257个权力事项需全面查询应用公共信用产品,其中涉及系统改造事项256个、开发批量查询系统的事项1个。
系统改造。需改造的系统为统建系统2个:浙江省行政权力运行系统、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自建系统4个: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浙江省社会组织业务应用系统、浙江省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系统。
应用场景。主要为审批服务、行政监管和批量查询三大类。审批服务类:针对备案、审批、核准、资格资质认定等行政审批事项,在受理、审批、办结等全流程调用审批服务(办事)接口,并将采取的惩戒与激励措施实时反馈到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逢办必查、全程调用、反馈有效。根据企业信用等级或是否被列入红黑名单采取不同奖惩措施。行政监管类:在监管流程中,事前通过行政监管接口查询被监管企业的信用状况;事中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分类监管;事后将信用状况作为行政处罚的重要参考,并将监管结果反馈至省公共信用平台,实现监管必查、全程调用、及时反馈。批量查询类:针对评优评先类事项,事先需核查相关主体的信用状况,开发了批量查询系统。通过批量查询系统,可以便捷、高效、定制查询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批量查询的结果以核查报表的形式呈现。
应用成效。以省生态环境厅的浙江省建设项目环保行政审批系统为例,目前该系统涉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2个事项。自审批服务(办事)接口嵌入后,试运行以来,总办件数789件,信用应用协同反馈率为97.08%。经过信用应用业务协同后反馈,正常办理483件,认真核实情况后办理35件,优先办理71件,加快办理136件,容缺办理26件,从严办理3件,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库6件。采取信用激励措施的办件占29.5%,采取信用惩戒措施的办件占1.14%。
制度困境。信用应用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方面的立法不足。现行的《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中对于实施联合奖惩措施的操作性较差。而国家发改委牵头出台的45个部门联合奖惩备忘录的操作性较好,但是法律效力不足。因此,部门在应用信用信息时,采取的措施有限,对失信主体的震慑作用较小。
协同困境。要形成广泛的信用应用业务协同,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需要协同处理统建、自建平台的对接问题。从全省范围看,涉及的系统平台数量庞大,且有多部门存在着内部新旧系统交替,自身系统整合等问题。
应用困境。现阶段的信用应用业务协同主要以某一部门的某一事项的审批或监管为出发点,根据企业信用状况来采取对应的奖惩措施,是碎片化的协同,尚未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信用业务协同。
加强制度支撑。形成《浙江省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关于推进信用应用业务协同的实施》等制度文件,将信用应用业务协同的模式与奖惩措施明确下来,使信用应用业务协同工作有规范性、有操作性。
加快系统改造。梳理确定各个系统应用信用信息的事项,了解各个系统个性化的应用需求,抓紧对接,将信用信息嵌入各个环节。为全面实施信用应用业务协同打下基础。
推进信用应用。按照“政府率先用,社会鼓励用”要求,先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事项中应用全覆盖、系统全改造、多场景应用、用后有反馈;再在允许的范围内将信用信息及产品最大限度的向社会开放,推进信用应用业务协同向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推进,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话的信用应用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