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甜甜 杜平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创新驱动、减税降负、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三期叠加”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具体应对。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紧接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着力用改革的办法矫正资源要素配置扭曲,化解供需失衡、产能过剩、债务累积等风险。斗转星移,当前我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不断显现,内涵不断丰富。
美国政府当前以减税政策为主推动供给侧改革。美国特朗普政府2017年初上台后宣布实施“百日新政”,并成功地在2017年底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减税与就业法案。无论是能源与基建法案、学校选择与教育机会法案,还是减税法案、关税法案等,都是供给学派的政策取向,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选项。核心的减税法案包括将个人所得税税率普遍调低2-3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税率从15%至35%的累进税率调降至21%的单一税率,取消公司可选择最低扣除标准,废除奥巴马时期遗产税等多项税收减免政策。不少跨国企业总裁表示,美国此轮减税力度大,非常有利于刺激美国产业发展和企业投资,吸引海外制造业回流,扩大本国就业。2017年、2018年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3%和3%左右,要高于2016年的1.5%。
日本政府长期以科技和产业政策为主推进供给侧改革。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选择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明确实行欧美发达国家所没有的一些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这种政策属于长期的供给侧政策,重新奠定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地位。战后,日本政府通过直接资助科学技术的研究,组织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信息和数据库等公共服务的方式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国会还通过了日本第一部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大法——科学技术法,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技术政策在政府政策中的地位。另外,日本政府在每一个时期会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然后通过提供金融和税收上的支持来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德国政府通过系列组合拳政策成功推动供给侧改革。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的研究报告指出,上世纪80年代德国科尔政府“多市场、少政府”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对当前中国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重点包括整顿财政秩序,压缩政府开支,削减社会福利,控制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推动市场出清;颁布减税法,控制劳动力、能耗等成本增长,降低企业成本;重视科技研发和职业教育,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有效供给;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控制国内通货膨胀;实行稳定谨慎的汇率政策,渐进、温和地推动汇率升值;坚持改革定力,持续推进减税、淘汰落后产能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失业人员安置预案,减小社会负面影响。
结合我国及各地实际,借鉴发达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做法经验,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创新驱动、减税降负、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中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上下功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推动创新链建设,利用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各地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完善自身的研发体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促进对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完善专利保护相关法律的同时,鼓励研发新技术、原创技术而不是单纯引进借鉴国外技术产品。譬如,鼓励投资创立孵化基地和功能区,降低准入门槛,允许更多有资源有想法的年轻人加入创新创业的大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中小型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开发创新产品时给予政策上的购买设备补贴,有效激励中小企业创新;对于大型企业,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抵扣力度,加强与各高校院所研究人员的联系,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中央政府应注重构建覆盖全国的创新网络,加强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等环节支撑,尤其是要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打造新技术创新高地。注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套资金链,最终实现三链合一,提升产业链水平。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数据革命和产业变革,鼓励新制造、新零售、新能源、新金融等新经济发展,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全面形成数字红利、劳动生产率红利,替代日渐消失的大国人口红利。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BC)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制造业,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中高端消费经济、绿色低碳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服务业发展,扩大水资源净化、土壤治理、空气污染治理等绿色服务业市场规模。
加大减税降负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经验,在全国层面酝酿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负政策,深化增值税制改革,推进结构性减税降费,降低全社会营商成本,降低企业综合税负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落实企业减负降本一揽子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社保负担,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政策。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开办流程环节,加快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废除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障碍,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动力。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政策,尤其是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鼓励设立支持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稳定民间投资预期。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纠正要素市场价格的扭曲,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更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三有”体制机制,即着力找准“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黄金结合点,深入推进土地、人才、资本、农村产权、自然资源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尤其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明确农村农民各类产权并由市场化来配置,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低收入群体收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制定全域资源要素清单目录,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深化国资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切实按照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的改革走深走实要求,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家及各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围绕“补短板”领域推进国资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经济优化整合。鼓励央企及各地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实现市场出清。
以开放倒逼金融业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发挥新成立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职能作用,金融开放与风险防范双管齐下,审慎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利用好国际资本,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提高资本资金配置效率,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鼓励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产能过剩的行业,将资金更多的留给改革急需行业企业,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投放;加快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的创新(比如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建立健全债权人委员会制度,使其发挥居中协调的功能;发展创新金融、绿色金融,创造新型的信用工具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业务及利润来源的多元化,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服务中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