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田 鑫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病残,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都处于良好状态。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论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热点。自我概念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自己是什么样一种人的观念,主要包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个人的态度、价值观、知觉、意见等构成独特个性的“我”,因此体育锻炼与自我概念的联系可能是从身体自我概念开始的。
自我概念的结构研究逐步由单维至多维,最早James将自我概念分为“主我”和“宾我”;“主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纯粹的经验,不包含思维等心理过程;“宾我”则融入了对自己的一定想法,是由物质、社会与精神自我3个部分构成。Cooley认为个体通过“镜像自我”获得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概念主要经过3个步骤:(1)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2)个体想象他人对于此类形象的评价;(3)个体对想象他人对自己形象反应及评价的判断。罗杰斯提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即比较两者一致的程度。
多维结构中Shavelson提出多位多层次理论模型:自我概念由高到低为一般自我概念—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Fitts将自我概念从结构和内容两个层次进行划分,结构维度分化出3个因子,内容维度包含5个因子,2个层次存在交互。
体育锻炼会对青少年自我概念产生积极影响。Dishma对1250名12年级的女生进行横断研究,身体活动和运动参与对身体自我概念产生积极影响,且与心肺健康及身体肥胖的客观测量无关。对1109名青少年调查发现,积极锻炼者具有较好的自我知觉体验,且具有较高生活满意度,较低抑郁水平 。Martinez证明自我概念能通过身体活动得到改善,产生更好的社会感知,更好地融入同龄群体,产生更好地学习成果。王飞加随机对960名学生进行分组干预,结果显示,课余组与社团组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球类项目对自我概念的促进最为明显。另一项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同时进行5个月运动干预,二者自我概念均发生显著积极变化,初中生变化显著优于大学生 。
在锻炼行为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并未出现正面结果。张立敏认为可能是研究员侧重点不同、测量工具不一、实验控制的严密性以及自变量及因变量的选择等原因导致的。
研究者针对特殊群体的自我概念改善展开研究,发现提高身体机能来改能改善身体疾病或者形体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及低自我概念。Sonstrocm等提出体育锻炼者可以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完成某种任务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改善个人自尊。体育锻炼可缓释沮丧、压力,对自我效能感、身体满意度、自我意识有改善作用。对161名肥胖女性进行6个月的干预,认为体重减轻是干预改善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体重减轻实现肥胖者自我概念的改善。对11名体重超重的被试进行持续6周的锻炼干预,随着时间推移,被试的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改善。对28名纤维肌痛的患者进行的对照试验中,每周进行3次有氧和柔韧性锻炼的实验组,在12周后身体疼痛、角色情感、身体机能、社交能力和自我概念得到显著改善,自我概念与角色情感、心理健康成正相关。动机的不同也可能导致自我概念发生变化,各自的出发点与评价标准有差别,也会影响自我判断,体育锻炼对身体状况的改善不是改变自我概念的唯一途径,运动体验、参与感受等也能是变量之一。
季浏认为,体育锻炼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柔韧性及身体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有关的活动形式,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为了有效发挥体育锻炼对参与者身体功能的积极刺激,体育锻炼应具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有研究表明,耐力性锻炼时间每次20~60min为宜。锻炼的方式也不拘于一种形式,按照代谢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有氧和无氧;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既有篮球、足球等对抗性的项目,也有瑜伽、体育舞蹈等适宜个人参加的项目。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与兴趣等方面与自我概念整体及多维度之间相关联。
自我概念是认识自己,是认知的一部分,有氧运动是纵向研究干预的手段之一。研究证明,有氧运动能改善认知能力。Borg对人的工作能力和身体活动进行探究,他认为认知能力不仅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有氧运动也可以产生作用 。在一项8周有氧锻炼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实验组身体自我得到改善、身体自我描述良好。张剑峰对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不干预,发现运动干预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概念提升 。Lash的研究显示,轻度抑郁的女性进行25min散步,总体心境发生了变化,自我概念提高。McAuley对174名老年人进行6个月步行或伸展运动的锻炼干预后发现,身体素质与整体自尊相关。Alferman对37名中年人进行一年的对照实验,随着时间推移,体育锻炼可以对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产生影响,但不仅仅是体育锻炼,其他类型的干预也可以产生效用。
在葡萄牙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对照组进行长达6个月的普拉提练习,每周练习有两次,每次60min,实验组的自我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显著变化。张立敏通过健美操和太极拳两种中西方代表的锻炼方式探究不同项目对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发现,2组自我概念较均有提高,健美操与太极拳对自我概念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登山和舞蹈锻炼者进行跟踪研究,登山对锻炼者在主观身体感、身体价值感和社会自尊的提高更明显 。有学者将613名中学生分为32个实验组,探讨不同项目、不同频率、不同时间的运动方式对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发现初一男生更适合篮球运动,高一男生则适合武术运动,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初一、高一女生自我概念的提高 。不同运动项目蕴含不同特质,这些特质可能会在锻炼行为对自我概念的影响中发挥不同作用,要判定何种项目能更好改善自我概念,除考虑项目本身特点,还需结合不同阶段身心发展需求与个体兴趣。
身体自我概念可能更适合作为运动的前提,而非结果 。谢琴认为,女生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运动能力与体育锻炼参与中度相关,预测体育锻炼参与。黄志剑从锻炼时间、频率、强度、体育成绩等相关指标来探讨自我概念,发现身体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每周锻炼次数、每次的锻炼时间以及锻炼的强度。当下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锻炼对自我概念影响的范式上,较少有由自我概念向体育锻炼的探究。而自我概念的结构构想中早已出现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角度,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兼具对象和作用,自我概念反映个体经验,也影响个体经验,从而影响个体行为。
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对身体自我概念;对自我概念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研究较少,关于两者之间研究主要为体育锻炼→自我概念的单向研究,未来探究可以多考虑二者双向关系。在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研究就有两种模型的探讨,即自我增进模型(自我概念→成就)与技能发展模型(成就→自我概念)。
体育锻炼是否可与其他变量共同作用,产生积极效应,有待深入研究。探讨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作用,主要探究是否存在改善效应、什么样的锻炼更有效和不同锻炼方式对同一人群的影响,以后可关注同一种锻炼方式更适合那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