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1-27 15:37:44朱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监督

朱鹏

(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00)

1 引言

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不仅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治理工作是否规范,风险应对是否及时,还对整个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所以,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治理工作,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就必须要加强两者的融合。为此本文笔者结合个人研究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融合的层面出发,对加强企业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对策进行研究与探讨。

2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审计就是对企业的各类业务所展开的独立评价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的各项业务能够始终遵循公认的方针与程序开展,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从而实现企业预定目标的一种审计工作。可以说实物、账务、规则、责任都是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对象。内部控制就是指针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一种控制系统。通过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还能确保企业内部资产的完整性[2]。因此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对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内部审计标准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体系并没有大面积完善,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审计标准,审计主体在审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选择性地采用中小企业审计信息,这样就使得不相同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报告之间的可比性有着一定的差别。《中国企业审计报告2018》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审计报告的第三方评价有着不同的审计标准,所以审计信息之间缺少一定的可比性,这一点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更好地推广,提高内部审计水平也受到限制。

3.2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内容不规范

利益相关者是中小企业审计报告的广泛使用者,所以中小企业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不应该局限于中小企业的股东和管理层。但是,由我国中小企业出具审计报告能够看出,并没有明确的将利益相关者作为收件人,未提供其地址,只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对其有所提及。

3.3 企业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

对于企业而言,开展审计工作,加强审计风险防控和监督,需要有完善的审计内控制度体系,需要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等进行全面排查,动态管理,加强全过程控制监督,需要有完善的硬件软件支撑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及时发现各类潜在风险和问题,进而有效纠偏和应对,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很多漏项,制度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偏差,导致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内控机制的约束力,不利于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很多风险依然存在,威胁企业的日常运营。

4 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策略

4.1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风险预警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审计专职力量建设,不断引入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同时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定期开展系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国家政策以及业务、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综合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审计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学习其他优秀企业典型的经验,完善内部预算管控体系,资金运营管理机制,构建协同一致的综合风险防控平台,加强风险识别、防控和全面监督,切实提高审计风险管控水平。

4.2 促进信息化理念的落实

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出现,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和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能够对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使我国的审计行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并且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所进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它能够有效实现对资料和数据的科学处理,提升相应的审计工作效率,还能够帮助预算审计创新部门预算,对其进行细化,方便后期的管理和实际财务流水监督[3]。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控制,一方面需要对审计工作人员通过实践的经验和相关文献的介绍进行整合,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整个审计工作中来,而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将自身的利益和社会利益通过预算审计的方式落实到整个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实现整个企业审计工作的透明化和直观化。

4.3 加强审计全面监督管理,维护审计权威性

要不断引入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将企业审计监督、内部控制、预算管控、成本核算、资金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综合理顺,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各个环节人员专职管理和调度,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从事内部审计,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同时要借助外部审计工作,联合进行审计监督,借助第三方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风险评价和预测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优化管理机制,切实提升企业审计风险科学化、规范化监督水平。

4.4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是保证审计活动能够顺利稳定进行的前提,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合法性,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制度约束,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公正客观地履行相关职能。企业领导层必须要重视起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规划,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合理制定符合当前企业发展现状的内部审计政策和规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只由分管财务部门的领导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影响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所以企业必须要依据相关规定,由企业单位的权力机构,比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监事会等或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和功能,使得内部审计员工可以客观、独立、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效率和监督质量。同时,内部审计员工还需要把握审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学习先进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促进内部审计活动朝向战略审计的方向发展,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联合工作,明确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软件技术辅助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对于我国目前的现代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将整个内部审计系统进行改革和完善,将更好的审计模式完整地运用在企业中,为整个企业管理带来帮助,使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全面、更加准确,为企业下一步的工作进行指导。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审计工作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我国民间审计报告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