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毅
(石家庄常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
在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并未显著提升,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安全生产培训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和效果,最终让这样的培训形同虚设,并且难以满足现在矿山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正是由于安全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员工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专业生产知识,最终导致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1]。截至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培训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也没有构建出新型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安全生产培训基本上没有事前做过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无法真实了解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安全技能,因此也就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生产现场需求的安全培训计划。缺乏对现场的实地分析和调查就不会有符合需求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员工需要的大相径庭,造成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就难以断定培训之后学员的掌握程度,并且不能从学员处得到正向反馈去修正课程计划,这就造成了安全培训成效不大。培训中没有把控学习成效,也就丧失了对课程设计的主动权,而培训结束之后没有完备的评价体系,从业人员无法得知培训的具体效果,陷入迷茫。
外部保障机制是一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利用法律法规制度、培训机构资质、师资和教材、考核与评估、监督与激励和资金保障等各个不同部分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政府已经建立完善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矿山企业要以此为依据,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逐步建立完善矿山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②构建好矿山安全培训网络要以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统筹兼顾原则为指导,对各级矿山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批与评价,根据市场调节的规律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安全培训可持续发展。③安全生产培训离不开专业的讲师,因此要建立完善安全培训教师资格证制度,促进安全培训教师改革,提高安全培训教师的地位,增强安全培训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安全培训师资队伍水平,根据矿山生产的特点,邀请相关专业的讲师和企业家合作共同制定教材,保障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④建立完善各种矿山机构的安全培训提纲和考核标准,对培训的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进行统一规范,完善安全培训的质量评估标准,保证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⑤在“中央地方支持、行业企业为主、国际社会捐助”的政策保障下,积极建立并完善安全培训体系的长效机制,为安全培训体系提供资金支持。
内部运行机制是发挥安全生产培训作用的关键。它是由矿上企业或者安全培训机构组成的微观范畴,主要工作包含需求识别、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五个部分。
矿上企业或培训机构对参训学员进行分类,并结合各类参训学员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及其所在矿山危险源的不同类型,对被培训者所处岗位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自身在生产中的相应不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2],制定完成后由相关方,如矿山企业、参训学员等,进行综合评审,评审通过后组织实施,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对培训过程的不同阶段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最终反馈的评价结果加以持续改进,形成完善、循环的过程。上期同类型的培训信息可以作为下期参训学员需求的参考,加以往复,逐渐完善矿山企业安全培训体系,使得安全培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进而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科技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快发展,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因此就要大力宣传安全卫生、劳动安全生产等常识,提高劳动者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矿山企业主要领导也应该接受安全素质再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要求,做好安全培训行政许可项目的规范工作,加快安全培训的法制化进程[3]。
实行矿产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制度。矿长是矿山企业的法人代表,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所以说矿长的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卫生意识关系全矿职工。矿山企业应像非矿山企业的厂长、经理一样,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资格认证,首相要确定矿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知识培训的大纲,以此为基础制定资格认证考核标准。作为矿山企业应当迅速和安全资格认证对接,实行全员性的安全再教育。
为保证矿山企业的安全培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对矿山职工的安全培训计划和教师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并派出第三方检查机构进行监督。对全安全技术培训生产基地也要进行妥善管理,对基地进行严格审查,确定其符合安全培训的需要和安全培训的基本标准,同时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各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必须经过评估、认证等程序,获取培训资格后才能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要实行考教分离的管理体系,即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国家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各类别培训人员的考核标准及培训大纲,各层级培训机构按照国家要求的大纲进行相关培训,并由安全生产专家编纂教材,安排统一考试。
要坚持以“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实施,考教”的原则为指导进行矿山安全技术培训。我国地大物博,经济结构复杂多样、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行业和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统筹规划,分层建设,搭建完整的安排培训管理体系。及时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法规更正和修订培训内容,提高矿山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发证的工作水平。同时培训计划、学习档案、题库管理、考核发证等培训过程要逐渐实行互联网管理。此外,还要逐步实现远程教育,建立矿山安全远程网络教育培训体系。
矿山安全技术培训不仅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性培训工作,也是一项低投入、低成本、成效好的基础性工作,其经费应由矿山企业和政府一起分担。矿山企业是安全培训的直接受益者,因此首先矿山企业要拨出专项资金,更新安全技术培训的设备以及改善作业环境,引入外界先进的培训技术和方法,创新培训模式,做到专款专用,为全员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提供经费支持。
为切实提升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划拨专项经费,不断提高培训水平。国家应设立专项培训经费用于提高自身监察队伍的素质、行政执法能力和培训基础建设两方面。
在矿山安全培训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挖的东西,但是贵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设计和开发培训系统时,我们应该从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新方法、构建新丝路、开拓新视野、创新培训模式,通过不断强化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