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耀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现代性和传统性、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而文化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要素[1]。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是族群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基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当前,文化立国是当代各国发展的普遍共识。进入21世纪,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文化审美方式、文化行为和文化语境等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和考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融合构成了相关文化研究的底色,各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全球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进程中,正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科学而理性地进行认同重构,进而实现我国体育“文化自觉”,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对国内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采用文献研究法,在中国学术资源总库(CNKI)中,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日期条件设置为:开始日期不限,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31日。其中总共检索到篇名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论文4814篇;检索到篇名包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章798篇,其中核心期刊239篇。由于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因此,对篇名中包含“武术文化”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从1988年以来发表的文章1 280篇,其中核心期刊314篇。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题,并含“文化认同”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共68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37篇。另外,到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相关本研究的书籍,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深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起源,笔者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分析,根据文献数量在发表时间的分布特征以及研究内容,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81-2000):研究的起步阶段,自1981年李梦华发表第一篇相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文章《落实民族政策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以来,此阶段共发表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文章152篇,相关研究较为集中地探讨了分类、功能、价值与特征等[2-4],而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伴随着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的“武术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相关挖掘、整理及文化价值受到了学者格外关注[5-9],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国内文化研究的热潮在引发武术文化研究勃兴的同时,也促使国内学者开始将民族传统体育从“民族文化共同体”[10]中剥离出来,并于90年代初期开始从文化学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问题进行解读与思考。此时相关研究更多受缚于文化不可比性的制约,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对立、冲突的二元架构中寻求一种“封闭的认同”,带有一定“文化本质主义”倾向。
第二阶段(2001—2007):为发展探索阶段,共发表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文章122篇,武术文化研究论文169篇,这一阶段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方法和视角均有了很大拓展,由“全球化”带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开始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11]、《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12]、《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13]、《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14]等文章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此同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以及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不断推进,文化认同在维系人心、增强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受到人文科学研究者的广泛体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进入“现象解读”的历史阶段。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为深化拓展阶段,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文章674篇,其中包含文化认同研究的文章39篇。相关研究开始正视文化融合的必然性,对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全面深化,研究的视域实现了从“文化本质主义”到“文化多元主义”的转向,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领域极大拓展,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被广泛而深入研究。自2008年,伴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15-17]开始从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了文化认同建构的策略。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和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也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扼腕痛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失和相应文化身份式微的同时,从文化变迁的历时性视野中考察演进脉络、根本属性及其认同根源包括特定风俗、习惯、价值导向和信仰等形成过程的研究日益增多[18-22],另外,针对具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23,24]、舞龙[25,26]等文化认同问题也在相似的理论框架下被深入探讨。
认同指的是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表达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群体及人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信任与承诺的关系,认同也是认同主体对自我身份的寻找和确认,即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27]。它最早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两事物相同时“甲等于乙”的同一律公式。现代认同理论发端于心理学,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28]。后来,埃里克森区分了“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成为现在意义上认同研究对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进行区分的来源[29]。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目前学界虽还没有统一界定,但国内外学者通常从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界定。认为文化认同是处于某一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对自我知觉和自我定义的反应[30];它是社会认同的一个方面,是个体对特定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和心理承诺[31];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32];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体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27]。
国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起步较晚,对其概念的探讨,大多基于“认同”—“文化认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解释框架,遵循从哲学到心理学的解释过程,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进行了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是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通过传统体育活动来对民族文化共同性的一种确认”[15];是“社会大众对民族体育的自我意识, 对民族体育的特定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本质上接近的一种态度,是对民族体育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把握,从而凝聚成具有共同体育文化内涵的事象特征”[16];“是人们对民族体育的自我意识,是对民族体育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把握,它关系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33]。
纵观国内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界定,可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既包含个体层面(自我意识、文化身份、归属感等),也包含社会层面(价值观、信念等),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和群体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态度抉择和自我文化定位,进而进行社会适应的过程。基于此,可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个方面,是个体与文化情境积极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知觉和定位,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和承诺,从而积极获取、传承与自觉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
文化认同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其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34],它的意义在于构筑人类精神与心理的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有效表达,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就是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与多民族的凝聚力[17]。无论是对回族武术在促进族群成员对族群文化的认同、保持文化个体性、激发文化认同意识、凝聚心理归属感以及塑造族群的民族性格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族群之间的和谐与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分析[35],还是对闽台民俗体育在强化民众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效能方面的解读[19];无论是对舞龙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对提高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阐释[25],还是对壮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对世居中越边境的壮族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影响力的概述[20],“一本多元”的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形态迥然,特色鲜明,但均在各自的文化场域中发挥着文化认同的基本功能,并伴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重新回到文化建构的场域中央,成为培养社会个体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总之,国内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价值的解读,虽然立足点和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基本上聚焦于个体(自豪感、文化意识、心理归属)和社会(凝聚力、民族性格、族群和谐)两个层面,在反复论证中重塑着国人对其内隐价值的重要性感知。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体现着个体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心理定位与自觉意识,体现了对族群及民族成员文化思想的统合与引领,彰显着文化魅力和文化尊严,折射出自身发展的动向和后劲,是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构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认同危机是指个人和共同体的文化身份感丧失,也可以理解为“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36]。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是指传统主导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既包括文化认同模式也包括文化传承模式)的失范与断裂,即这种文化模式不能够再为人们提供参与其中的价值认同和文化意义,不能有效规范个体的体育文化行为,个体文化身份开始模糊,文化行动开始背离。“症候”即性状,将症候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并置,反映出国内学者的普遍观点,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普遍性危机。
国内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的分析主要聚焦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分析。首先,在物质层面上的认同危机主要体现为文化的组织方式和表现形态。王海涛[12]认为“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组织形式到功能及活动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发展方向迷失了最基本的认同依据”,而民族传统体育已经被划分为有条件进人奥运“一体化”模式和“充当历史活化石”类。其次,在精神层面的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文化核心价值的消逝与变异,“民族传统体育的工具色彩明显增强,文化传承出现断裂,发展方向不明确,并且当代社会主流人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和文化内涵的认知模糊”[16],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武术项目上,在追求“高、难、美、新”的技术过程中越来越偏离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实质,异化为西方体育的另类形态[23],致使“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分裂,产生了深刻的身份焦虑”[37]。当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表现更为明显:“裕固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传承机制脆弱、传承人断代、传承场所消失、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功能转换所带来的困境以及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许多传统技艺如浩尔畏、马刀等濒临消失”[34]。另外湘西苗寨苗鼓的传承断裂问题[15]、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松木滩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的境遇[22],均深刻透视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危机。总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在大国体育中文化个性的存在,失去了原本处于民族文化主导地位的文化存在[38],走向对西方体育普遍性模式的靠拢与模仿[39]。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体现着人对自然和本能的超越,是文化的超越性特征和自由特征的表现,同时文化又是历史凝结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守或认可的行为模式,体现了文化的给定性和强制性特征。文化的强制性和超越性的张力和矛盾表现为个体与群体、个体与文化模式认同的矛盾,这是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源与文化发展内在机制。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传承具有相对性,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创新和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构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而相对稳定的文化认同,有赖于文化自身的相对稳定,即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这是一种文化“濡化”过程,不至于产生危机。
梳理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认同自近代“洋务运动”就开始了,但这只是一种外在表象,而并不是真正的认同危机,就因为这种“濡化”的机制就在于,传承的根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因谱系的连续性中、上下传承与变异中,其生命链并无断裂,依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观念上[12]。而全球性与现代性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真正根源,现代性是对传统的新生,也包含了对传统的否定,这种断裂包含了区域断裂和代际断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人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封闭到开放,从稳定到剧变,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目不暇接的改革开放和变化,打乱了传统社会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危机[15]。方国清、王岗[39]认为“今日的体育全球化并不只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陷阱”。“全球化造成了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单一化,促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变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11,40],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现代体育文化“解构”性冲击下产生严重的认同危机。
可以说,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的症因更多指向于因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而带来的时空压缩、信息混杂、工具理性、经济转型、生活方式改变、人们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变迁以及西方竞技体育的霸权,各种统合的症因,打乱了“文化共同体”对文化符号的解读、调整与重塑的相对平衡的节奏,造成文化体系结构失衡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说,“社会转型”成为透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洞悉相关学术话语的现实基本语境。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文化认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文化自觉。首先,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的必然性得以肯定。“崭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态的出现是人类进步和需求的新的表征,这导致了包括武术在内的传统体育同样会在流动、发展的浪潮中产生新的异化体,他们的文化空间必然发生质变,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涵、价值和功能,甚至生命力将产生相应位移”[41]。基于文化融合的必然性,白晋湘[15]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问题,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包容性并存的历史过程。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认同建构中核心价值受到普遍关注,强调建构过程中的文化个性与时代性。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关键是创造出一种建立在自己文化价值基础上,又密切回应时代和中国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能够成为中国人民愿意接受,同时又反映和吸收整个人类共同利益的新的价值体系[12]。强调与时俱进,注重“充分挖掘民族体育的现代价值,重塑民族体育文化的信心”[33]。
最后,在文化建构的立场方面,强调多元体育文化的平等性及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建构的主动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普遍主义”,注重世界体育多元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辨证统一[39],主张“流动性”的文化认同建构立场,反对以一种凝固的、静止的方式进行文化认同建构[42],倡导秉承“和而不同”原则,通过构建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理论、价值等体系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43],不断提高文化话语权认为“国家应建立大体育发展观,开发其文化价值,发出其自己的声音”[38];在建构方法方面,强调发挥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信息强化在民族传统体育群体价值观形成的作用[44],通过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和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模式,综合运用市场、法律、政治等多种途径,促进传统体育事业及体育文化的规范化发展,完善体育文化法律保障机制,不断寻求民族传统体育的超越与创新[17]。
总之,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建构,国内学者秉承“文化多元主义”立场下的开放思维,将激活和重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殊性作为文化交流的目标,在确认西方竞技体育价值和存在合法性基础上,力求改变目前认同的致思方式,总体上服膺于促进体育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主流,积极探寻“和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对话”构成了不同民族体育文化交流的主基调。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研究离不开对文化认同价值、特点、功能等的宏观描述与分析,但共性寓于特殊之中,只有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才能从多元微观文化研究中抽象出文化认同研究的共性规律,经科学实证,升华为文化认同理论,并在不同学科理论支持下,实现理论的多元化。
反观国内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多达977项,但目前相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和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的个案微观研究并不多,大多仍停留于现象的描述,以宏观解释性研究为主,主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聚焦于文化认同的价值、特征、文化失范表现和对策分析,由于缺乏对具体个案研究的微观解释,过分强调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共性成分,往往忽略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形成所依赖的不同地域、种族、文化、血缘、经济等特殊成分,掩盖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演进规律进行深层透析,例如对武术认同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国内相关研究统合了“武术”的概念,而缺乏具体项目和地域武术认同问题的个案研究,建立在这种宏观描述基础上的武术文化认同问题研究,缺乏严谨性和说服力。因此,只有加强微观研究,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以具体情境,才可以更好地解释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文化实践,这才能摆脱空泛的文本描述,建立起系统的文化认同理论解释框架。
另外,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建构总要落实到具体层面。只有加强对不同文化群体或个体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接触过程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特征的分析以及目前西方体育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适应等微观问题的研究,才有利于整体把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但目前相关个案研究仍非常欠缺。虽有少量研究对区域群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少数民族,很少研究关注主流群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
目前国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为主,且多停留在资料分析、文本叙述、归纳综合和演绎推理的阶段,由于相关文化认同研究涉及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中等多学科理论,但相关学科研究的诸多定性方法如社会调查、访谈法、考古法、参与观察、聚焦小组法、生活叙事法等还没有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方面得到有效使用。
文化认同的多维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决定了定量研究的必要性,定量的方法虽然无法解释相关“文化”因素,却可以为定性方法形成的文化学解释提供科学佐证。同时,由于文化认同涉及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在对具体个体或群体进行实证分析时,被试的回答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研究的有效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做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例如在进行田野考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方法,有利于对研究结果相互验证,提高效度。国内目前采用定量的方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仍非常欠缺。陈振勇,姚孔运[35]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回族武术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指标体系;白晋湘等人[21]通过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了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问题,这些研究为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另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结合起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仍比较欠缺。由于文化认同形成是个纵向的发展过程,只有从纵向维度考察文化认同问题,才能深入挖掘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但要摆脱以静态的认同价值、特点分析为主的状态,多从文化变迁、适应的角度进行动态研究,与此同时,在保证样本数量的同时,加强不同地域、项目、民族或国家间体育文化认同的横向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及时掌握文化认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差异。
体育文化研究的前提是以成熟理论的元话语作为有效范式[45]。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形成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境,因情境而变,具有流动性特征,其影响因素既有社会性和政治性因素,也有经济和心理等因素,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研究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开展研究。社会转型是洞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问题的现实语境,而全球化和现代性是认同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分析离不开社会学理论的支持;在转型过程中,针对特定文化个体或群体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例如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问题的分析,如何佐证“整合态度是文化适应中最佳的一种文化认同态度”[15],自然离不开人类学的学科解释,而从民族学视角研究族群结构、族群信仰、传承阶层(身份认同),有利于全面构建武术技术和理论体系[41]。除此之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个体幸福感、心理健康、自尊水平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等问题都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需要基于心理学的不同学科视角进行分析,而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建构,需要置于传播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解释框架。
目前国内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多基于社会学视角,从历时性视野中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根本属性、演进脉络和社会文化根源,努力阐明文化认同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另外,基于全球化语境,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因跨文化传播而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冲突、文化融合、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反映出国内学者在相关问题研究方面的科研敏锐性。但总体而言,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方面的研究视角仍相对局限,研究视角的局限性决定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单薄,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在文化认同研究所依据的不同学科理论基本上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解释效力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国内相关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方面依然非常薄弱。
任何文化研究都要走一条从经验总结到科学实证,再到理论多元的发展道路[46]。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离不开对文化认同价值、特点、功能等的宏观文本描述与分析。但共性寓于特殊之中,只有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才能从多元微观文化研究中抽象出文化认同研究的共性规律,经科学实证,升华为文化认同理论,并在不同学科的支持下,实现理论的多元化。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的建构总要落实到个体层面。只有加强对个体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接触过程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特征的分析以及目前西方体育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个体文化适应等微观问题的研究,才可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因此,未来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不管研究者从何种视角或采用何种方法,必将在经历宏观的文本描述阶段后,步入微观的解释研究,在特殊与共性的哲学思辨中,走向深入。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中,社会学和人类学与之密切相关。但关注焦点各有侧重,社会学关注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而人类学关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文化适应。除此之外,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例如:个体体育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建构过程及阶段性特点是什么?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文化差异等因素对文化认同建构有何影响?个体文化认同的动机是什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个体幸福感、心理健康、自尊水平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跨文化冲突中的文化适应机制以及个体策略的选择依据是什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是否会影响对主流体育文化认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需要基于心理学学科,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不同视角进行分析。
另外,伴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对产业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及认同问题的研究则需要基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文化传媒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则需要从传播学视角进行解读;对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思考,则需要结合教育学和体育学理论进行论证;文化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构建则需置于政治学的解释框架。未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不论基于宏观还是微观,定性或是定量,静态或是动态,横向或是纵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问题必将置于多学科理论视角下的综合研究。体育文化研究的前提是以成熟理论的元话语作为有效范式[45],但目前国内在文化认同研究所依据的不同学科理论基本上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解释效力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需要加强这些理论使用过程的本土化研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特点、过程以及文化适应机制等的研究,不断丰富本土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理论。
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决定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未来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研究将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定性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社会调查、访谈法、考古法、参与观察、聚焦小组法、生活叙事法等;定量的方法如量表测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分析等,做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陈振勇,姚孔运[36]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回族武术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指标体系;白晋湘等人[21]通过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了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问题,这些研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提供了研究范式的借鉴。由于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在使用数据分析时,要注意多变量技术的使用,采用高级统计方法如结构方程等方法,这样才能更清晰解释各变量间的关系,提高统计的有效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既有普遍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其特殊的当代语境,客观、全面地评价其认同危机,必须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视角进行考量。文化认同的不稳定特征决定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要摆脱以静态的认同价值、特点分析为主的状态,多从文化变迁、适应的角度进行动态研究,做到“动中有静,以动为主”。在此基础上,针对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特点,要加强纵向维度的研究,才能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要加强横向对比,从中探析文化差异和普遍规律。总之,无论基于何种研究视角,都要正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必然性,避免对认同危机的过度评价,同时又要厘清当下态势,避免无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