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璐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沙 410076)
现阶段,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尤为激烈,市场状况的变化性较强,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可控制以及难以预测的因素,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为企业的生存造成了阻碍,甚至增加了破产清算的现象,财务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的良好发展。当前,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企业随时随地均面临着从市场而来的各种风险,所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义极为重大。
首先,客观性。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存在,财务风险总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中存在,这就表示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尽管可以事前展开控制和估计,但因为对财务活动结果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变化性较强,所以事前不可以将其大小准确确定出来。再次,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存在会使企业运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范,以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1]。最后,收益和损失同时存在。收益越高,通常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反之收益越小,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
首先,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而为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其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的改变而导致出现最终收益和预期收益不符的风险。再次,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即企业筹集资金带给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的负债规模达到最佳化的时候,财务风险最小,相反,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最后,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供、产、销各环节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企业价值变动。
估计和防范财务风险更多地要借助财务管理人员和经营者的经验操作与职业判断,所以,培养管理决策者对风险的灵敏嗅觉以及风险意识,以便第一时间将潜在的财务风险发现并进行估计十分关键,同时借助理论方法分析度量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需要财务人员借助经验适当估计各种环境条件,以确定具体运用哪一种方法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度量。除此之外,在运用防范、规避财务风险策略的过程中,也必须立足于企业规范的科学管理,这便提高了对管理者的要求,不然若是不正确使用对策,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出现。
第一,企业应认真分析外部宏观环境,把握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并把相应的应变措施制定出来,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有效降低外部环境改变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在不断改变的财务管理环境下,财务管理体系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完善和更新。企业应把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构建起来,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制定完善的相关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对因为财务管理系统和外部经济环境改变不适应造成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把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起来,首先,要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类财务风险,充分了解相应的风险点,并就风险点提出重要控制措施,在还没有发生风险的时候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借助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对优化的业务流程进行固化梳理,使业务人员的日常操作更加规范。其次,要确保组织机构的完善性,构建评估考核监督机制。分离不相容的岗位,在设计制度上避免发生舞弊行为;要监控财务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以免出现逾矩、不按制度办事的行为,并形成评估考核报告,构建奖惩机制,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
未构建一定的财务预警体制和系统,导致财务管理模糊,资金流动管理不明确是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2]。为了正常、充分地发挥预警分析的功能,企业应将完善的预警组织机构构建起来,预警机构具有独立性,但不直接插足企业的经营过程。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使风险得到化解和规避,最大化地减小风险损失。预警机制的方法主要有债务重组法、转移风险法、分散风险法、降低风险法、回避风险法。企业应立足于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把一定的量化指标制定出来,并对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其财务治理水平以及真实的财务情况进行考察,第一时间把隐性问题揭示出来,对财务风险展开预警。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要彻底将风险以及影响消除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只追求低风险,而应严格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使其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中。所以,怎样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解决财务风险,以将财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这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