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城市街道功能探究

2019-01-27 11:31叶学良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4期
关键词:自行车道步行行人

张 葳 叶学良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000)

一、引言

城市的发展,一方面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城市的负荷。汽车数量的快速上升迅速导致交通工具吞噬着空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汽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也潜移默化地占据了行人的空间,街道变得不再可爱。十几年前,当汽车还没有普遍,街道的记忆藏着我们的童年,无论是城市街道或者乡村街道,可以肆无忌惮地奔跑,游戏。如今生活条件变得优越,但是街道的记忆却成为了过去。街道的功能变得单一,变得以汽车为主。不仅仅是在城市的干道上充满了奔跑的大大小小的汽车,就连城市的次级道路和支路上都遍布汽车,连行人基本的步行空间都无法满足,更不用说街道能够充满生活气息,蕴含着城市的韵味。可怕的是,连行走在街道上的安全感都得不到保障。所以伴随着一系列的城市发展与进步,我们需要关注街道,关注人们的生活,感受街道的美,感受城市的活力。

二、街道类型

城市由城市中的建筑和街道组成,街道连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在城市中区位的不同,历史属性不同,不同地方的街道有着不一样的功能需求,不同类型道路在各种需求中也有所偏倚。以街道周边环境性质的不同将街道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型街道

在居住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由住宅和周边小型商业组成。生活型街道有更多的需求,区域周边常常有较多的市民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散步,锻炼、娱乐、聚会等等。生活型街道的主要功能是能够提供安全的娱乐活动空间,丰富的基础运动设施,和舒适的步行体验等等。

2.商业型街道

商业型街道以辅助商业发展为主。街道两侧是众多进行商业活动的商店。街道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商业的发展,包括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优美的步行与休憩环境,足够的坐凳空间、停车空间等能够吸引人流的设计要素。

3.交通型街道

交通型街道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与郊区结合区域,市区内各商圈之间的区域还有生活社区之间的区域。交通型街道街道主要提供更大的街道空间,便捷安全的步行路径和独立的行车道,清晰明了的导视系统,加强步行与骑行的可行性。

4.游览型街道

游览型街道处于有历史价值或建筑特色区域的街道。街道应该重视街道的设计,设计风格和特点要与当前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相符,同时能够满足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各种需求,例如清晰的游览导视,休息区,食品提供等等。

三、国内城市街道现状

1.汽车违规行驶与无序停放

无论是走在城市的中心区域,还是在乡镇的街道上,林林总总的汽车排布在街道与人行道上。路缘石作为界限分离人人行道与街道,但是这个界限一直被打破,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限制措施,导致机动车占领了街道。行人束手无策,导致变成了习惯。最后出现的则是目前的状况,行人只能在汽车之间腾挪闪躲,既要注意脚下的路,也要避免与路旁汽车发生碰撞。但新能源的出现推动了油电混合型车辆,电启动的汽车启动悄无声息,在拥挤嘈杂的道路上无法察觉,在汽车离开街道时的突然启动,容易造成意外。街道最基础的功能就是步行,当步行的空间失去了,街道似乎失去了它的意义,而占据步行空间的汽车,也将步行的安全感也剥夺走了。过宽的街道和对违规的监督薄弱导致驾驶者不自觉提高了行车的速度。原本将街道拓宽为了解决高峰时刻的拥堵,但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过宽的街道都一定程度了促使驾驶者提高了行驶的速度,不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还是郊外。在城市中心街道不按限定速度内行驶这样的情况无疑对行人造成较大的威胁。

2.街道功能的单一

简·雅各布斯在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写道:“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也证明了类似的观点。目前的城市街道大多数是功能单一的,从第一点所提到街道空间被入侵来讲,街道空间被侵占而导致人流量的减少。即使是主观想在街道上步行,但所剩余的空间有限,也充满安全隐患。再者是从步行者主观体验上,认为在停满汽车的街道上行走会不舒适。所以造成即使是以往人流量较大的街道,也渐渐失去了行人,也会导致沿街商店的经营出现危机,导致一个恶性循环。街道占据城市80%的公共空间,但大多数除了用来运营交通工具和步行外,并没有人们以其他的活动形式出现在街道上。但在欧美等一些国家,街道还能成为娱乐,聚会、社交的场所。其次,街道自身没有吸引力的问题,无趣的街道铺装,年久失修的护树板和凹凸不平便道砖、没有清晰地导视系统、缺乏公共设施等都是导致街道不能发挥其其他功能。假如说能够满足安全舒适地步行是街道基本的功能,那么大多数的街道都只是“平淡无奇”的。并不是所有级别的街道都要满足这些需求,但是在合适的,行人较多的,靠近城市的中心街道上,应该做出适当的改变,去营造充满活力,富有人文气息的街道。

3.景观营造缺乏

对于街道的景观印象,大多数人会停留在街道的两旁栽满了行道树,这些行道树可能非常的高大,也可能是适中的。除了考虑是否适合当地气候种植外,更多考虑的可能是树形是否美观,而树的生长程度似乎很少考虑进景观构造的范围内。经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路旁的行道树遮挡了街道的视线,有时侯行人需要低下头去穿过。树的体量能够影响街道的视觉感官,有些街道属于狭窄型,过大的的行道树类型会加剧街道的狭窄感,减少了街道的空间。体量过小又易于遮挡街道的视线,削弱了街道两旁的交流。在街道中也缺乏辅助景观,一些辅助景观能够围合出半隐私性空间,增加行人在街道交谈的机会。而这些景观的构造也能够提高街道的空间层次,目前符合这些条件的街道寥寥无几。

4.街道基础设施的不足

城市街道的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现状,无论在热闹的城市中心街道还是偏离中心的街道,目前为数不多坐凳设施减少了行人在街道上停留的可能性。尤其在以商业为主的街道上,狭小的商业空间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休息区域,在经过长时间的步行,行人需要休憩,那么街道上的坐凳就能够满足需求,让行人在街道上有舒适的体验。同样沿途的自行车骑行路线上,几乎没有设置让骑行者能够休息整顿地点,若骑行者每次出行都有较差的骑行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减少这样的出行的方式。

四、城市街道的设计探究

1.街道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无论在哪种类型的街道上,安全的步行环境都是街道最基本的需求。行人的安全威胁基本来自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街道上行人是最容易受到群体。在目前机动车驾驶员不能很好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应该通过程度更高的限制形式实现人车分离。例如小型石墩,合适距离的行道树,花槽,金属护栏,路沿停车等方式去防止机动车占领人行道行驶或者违规停放。不同的街道类型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例如商业型街道更适合路沿停车的方式,街道中既能够提供一部分的停车位,也能有效分隔人行道与街道,让步行中的人和在路边休息消费者有更强的安全感,减少扬尘对餐饮店的影响。在生活型街道尤其有中小学校与居民社区的附近更适合用金属护栏来分隔行人行道和机动车道,防止儿童误入机动车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共享单车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一度成为新四大发明之一。但目前自行车设施并不能与之比配,加之良好的骑行氛为并未能形成,所以骑行的习惯也没有形成。自行车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出行方式,在消耗同样的体能至少能多走一半的路程,加上城市的拥堵导致短距离的行程也耗费大量的时间。营造友好的骑行氛围,令更多的人使用自行车出行,能够解决大多数公共交通所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解决居住在离工作地点几公里工作人群的上班问题,也令环保和交通堵塞问题有所缓解。而在路人与骑行者之间,也应该做更有效的措施。重点考虑如何行人和骑行者在街道中融洽相处,避免互相带来的危险。例如有必要铺设专门的自行车道,并且自行车道上应该有明确的标识,在行人密集的地方铺设减速带等一些列措施。总而言之,在街道安全问题上应该尽量减少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之间的冲突。

街道的舒适感来自宽阔的街道良好的步行体验。除了根据附近的人口基数来设计合适宽度的街道外,在基础的铺装和设施上,也应该有所考量。例如解决铺装容易断裂,下陷,在雨天容易积水松动,污水四溅等情况。同时在行道树的周围应该铺设护树板,以及在日常维护中及时维修损坏的路面。

2.街道的多功能空间

街道除了步行的功能外,也是人们在日常中一个重要的交流场所。街道几乎所有的空间都是开放的,适当的半隐私空间能够满足一部分人在街道上进行适当的交流,饮食等需求。通过这些辅助景观,例如花槽与坐凳围合成空间,能增加行人在街道中交流的意愿,促进城市中信息的交流。同时为附近工作的人们提供进行餐饮活动的空间。而这些辅助景观也能为城市小气候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而在一些住宅区周边且交通需求量不大的街道,街道的空间利用率低,也可以将这些街道成为附近居民锻炼聚会的场所。大部分时间这些街道仍然属于行人,但是在清晨和傍晚,附近的居民可以在这些属于公共空间的街道中进行散步,体育锻炼等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的作用。

3.街道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上,改变以往传统的报刊亭的功能,增加提供咖啡,便餐、移动型坐凳设施、遮阳伞等等,提供日常一些简单的需求来吸引行人和方便在周边上班的人群。另外,街道应该有足够的坐凳空间。这些坐凳空间能让长距离步行的人得到休息,同时这些坐凳设施应该考虑行人的使用感受,例如全部使用石材会在冬天给人寒冷的体感,而往往木材耐久程度差又增加过高的成本。所以在这些坐凳设施的设计上可以考虑将两者结合,在石凳的表面铺设木板。既能提供良好的体验,也不会提高过多成本。

4.更清晰导示系统

导示系统无论对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都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如果自行车道设置在机动车道的边缘,自行车道应显眼的漆色区分区域,并且在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中画出缓冲区域,让机动车驾驶员在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在同一水平面上行驶时有所警示,减少对自行车道的占用。同样若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在同一区域上也要有所区分,令大部分遵守规则的行人和骑行者能够明确的分流,互不干扰。在街道的交叉路口,除了有斑马线的设计,同时也要为自行车画出骑行路线,步行与骑行的速度不一,自行车体量过大,容易占用人行道空间和相互干扰。目前骑行的风气虽未能很好的形成,但仍然有单独划分的必要性。骑行的设施和规则越完善,那么更多的人愿意以骑行的方式出行。对于行人而言,交叉路口的导视同样尤为重要。当在过马路前有明确的等待区域,大多数的人会自觉站在等待区域等待,形成先后的队列,而在通过过人行道时也不会蜂拥而上。地铁的候车区域划分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街道上的公共交通设施也应该有清晰地导视系统。在离公交站台或地铁站等公共交通候车地点周边区域设置交通导视,既能够让目的人群更容易寻找到站台,也能够让过往人群发现更多的交通方式。

五、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正处于老城改造和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对目前城市街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提出和分析,在规划和设计上对这些问题作出思考,并提出从交通功能,生活社交功能、辅助商业功能和游览来设计城市街道,满足城市不同地区对街道的功能需求。从中思考如何来建设适合我国城市,市民的街道。对街道的功能做出简单的探究,并没有进行详细解决方法的论述,下一步仍需对其日前出现的问题进行量分析,并作出详细的解决方法,对现代化城市的街道建设有所指导。

猜你喜欢
自行车道步行行人
魔方小区
“全球最长”太阳能自行车道投入使用
太阳能自行车道(环球360)
步行回家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法投资4300万建自行车道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我是行人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