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昭蓉 (四川省广元文化馆 628000)
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让群众文化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在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西部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馆如何在新时代时期开展数字化建设、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我们迎来了非常重要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出现改变和融合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即将运营的5G将利用超快速率和超大容量把我们推向万物互联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党的十九大特别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
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受某些客观因素制约,人民群众获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效率和方式受到一定影响,加之传统的文化馆管理模式、宣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数字化建设,将便于区域性文化资源整合、解决资源传承、共享问题,降低文化服务成本,避免文化资源重复开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建设上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同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数字化建设起步晚,意识不强。目前,文化馆业务人员主要来自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文学、理论研究、非遗(或其他)等专业,仍然以艺术门类的专业干部为主,缺乏掌握数字化、信息化专业知识的人才,数字化技术更新较快,欠发达地区招引的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信息化发展需要,提供不了相应的发展平台,导致留不住人才。农村基层文化骨干人才队伍基础薄弱,专业出身的几乎没有。
(二)运行管理上缺乏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生态资源丰富,工业经济相比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经济基础薄弱。当地政府更多的发展重点是抓经济,个别地方也非常重视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出了“公路铁路为文化让路”“像抓工业经济一样抓文化发展”等文化发展思路。一方面文化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没有经济效益,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数字化建设、运行、管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受地方经济水平影响,数字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量少,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另一方面乡镇文化站在机构改革中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后,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文化馆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部分县(区)馆、街道(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仍以传统服务形式为主,服务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统筹的管理平台。很多地方街道(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编制不到位,几乎是兼职,存在在岗不在编、在编不在岗、专业人才匮乏,人员老龄化等现象较为突出,文化阵地被利用的很少,导致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老百姓享受不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数字化网络服务单一。“数字文化即文化的数字化共享。它是依托各公共、组织与个体文化资源,利用VR、AR、3D等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实现文化传播的时空普及与内容升级,具备创新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文化服务与共享模式。”经过“十二五”时期的不懈奋斗,数字文化设施和内容不断丰富,特色服务和工作品牌不断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欠发达地区数字化资源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服务类型比较单一,人民群众参与线上线下体验不强,缺乏活跃性;内容比较单一,相关知识涵盖少,缺乏延展性;层次比较单一,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更高的文化追求,缺乏品牌性。
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群众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通过文化交流合作,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建设中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欠发达地区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一)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革命老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议国家、省针对革命老区县级两馆提档升级、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社区文化中心、非贫困村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建议国家、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免费开放配套资金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针对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制定专项实施意见,适当提高免费开放补助标准和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运行补助经费标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水平。
(二)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深入挖掘并整合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建立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群众的被动参与到“我要知道、我要参与、我要互动、我要评论”的转变;二是打通与国家支撑平台资源对接通道,实现资源互联互通,选取高水准的国家级文化数字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各类数字文化服务,同时将特色文化融入国家数字文化平台中,加快了地方文化宣传推广;三是完成市级与区县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让“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展示中心,又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配送中心和体验互动中心;四是建立文化扶贫数字化平台,为贫困地区配送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实现对全域基层文化阵地的网络化管理,利用PC终端、手机终端宣传扶贫政策,在有条件的村开发文化产业,以文化扶智、扶志,让文化成果共享。
(三)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一方面提升注重馆内现有业务干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专业水平,打造一支多专多能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通过人才引进等途径,引入一批数字化技术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文化馆通过组织队伍参加数字化、信息化高层次培训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参观优秀地区好的做法,学习好的经验,不断开阔视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持。
总之,“十三五”时期,是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和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善数字化建设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下,积极认识和思考欠发达地区提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路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不断开发文化馆的服务潜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