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玮炜 (安徽省淮南市文化馆 232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公众能够快速地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便利了社会公众的工作与学习。作为公共文化馆而言,其担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因此,公共文化馆应当积极应对和思考互联网时代对于自身发展所能够带来的挑战和帮助,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秉承互联网思维,实现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公共文化管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等方面的积极创新,由此确保社会公众能够藉由公共文化馆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文化服务类型。同时,公共文化馆应当依托“互联网+”理念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便借助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实现自身服务品质的升级,从而让社会公众能够借助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文化活动查询、线上文化活动观看等。
借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能够实现文化服务创新和文化服务范围拓展,能够实现公共文化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可见互联网时代为群众文化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同以往的公共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模式来看,其基本上遵循着阵地式的文化服务形式,此种文化服务形式实则是一种被动式的服务形式。而遵循“互联网+”模式搭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则能够为公共文化馆工作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并且能够让公共文化馆可以实现文化服务创新以及文化服务范围的有效拓展,这种变化具体表现为:在以往的公共文化馆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模式下,其所能够惠及的公众人数较为有限,部分公众因为自身的因素,诸如交通问题、年龄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等原因,即便有参加公共文化馆文化服务的想法,但是受前述原因的限制也很难亲自前往。而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打造和推出,则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使公众能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共文化馆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特别是随着AR、VR技术的不断成熟,文化馆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方面更加大有可为。近年来手机等移动客户端APP的盛行,也为文化馆提供线上交流互动营造了新途径。由此可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文化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能够让社会公众享受到更为贴心、更为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互联网+文化馆”创新了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提高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一方面,网上文化馆、手机文化馆APP以及文化馆微博、微信、QQ群等,不受工作时间和开放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打开电脑或手机进行网上的浏览、互动,“进行动态化、个性化的自我表达,进行及时性、泛在化的内容共享”。另一方面,文化馆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到社会公众对服务的反馈和意见建议。“互联网+文化馆”能够促使文化馆与社会公众及时沟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数据的分享和互联,运用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互联网时代,开展群众文化工作,需要把握时代主旋律,注重对公共场所的互联网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依托机制建设确保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推陈出新,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提升内容建设质量,打造网络安全堤坝。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之下,各类现代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公众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由此造成了社会公众价值判断、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转变。有鉴于此,在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当中,广大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当始终如一地把握好时代主旋律,注重在日常工作当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广大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看到的是,社会观念的进步使得社会公众对于先前的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诉求,为此,广大群众文化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在把握时代主旋律的基础之上,积极更新工作理念,以此来确保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能够同社会公众对于文化活动的诉求相吻合。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广大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要依托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并注重分析和把握好当下一个时期社会公众的审美诉求,以便能够找到时代主旋律同社会公众审美诉求的契合点,从而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方向和目标。
此处所提及的公共场所,乃是指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文化馆、基层文化站以及社区文化站等处,这些场所均担负着提升社会公众文化福祉的重任,因此,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致力于对前述场所进行互联网服务设施(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如此一来,方才可以通过提升这些场所的网络服务水平,让社会公众能够藉此获得更为优质的群众文化服务内容,这样也将让各类群众文化服务机构能够实现自身文化服务范围的扩大。
为了切实保障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推陈出新,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机制建设,也就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保群众文化工作能够实现持续、不间断地创新。为此,政府文化主管机构应当注重机制建设,秉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理念,创设出群众文化工作的全新格局。
政府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积极致力于对群众文化品牌的打造,唯有这样,方才能够依托品牌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扩大群众文化活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让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品质得到不断升级。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当中,政府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秉承打造精品群众文化活动的理念,并对社会公众对于当前一个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看法和建议做到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以便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为后续的群众文化品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也确保后续的工作决策是科学的而非盲目的。
在文化类别上,服务内容既涵盖传统电子政务服务,也包括法律、教育、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要通过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积极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大课堂、网上剧场、网上展览、节目直播等公共网络文化栏目,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演出、书画展览、主题教育、健康讲座等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在内容层次上,既要丰富多样,又要雅俗共赏。
政府文化主管机构在推动群众文化同信息技术融合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诸如黑客侵入、木马攻击等,这些问题如若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极易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出现运行障碍,或者是内容被恶意篡改,从而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程受阻。有鉴于此,政府文化主管机构应当打造网络安全堤坝,如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安装防火墙、配置数字认证体系等方式,让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网络安全系数得到提高,从而能够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能够实现稳定的运行,如此一来,社会公众的文化福祉也就得到了保障,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有序展开。
文章对互联网时代为公共文化馆带来的全新发展契机以及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的发展展开了论述。在互联网时代,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还应该不断地探索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策略,在新的时代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切实促进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