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豪 肖云逸[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济南 250300]
孔子是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提出的“仁爱”概念,至今仍然具有广泛影响。在《论语》中,存在着孔子“仁爱”观的逻辑推演过程,也反映着孔子光辉的人格精神。本文试梳理孔子“仁爱”观的逻辑推演过程,张扬其坚韧的人格精神。
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其言行的语录体专著。在《论语》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并由此引发出了“君子”与“小人”这一对子,从现实伦理的角度阐发了只有“仁爱”,才符合“礼”的要求;只有符合“礼”的规范,才是“君子”,只有是“君子”,才拥有众多高洁的道德。反之则是“小人”。例如: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
然而,在从孔子“仁爱”思想的提出到“君子”与“小人”之辨的整体中,存在着一个极为丰富的论证过程。在《论语》中,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爱”的众多含义,进而阐发“仁爱”之于道德之中所产生的抽象道德原则,再次强调“仁爱”之于人的重要性,最后他在完成了对于“仁爱”的理论阐释之后,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产生了众多符合“仁爱”要求的具体行为准则,将“君子”与“小人”通过种种行为进行区分,由此完成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这种理论的推演深深地植根在《论语》众多的语句之中,需要细细的梳理佐证。
首先,由于孔子具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观,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提出了在不同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实现的“仁爱”。这种“仁爱”涉及了“仁爱”概念的提出与解释。例如: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篇》)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爱”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没有唯一的解释,但是其精神内核却是不变的。无论是血缘亲情的“孝悌”“克己复礼以为仁”,还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共同的精神内核都是人对外界关系的“爱”,这种“爱”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爱”,有对父母兄弟的亲情之爱,有对现实礼乐制度的爱,还有对朋友及他人的推己及人的关爱等等。由此可以看到,孔子“仁爱”概念的提出,便是一种广义上的爱,是建立在伦理、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爱”之情感。同时这种“爱”的情感还包含着一种克制,是一种“中庸”的情感,它不强调尼采“酒神精神”一般的迷狂,也不执着于“日神精神”一般的理性,而是强调一种发至中节的情感。“讱”的谨慎缓慢,“克己复礼”的克制,都是在强调这种情感的中和之美。
在提出了“仁爱”的概念之后,孔子由“仁爱”出发,进一步引申出合乎“仁爱”的种种抽象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的提出,将“仁爱”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对“仁爱”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也集中地体现着儒家思想的要求。如: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刚、毅、木、讷近于仁。”(《子路篇》)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篇》)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篇》)
在如上的叙述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所要求的具体的道德观念,“温良恭俭让”“忠恕”“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礼”,其中不乏反映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道德要求,如“刚毅”“忠恕”等。然而另一方面来说,其中也有与老子所提倡的“柔弱胜刚强”相似的要求,但是却不可混为一谈。老子认为“大辩若讷”,就与孔子“刚毅木讷”的“讷”不同,老子看来“讷”是一种“无为”,而孔子的“讷”却是一种上朝堂的“谨慎”,他们的能指相同,但是其所指却已大不相同。
在完成了“仁爱”概念提出的目标后,基于仁爱观念,又衍生出众多道德观念,孔子开始将这种形而上的抽象道德建构应用于具体的生活中。梁漱溟曾言:“孔子所谓的学问就是他的生活”,他正是从这一维度来切入对孔子的研究的。孔子强调他的“仁爱”观、“道德观”对于人的重要性或者是对于人本体所产生的重要意义,使人从“君子式的个人”转向为“社会中的人”。他强调: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篇》)
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泰伯篇》)
在孔子看来,“仁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他强调了仁是礼乐制度得以维护下去的基础,如果人都“不仁爱”,礼乐制度便崩溃了;同时孔子也强调把“仁爱”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可以“无恶”,这一方面指出了“仁爱”的目标对人的导向作用,也显示了“仁爱”巨大的净化作用,可以达到“无恶”的境界;同样,对于不仁的人过于痛恨,便也不符合仁的要求了。孔子沿着仁爱的道路继续延伸,开始将他的道德理想应用于具体的个体生活,呈现出如果按照或者不按照他的道德理想融入社会,会是怎样的境况。同时其中还包含了孔子所认为的实现“仁爱”的途径。这种境况是十分具体的,在《论语》中,关于此的记述不可胜数,如: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篇》)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篇》)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篇》)
孔子列举了在当时的时代中,他的道德理想在现实中的实现方案,把他的道德理念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准则,这种准则即使在当时已不可能实现,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不行,吾将乘桴浮于海”,在现实政治的重压下,在理想不被接纳的窘迫境遇中,孔子依然要推行其主张,这是他坚韧的人格精神的体现。这种人格精神,将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而延伸下去,他发源于孔子,曾是民国时期“女师大事件”中面对强权,为学生发声的鲁迅,也曾是金庸笔下死守襄阳的郭靖。
孔子在以上列举了如何实现仁、反对花言巧语与奴才似的恭顺,志向是什么、如何实现仁的志向以及通过五美实现“上朝堂”的理想。孔子实现理想的方式,也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由己及人、由小及大的逐级递增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从最初所修的“身”是很容易被现实中的规则所制约与改变的。孔子也意识到了这个现实法则与理想世界的冲突问题,所以孔子的做法是又一次回到了原点,强调“君子”与“小人”的严格分界,通过具体的道德行为,来界定出君子与小人,孔子通过这种反复的强调与明确的界限,企图将道德的理想强化,使其严格成为个体“修身”的准则,并希望个体筑牢这个“身”的准则,来实现在其后的家、国、天下的理想。
然而这样的一种理想实现方式,看似是拾级而上、逐级递增的,却并没有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方案。并且孔子本身所提出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身便包含着等级制的基础,并且包含着对于等级制的认可。这与“以万物为刍狗”的老子相比较,便缺乏了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平等观。虽然是儒家文化的起源阶段,然而这种等级制伴随着封建专制而延续下来,并没有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转移消失,也没有从根本上思索取消“大人”特权的行为——革命。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思想逐步趋向“老化封闭”,他的内部很难产生革命的因素,因此以孔子思想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很难在从自身之中生产出革命的种子。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做出改革或革命,中国的封建王朝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改革失败之后,自身又无法产生革命的种子,所以只能依靠封建王朝之外的阶级带来革命的种子。所以辛亥革命后,为了冲破封建王朝思想的封闭性,儒家的思想也就迎来了新一轮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