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26 10:23王淑妍
考试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独立学院英语专业

摘 要:教育戏剧如今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分析教育戏剧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教育戏剧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戏剧;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

一、 教育戏剧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奠基人尤金·尤内斯库(1909~1994)说过戏剧是人的本质需要。戏剧有着悠远的历史,也一直被赋予重要的文学地位。因此,对戏剧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外一直受到很高的重视。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或者Theater in Education)始于二十世紀初的英国,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张晓华,2006)。张晓华认为教育戏剧“不是训练,不是表演娱人,而是教与学之间的新关系。”

20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将教育戏剧纳入本国教学体制,以制度或教学计划的形式确立戏剧在不同阶段教育中的地位(黄爱华,2010)。在中国,20世纪初,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借鉴西方戏剧教育的先进思想,把校园戏剧纳入教学体系。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学者也开始关注戏剧的教育功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教育戏剧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 教育戏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日趋广泛使用教育戏剧,认可其在语言学习和素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廖琴芳(2004)、程龙(2015)、王丽华(2013)等研究了戏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功用。舒笑梅(2007)、肖启芬(2011)等分析了英美戏剧赏析课程对学生英语综合技能提高的促进作用。

经过对近二十年国内发表的有关教育戏剧类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教育戏剧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为英美戏剧赏析类课程。开设这类课程的主体为本科院校的英语系,尤其是文学专业,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戏剧的了解和认识,在语言输入的同时进行文化和文学知识的输入,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做准备。这类课程通常以解读剧本为主,穿插少量的模仿表演,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讲它仍是“文学知识的一种延伸,虽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学素养,但却离综合素质的培养差之甚远”(刘恒,2012)。第二种为戏剧表演类课程。这类课程以表演为主,选择的剧本通常是现有的剧作,通过反复排练把剧本搬上舞台,整个过程为学生创造了逼真的语言使用情境,在语言输入的同时进行输出,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及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种为创作表演类课程。这类课程包含创作和表演两个板块。创作板块通过组织学生改编或原创剧本,提高学生写作和创造的能力,而表演板块通过戏剧排练演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创作和表演都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这类课程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综合国内教育戏剧应用的现状,教师在将戏剧应用于教学中时会根据教学的侧重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或偏重剧本赏析,或偏重戏剧表演,或偏重语言应用。

三、 教育戏剧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

(一) 理论依据

把戏剧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jet)提出的“发生认识论”,后经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Bruner)、奥苏伯尔(D. P. Ausubel)等国际专家和学者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并于90年代初传入中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新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把自己从教师传授中获得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建构新的知识,这种建构过程不能由他人代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何克抗,1998)。

(二) 现实依据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依托母校的师资和管理,开设的专业通常为母校较强、较热门的专业。但独立学院和母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以突出独立学院的特点。从国家批准建立独立学院至今,独立学院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发展,一直在探索特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和母校成熟、完善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独立学院英语人才培养经历的时间短、问题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母校人文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能照搬母校,需要在实践中摸索适合独立学院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

2. 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差。中学阶段,为了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准备高考,很多家长和老师会向学生灌输“考上大学就好了”这样错误的观点。因此独立学院学生对高等教育一直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把大学教育当作是求学过程中最轻松的阶段,缺少学习的动力,对大学阶段的发展也缺少规划。这个问题在英语专业的学习中尤为明显。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前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在专业学习中缺少新鲜感和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差,一些学生甚至完全依靠中小学阶段已有的语言积累,应付和糊弄专业课程的学习,大学阶段英语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3.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各省英语教育水平不同,学生中也存在偏科现象,但英语专业招生时并不参照英语单科成绩。这导致英语专业学生水平悬殊。这个问题在大学英语(公共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高校也开始采取英语分级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并没有相应的解决措施。英语专业课程的设计通常以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确保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却无法同时兼顾英语水平较高和较差的学生,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低下,上课收效甚微。

(三) 应用情况

根据独立学院英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英语系把教育戏剧应用在教学中,通过每年举办英语戏剧节,并为学生开设“英美戏剧”选修课等方式,研究教育戏剧在独立学院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英美戏剧”课程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戏剧知识、名作赏析和戏剧排演,每部分比重各占三分之一,同时也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进行适度调整。戏剧知识部分主要介绍戏剧的要素、类型以及英美戏剧发展史。名作赏析部分每学期由教师选择二至三部英美戏剧代表作品,学生根据教学计划预先完成阅读,课上教师通过背景知识介绍、组织分组讨论、参考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人物特點、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剧作家创作特点。戏剧排演部分的剧本从本学期阅读的作品中选择,由学生决定演出的剧目,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演员和其他职务的分工。戏剧排演整个过程由学生负责,教师仅提供指导。排演的戏剧最终在英语戏剧节上进行演出。该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学生的成绩包含讨论、演示、读书报告、演出等各部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语言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会话和协作主动建构新知识,同时也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英美戏剧”这门课程的设置符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英语系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英语系以“语言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双线并行”为整体思路,坚持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并行培养的宗旨,制定人文和实践平衡的教学方案,在保证人文教育的同时均衡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此外,2004年,教育部在《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英语课程设置需要把语言学习和提升大学生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结合起来,使本科教育从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英美戏剧”就兼顾了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采用戏剧知识、赏析名作、戏剧排演的形式将戏剧赏析和表演有机结合,实现了语言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通过戏剧排练、演出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介绍戏剧相关知识和戏剧史,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过阅读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心态和鉴赏品位,实现美育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和谐发展。

“英美戏剧”这门课程满足了学生参与和表演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英国英语教学专家哈默认为综合性学习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所激发的学习欲望比工具性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要大得多。综合性学习动机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试图融入该语言所属文化的愿望。此外,哈默指出,不管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何,学习动机高的学生学习效果优于没有动机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英美戏剧”通过文字、影音、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演示、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参与该门课程的大部分学生表示,随着课程的一步步深入,学习的兴趣也在不断提高,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兴趣,也包括对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也逐渐增强。此外,这门课程消除了学生对于文学的偏见。目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文学无用”的观点。然而,正如经典电影《死亡诗社》中一段台词所言,“医学、法律、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是我们赖以为生的手段。但爱情、美、浪漫、真理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本课程通过剧本解读和表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中存在的真、善、美,实现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目的。

“英美戏剧”这门课程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英美戏剧”属于选修课性质,任课教师通过面试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上课学生的名单。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课后活动,争取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戏剧学习中。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戏剧尤其是现代戏剧通常短小精湛、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文化、文学的入门学习。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通过阅读剧本、排练戏剧,本课程为他们创造了逼真的语言学习情境,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完整过程,对他们的考核也主要侧重英语水平的提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本课程的要求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也包括解读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上课的重点为对剧作中人物的分析、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文学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为今后的文学研究做准备。课堂内外教师会为这些学生提供延伸阅读材料和文学批评类文章,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四、 结语

实践表明,把戏剧应用于英语专业教学中符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不过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班级和年级在学习兴趣上也存在整体差异。因此,课程内容每部分的比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情况适时调整。此外,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学素养,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Harmer, 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

[3]黄爱华.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J].戏剧艺术,2010(1).

[4]刘恒.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戏剧类课程的设置与改革[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5).

[5]宋宝珍.戏剧教育与通识教育[J].戏剧文学,2013(8).

[6]许葵花.外语教学中过程法戏剧表演的科学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7]张晓华.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发展[M].中国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

[8]赵波,李晶.戏剧表演课程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作者简介:

王淑妍,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英语系。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独立学院英语专业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