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同伴交往策略

2019-01-26 10:23陈璐
考试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语文课堂小学

摘 要:同伴交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其策略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同伴互论,同伴齐读,同伴共演等同伴交往策略能帮助老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预期效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同伴交往;策略

古有书院,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延续亘古不衰的中华文化。现有学校,执教者,上课教导授知,传承千年文化精华。古时,尊师重教,尊重夫子,尊重夫子所传授的知识,信其道,夫子可谓知识权威,解学生百惑,课堂多为夫子的一言堂。随着时代变换,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教育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教育应建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构建知识转化。自主、拓展、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各方人士所推广,其中课堂间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同伴交往相辅相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加快合作学习的进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自己所用。本文就语文课堂同伴交往的教学策略略作阐述和探讨。

同伴,即年龄相仿,认知背景相似的人。同伴交往,指同龄人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一系列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同伴交往与其学习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兼的学科,在人文性中挖掘语文的工具性,在工具性中衍生语文的人文性。语言是交往最主要的方式,学生以语言交往的过程也是词语累积,提高理解与表述能力的语文学习过程。与学生和老师的交往相比,学生的同伴交往,更能建立轻松、愉悦、畅所欲言的情境,激起思维的碰撞,燃起知识的火焰。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正确引导,利用学生之间同伴交往,探讨交流,更能加速学生的思想碰撞,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语文课堂中主要有以下的同伴交往教学策略:

一、 同伴互论

语文课堂上,以课文为媒介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以文字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文字运用的多变,作者的情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知识储备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尽相同。文字解读、情感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理解课文所讲述的内容,还能从作者的写作手法分析品读课文的优美,从优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学习积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但文字解读、情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不一定能从课文中获得相关的信息,达到学习的目标。这也是同一个班、同一位老师、同一节课学生却有着不同的学习效果的原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必不可少,也是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途径。老师利用“课文中哪里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好,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等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争辩。开放性的讨论争辩给予每一个学生一个中心,学生围绕这个中心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散思考,从不同方面出发理解同一个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讨论争辩也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展示自己的平台,经自己独立思考后,在同伴面前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同的思路,集思广益,在讨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认知,发挥同伴交往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二、 同伴齐读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作者情感的重要且基本的手段之一。默读、自由读、齐读等朗读方法为语文课堂营造阅读氛围,学生在读中静下心,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众语文老师所追求的朗读目标,课堂上的同伴交往恰是达到朗读效果的有效途径。同一篇课文,特别是以对话形式推动故事发展的课文,老师的范读,学生的个人读、齐读都有着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的朗读、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读表示高兴的文段时,音调稍上扬,读出高兴快乐的感觉。在读悲伤的句子时,语气稍低沉,营造悲伤的气氛。学生对音调、语气的把握建立在日常生活对话、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尝试的时间,讨论如何运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理解,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而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在善于朗读的同伴的帮助下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学习效果。在同伴交流讨论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课文朗读能力有所提高,并能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借同伴交往、课文朗读锻炼各层次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三、 同伴共演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及矛盾不同,大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期待在同伴、老师、家长面前更好地展示自己。善用学生的表现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推进学习的进程。语文教材中不乏故事题材的课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表演前,和同伴研究、探讨文中人物性格、神情、语言,争取演繹得更出色。如:演绎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下册中的《中彩那天》,需揣摩文中父亲得知中彩后从闷闷不乐转变到特别高兴,心情变化的内心挣扎过程,理解父亲因诚实作出的选择,明白精神财富的重要性。表演中,获得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掌声,这无疑增加了表演同学的自信心,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还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励着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多次和同伴合作表演课本剧的经验,让学生有意识地悟出表现人物特征的写作手法,无意识地领会并学以致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表演时研究、探讨的过程是同伴交往的过程,也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推进,以生为本的课堂必将成为主流。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认知体系,在同伴交流中迸发耀眼的思想火花,同伴交往的教学策略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安玉萍.语文教学“读”占鳌头[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0.

[3]高余群.转变学习方式 丰富合作学习[J].学园:教育科研,2012:115-116.

作者简介:

陈璐,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语文课堂小学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