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热映引发科普热潮

2019-01-26 23:34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科幻电影流浪

本刊编辑部

时光如梭,转眼已到阳春三月。春节期间最火热的事件当属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热映,口碑票房双收,2019 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流浪地球》必将是中国科普大事记里不容错过的一笔。

《流浪地球》改编自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亚洲首个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电影涉及的科学知识非常多,引发了一股强烈的科普热潮。众多媒体发表了相关主题的文章,如“讲给孩子听的《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专家解读《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奥秘”“深度解析《流浪地球》中的科学知识”“《流浪地球》中的科学故事”“《流浪地球》中科学家为什么没能计算到地球和木星会碰撞”“太阳氦闪、木星风暴漩涡,《流浪地球》里的科学真相”,等等。观众也对相应的天文学、物理学、人类生存价值观等话题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探讨,如太阳的寿命究竟能有多长、对地球会带来怎样的伤害? 如果行星撞击地球,该如何保卫地球? 当灾难来临时我们是乘坐飞船逃离地球,还是“驾着”地球一起飞到安全的地方? 许多科技馆也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为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讲解宇宙知识,书店里的许多科幻书籍都卖断了货。也有科学家对《流浪地球》涉及的科学事实和假说提出了质疑,如“从科学角度审视《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有哪些科学常识错误”“《流浪地球》里的科学硬伤”,等等,既涉及利用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的基本假设,也涉及砸碎伏特加酒瓶引燃空间站数据库的细节,体现了科研中的求真和批判精神。针对这些质疑,有人提出不妨宽容一些,不要把科幻电影当成科教电影、科普纪录片来对待。

据影片的制作方反映,拍摄科幻电影,尤其是硬科幻电影时,暴露出我国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的事实。《流浪地球》的很多道具、服装我们自己都做不了,要拿到国外去做。许多投资人都认为中国科幻电影还没到大发展的时候,制作团队就是在这种资金短缺、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节约开支,不找高片酬的“流量明星”吸引流量,把资金全部用在场景、特效、服装等的逼真制作上。凭着这种工匠精神,凭着对提升中国科幻电影制作水平的强烈责任感和矢志不渝的坚持,硬是磕出了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实现了零的突破,相信今后中国会拍出更好的科幻电影,也会借着科幻电影对高科技制作水平的要求,带动其他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科幻迷数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越发达,科幻迷越多,由科幻引发的创新也会越多。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这样的科幻精神,我们要敢于想、敢于试错。改革开放之前谁能想到当下密集的高铁路网和飞驰的复兴号,那时说这是科幻也不为过。中国的载人航天和登月也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中,将幻想变成了现实。只要我们敢于幻想、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继往开来,在各个领域开创出振奋人心的新天地来。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科幻电影流浪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流浪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流浪的歌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流浪猫鲍勃
给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