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杰,陈选华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青年是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五四运动以来,广大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立场出发,针对青年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有关专家学者则围绕这些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形成了许多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为此,笔者将对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站已有的文献数据来看,有关研究多集中于2014年至2018年间,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高峰期,共计发表100 余篇相关论文。从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来看,其中约有25%的研究成果为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另外75%左右的研究成果则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理论导刊》《西南大学学报》等专业期刊上,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以上级别的研究成果占比约为15%。从研究主体构成来看,作者多为高校教师、专家学者,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青少年教育等领域;从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来看,多数研究者都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总结归纳法,其文章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立论基础基本趋同,大都把关注点放在了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内容、主要特征、路径要求等方面。其中,具体内容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涉及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知行合一教育、奋斗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培育、法治观念培育等八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阐述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而且对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者们对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有一定的思维共性,但分析视角不尽相同。总体来看,大致包括以下两个研究视角:
首先,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深刻的逻辑起点。邹绍清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解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在新时代起到“固本兴魂、团结青年”的作用,是一项极具战略性的基础工程,能够提升广大青年的文化自信。同时他还认为,通过对青年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引领社会正向思潮,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2〕。崔发展、喻金伦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发展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相结合而得来的产物,它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青年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青年群体凝聚力量、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3〕。以上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加强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次,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不同教育主体加强联系,通过多维联动的培养路径合力育人。其一,国家、党团组织应充分发挥作用。张晓兰总结道:实现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普遍认可,需要国家将有关价值规范融入法律法规之中,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等方式,为青年践行价值观提供法理支撑〔4〕。刘桂宇、杨章文等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前者认为,要依托党团建设载体,最大程度发挥其带头作用,将价值观培育工作融入党团建设活动中〔5〕,后者则认为,要努力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团组织在价值观领域的普及性,发挥其导向作用〔6〕。其二,学校和媒体应高度负责。马金莲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构思解决方案,提出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发挥其导向作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完善学生、教师和管理为中心的“三为”课程体系,并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激发青年的学习兴趣〔7〕。吴阳松在发掘当前媒体传播优劣势的基础上,归纳出全新的网络育人路径,即要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媒体传播环境,为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培育工作开辟新形式〔8〕。其三,广大青年应进行自我教育。李士峰勉励青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八字真经”要求自己,重视“勤学”的基础性作用,以“修德”指引人生方向,将“笃实”作为重要保障,在“明辨”中健康成长〔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路径的论述涉及多重主体,以上学者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深刻把握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内涵,并在实践中落实具体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0〕,“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11〕。由此可见,青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点,学界对此观点的论述也较为全面。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论述了青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其一,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梳理,张喜德认为传统文化在思想、科学、伦理、艺术、理论、修身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不仅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原始素材,而且还把握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民族形象等方面意义重大〔12〕。其二,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来归纳,王艳丽看到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西方文明中心论对中华文化民族性的影响,认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是加强青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缘由,同时,青年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满足“增强文化自信、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立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诉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13〕。其三,从青年个体的角度来总结,符春玲认为当前“部分青年不了解、不认同甚至全盘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堪忧,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使广大青年学习、吸收其中的正确思想、理念追求和价值观点,陶冶情操,有效增强文化自信感〔14〕。
其次,“批判继承、寓教于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青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普遍原则。针对具体路径,柴鹏等总结出三步法:国家和民族首先要坚持本色,在理论上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上升为重大战略思想,并为青年教育提供财政、制度及体制等保障;社会舆论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加强和改进大众传媒舆论引导工作,打造好宣传平台;青年个体要身体力行,以积极的态度传承传统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将其落细、落小、落实〔15〕。张阳提炼出四步法:通过大众传媒方式有效传播、运用学校教育场所积极讲授、借助中华传统节日大力弘扬、通过各类实践活动主动践行,以促进青年主动学习传统文化〔16〕。以上这些学者的论述,为加强青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表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青年要通过实际行动培育高尚道德品质〔1〕。有关专家学者在深刻理解、剖析这些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青年思想品德教育要有科学的内容规划和方法论要求。金向华等认为,青年德育教育要从“柔韧之德、创新之德、包容之德、谦虚之德、进取之德、清廉之德、奉献之德、自律之德”等方面入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引导青年文明修身,通过社会公德来约束青年遵纪守法,发挥家庭美德的熏陶作用,促进青年传承优良家风、养成品德,运用职业道德的塑造功能来激励青年主动知德、树德、践德〔17〕。刘丽认为,“勤学之德、勤劳勤俭之德、自律自省之德、明辨之德、笃实之德”是青年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青年要见贤思齐、自省慎独,提升核心素养,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风,知行合一,以优良作风引领社会风气〔18〕。以上关于青年思想品德教育的论述被普遍认同,已成为青年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其次,随着青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习近平青年品德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也随之逐渐凸显。何文亮等持双重意义观: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中关于青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在理论上揭示了德育思想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丰富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宝库,促进了德育思想建设工作的与时俱进;实践上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开创了德育思想建设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境界〔19〕。李建如归纳出三重意义观: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论述,是对国际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和回应,对世界青年具有普遍引领作用;其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为当代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其三,有利于青年人才培养质量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20〕。蒲冠州持四重意义观,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丰富了党的道德建设理论,给国家治理工作提供了实践参考,同时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有利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21〕。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思想品德教育重要论述已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2〕,青年要“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也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已有文献对以上这些论述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要与中国梦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联。符春玲等认为,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力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的支撑主体,其理想信念极其重要,所以青年要以中国梦为时代责任,将其融入个人梦的具体实践中,为实现国家理想而努力奋斗〔14〕。石亚玲提出,中国梦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等内容,它的实现需要广大青年接力奋斗。当下部分青年满足和沉迷于现状,理想信念不坚定,渴望美好却脱离实际,需要用中国梦来打牢共同思想基础,以社会理想引导其个人梦想,用中国梦激发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动员他们支持社会改革,保障社会稳步发展〔23〕。笔者认为,中国梦不仅要融入青年的日常,也要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其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多维主体合作发力。其一,外部教育必不可少。张克荣等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青年予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为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领导干部应该在听取青年意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和支持青年创业等方面下功夫,为其搭建好人生舞台;高校要适应青年培育工作要求,构建活力高效、开放共享的科学教育体制,为青年发展指引方向〔24〕。刘泰来提出,网络现已超越地理限制,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要紧跟这种变化,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并使新媒体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阵地〔25〕。其二,内部教育才是关键。李英豪认为,青年自身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历史规律、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上,要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自己,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坚定理想信念〔26〕。以上部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指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但其根本指向是明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及青年群体要加以吸收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同时还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深刻阐明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学界围绕这一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大视角:
首先,青年知行合一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逻辑。王晓南认为,在信息和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新时代,广大青年稍有懈怠就容易落后落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青年加强引导和教育,促使其心怀紧迫感,不断学习,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躬行实践,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磨炼自身、掌握真本领〔27〕。胡洪彬在探析“知识+技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调素质能力养成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情况下,教师除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指引青年不断学习进步外,还要做好青年教育的环境建设工作,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增强他们在现实中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28〕。
其次,知行合一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谢强认为,青年要成就事业、实现梦想,一是要依靠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优势,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塑造自身,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以丰富自己、积累远航动力。二是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最需要的实践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脚踏实地中掌握知识技能〔29〕。杨章文等学者总结出“勤于学、敏于行”的实践要求。他们认为,青年要在黄金时期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将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运用于实践中,以期使自己逐渐掌握真才实学,成为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6〕。总之,思维决定观念、实践支撑行动,广大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既要刻苦钻研理论,又要不断提升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30〕,这与他在北大讲的“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1〕相得益彰,旨在鼓励青年群体在奉献和苦干中培育奋斗精神。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论述主要体现在给青年的回信、与青年群体的交谈。有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2013年12月5日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2014年5月3日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代表的回信;2015年4月7日就传承和发扬青奥会宝贵财富作出的重要指示;2016年4月26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的演讲;2018年5月3日在考察北京大学时的讲话。此外,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学校和基层一线的磨炼经历中得出的体会,以及其家庭教育的影响。
其次,习近平青年奋斗精神培育思路对青年自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韩喜平等认为,青年顶天立地,“天”是理想信念,“地”即基层实践。越是条件艰苦的基层,就越是青年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大熔炉,青年了解国情、施展才华的大考场,促使青年联系群众、夯实群众基础的好课堂,青年要在其中增强奉献意识,学会苦干,不断奋斗,慢慢成长〔31〕。杨章文等认为,在民族机遇和危机并存的当下,青年不仅要有勇敢的心和深入基层的觉悟,以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作风对待本职工作,而且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深入基层去接受锻炼,肯吃苦、敢拼搏,甘于奉献〔6〕。由此可见,“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已成为大众共识,广大青年更应身怀奉献精神,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育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30〕。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对青年在创新意识培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进行了强调,有关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首先,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与青年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冯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表明,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在积累足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应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途径,为青年提供创业、创造和创新的机会;社会要普遍形成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观念,为青年营造创新氛围;青年自身要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自身发展水平进行继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还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32〕。杨章文等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深水区,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低层次生产要素的优势已逐渐减少,新时代需要发挥创新的驱动力。广大青年要学会革故鼎新,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利用创新驱动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发展〔6〕。
其次,青年群体在创新意识培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不容忽视。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途径,潘烨等以青年创新创业为切入点,认为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抓住国家支持性政策、互联网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走在创新前列,就能成为创业的有生力量。青年要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增加“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分享经济等前沿创业知识的储备,并结合自身实践,让创客梦融入中国梦〔33〕。唐正芒等学者从创新态度的视角来发掘创新意识培育的重大意义,他认为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态度的转变,是创新主体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的表现,对于创新意识培育意义重大。以上论述虽未直接谈论青年主体,但对其创新意识的培育仍有重要启示〔34〕。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青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从目前的学术成果来看,学界在研究时直接指向“青年”群体的论述较少,往往是将其置于社会群体的范围内,宏观地进行法治观念培育研究。
第一,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在当下中国,既要加强法治教育,又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符春玲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建设工作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青年应广泛学习他的相关论述,在落实依法治国系列措施的同时树立法治意识,做到德法兼备〔14〕。石书臣建议,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引入法律机制,将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并行推进,建立和完善道德、法治相结合的育人机制〔35〕。学界专门讨论习近平青年法治教育重要论述的文献为数不多,以上学者能够在文章中系统讨论青年法治教育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此领域研究的创新。
第二,法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崔发展等强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法律氛围的重要性。法律是治国重器,其权威来自于人民的真正拥护和真诚信仰。健康的法律氛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拥护和信仰法治的需求,能够增强其法治意识,进而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他同时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规范和引导青年的言行举止,帮助其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一名合格的公民〔3〕。白小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思路、基本方针、重大任务、重要作用等论述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出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启示〔36〕。还有一些学者在其研究中涉及青年法治观念培育等方面的内容,对今后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相关研究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学界对此论题的探究呈现出系统化、全面化的趋势,尤其是对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时代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丰富了我们党的青年教育理论,给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思想启迪。从实践价值上看,专家学者总结、归纳出的青年教育方法、重点、路径等,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并成为新时代青年教育事业的纲领和指南。
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现有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目前,一些学者以“梳理重要论述的内容、陈述落实措施”为主线进行描述性研究,缺乏关联性内容的实证性论述,如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忽视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对当代青年群体的基本特征、青年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青年教育事业的基本目标和原则等内容的探究不深,导致一些研究成果缺乏科学性、说服性。其次,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是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有宏大的逻辑架构,同时也有复杂、全面的子系统内容,现有研究的视角多集中于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大框架的浅显梳理,对子系统内容的深度挖掘还不够,如教育内容中涉及的八个方面,很少有学者单独以其中一个方面为切入点展开深入探究。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学界在未来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习近平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关联性内容的实证性研究。研究者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论述中发掘理论支撑,归纳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青年教育实践的演进过程及其经验,以准确论述其现实依据,在剖析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当代青年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其次,学者要从社会背景和青年主体等维度剖析当前青年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路径设计的同时探究基本目标和原则,以保证研究成果在内容逻辑上的全面性,进而增强其科学性和说服力。再次,要拓宽研究视角。学界要突破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敢于探索“冷门之处”。如在研究“青年奋斗精神培育”时,可以在理论探究的同时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准确掌握目前广大青年对于奋斗精神、奋斗精神培育工作的态度和看法。相关学者还可以运用时政、时事中的素材进行综合性研究,联系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跨领域交叉性研究,如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奋斗精神的本质内涵、运行逻辑、条件支撑等内容。